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

非自我决定→自我决定

无动机,无调节,非动机,无目的、无价值、无能力、无控制

外在动机,外部调节,外部动机,顺从、外部奖赏与惩罚

內摄调节,偏外部动机,自我控制、自我投入、内部奖赏与惩罚

认同调节,偏内部动机,个人重要、性、价值意识

整合调节,内部动机,一致性、觉察、自我整合

内在动机,内在调节,内部动机,兴趣、享受、内在满足。

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内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了解刺激型: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了解周围的事物,探索世界,满足个人好奇心或兴趣的动机类型。

取得成就型:它是与个体试图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相关的动机类型,在这种动机的调节下,个体遵循内在需要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体验刺激型:它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内部动机形式、个体把行为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三种最为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

1901年12月16日,玛格丽特·米德出生于美国费城,1928年,完成并出版《萨摩亚人的成年》。

曾担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米德先后提出文化决定论、三喻文化理论和代沟理论,并被誉为人类学之母。

1978年11月15日,玛格丽特·米德在美国纽约逝世。随机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前喻文化

尽管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人们的生活道路是既定的,永远不可变更的。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寿命十分短暂,曾祖父母一辈的人与后代同时生活在世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连祖父母一辈的人也不多见。那些精神矍铄的长者人数很少,但他们的文化阅历最深,公认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之中。

并喻文化

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

既然前辈无法再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生活模式,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创造之,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在新的环境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不完全同于他们的父辈、祖辈和其他年长者。对于老一代来说,抚育后代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孩子们在新世界中的成长需要。

后喻文化

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前辈。

过去的世界,若干的长辈凭着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益积累的经验比年轻人知道得多,年轻人对长辈是尊敬、是服从,因为长辈们代表着年轻人的未来。但今天的社会不是如此,不论是家庭的长辈还是企业的领导,不再是年轻人人生的向导,不能仅凭着简单的训导说你这么做是对的,你这么做是错的。

举报/反馈

九花爱荷

3620获赞 715粉丝
讲述职场故事,专业知识速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