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围观者众多,见义勇为这少的情况十分普遍。今天让我们仔细剖析一下这种现象的原理,其实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旁观者效应。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就是指作为旁观者,身处在人群中,如果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他们不太可能为别人提供帮助。
就拿前段时间发生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那么多的旁观者竟无人出手劝阻,再到前些年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热门话题,都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
2018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一辆22路公交上乘客刘某因坐过站要求停车,司机以该处无公交站为由拒绝,于是刘某与司机发生了争吵。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不断回头与其解释,甚至在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与司机发生了肢体冲突;司机放开方向盘回击,最终公交车失控撞向迎面而来的小轿车后不幸坠江;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一个处置不当的司机,公交车上15个生命无一生还。然而在刘某与司机争执的过程中车上竟无一人上前制止,也正是这些旁观者的不作为使得事件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种情况不仅在国内有,其实在外国也普遍存在。1946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37人目击谋杀,却无一人报警》,这个标题震惊了当时全世界的人,因为当如此可怕的事情发生时,37个人为什么会没有采取行动呢?这是否意味着像纽约这样的城市很危险?难道这37个人没有同情心吗?这些目击者为什么不作为呢?
看来这种现象没有国界,似乎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通病。现在的一般理论是这样解释的;旁观者就会产生责任分散,旁观者越多,责任分散越多,如果你是唯一的目击证人,你就是唯一有责任制止犯罪或者像警方报案的人,但你如果在人群中目击了案件,你就是许多有可能阻止犯罪并向警方报案的人之一,当同样的责任分散到更大的群体中去,每个人更有可能说:“是的,其他人会去做。”每个人可能在心里都会把责任分配给人群中看起来更有能力的人,或者会直接认为,就应该他们做。
虽然如此,但我们更应该鼓起勇气,不要做旁观者,也许你的振臂高呼,会激起许多人的及时响应,如果我们都甘心做一个旁观者,那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