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这一节日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般端午三次过,既传承了传统端午习俗驱疫避瘟的内容,更保留了故乡人民对屈原精神、品格的颂扬和纪念之意。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2006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X-3,保护单位:宜昌市群众艺术馆、秭归县文化馆;2009年,该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堡坪民间故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融合了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原生态作品多,大都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故事的文化品位较高。如在刘德方传讲的故事中,就有一百多个含有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高雅而精致。下堡坪乡民间故事流传在乡村田野,是三峡地区传统民间文学的缩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2006年,下堡坪民间故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16,保护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青林寺谜语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对研究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志学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2年,该村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2003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谜语村”。

2006年,青林寺谜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31,保护单位:宜都市文化馆。

兴山民歌,流行于湖北省兴山县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巴楚古音活化石”。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被中国部分音乐学者确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至少已有800多年历史。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这个独特的音阶证明了在荆楚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一个与乐器考古发现的律制相一致的口传文化。

2006年,兴山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9,保护单位:兴山县文化馆。

宜昌丝竹亦称“细乐”,是宜昌民间器乐艺术的代表体裁,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已近二百年。北宋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对当地民风民俗作了“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的描述;文学家苏轼也留有“庙前行人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诗句。宜昌丝竹主奏乐器为丝弦和竹管,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加上打击乐轻敲细打,给人以典雅、清新之感。其旋律则较为华丽,板式也较为规范,曲牌、小调与本地民歌交融形成特有的风格。

2006年,宜昌丝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47,保护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

枝江民间吹打乐,流行于湖北省枝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东汉,形成并流传于隋唐时期。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家业”(乐器)的完整组合,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调等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术种类和风格,主要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劳动和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6年,枝江民间吹打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48,保护单位:枝江市文化馆。

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歌舞。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古时就有“击鼓以悼哀”、“其众必跳”的风习,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土家族认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享尽天年的老人辞世是顺应自然规律,值得庆贺。土家人就这样用绝妙的歌腔舞态表达自己旷达的生死观。 “撒叶儿嗬”是歌、舞、乐浑然一体的艺术。它的声腔以男嗓高八度运腔,歌调是一种古老的特性三度,在其他歌种中已成绝响;其曲体结构与楚辞体式多有相似,从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乐歌的影子。

2006年,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48,保护单位:长阳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2014年,五峰“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保护单位:五峰自治县文化馆。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以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为中心,流传着许多关于屈原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晋庾仲雍《荆州记》载:“秭归县有屈原宅、伍胥庙,捣衣石犹存。”可见屈原传说于晋代之前已颇为流行。屈原传说题材丰富,目前已收集到屈原传说91则,故事情感浓烈,撼人心魄,神奇浪漫,想象丰富,内涵深邃。屈原传说对于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有助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及美学的研究。

2008年,“屈原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47,保护单位:秭归县文化馆。

王昭君传说主要流传于湖北省兴山县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传说所依据的史实散见于《汉书·元帝纪》、《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西域传》等诸多史籍。两千余年来,王昭君故事一直被世人传颂,成为千古佳话。王昭君是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王昭君传说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思想及人文价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

2008年,王昭君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48,保护单位:兴山县文化馆。

都镇湾故事主要分布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的杜家冲、十五溪、庄溪和龙潭坪等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特别是其中的老虎故事保留着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烙印,引人注目。有些故事是汉族故事,在讲述中融入了土家风俗,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著名故事类型,既具有娱乐教化的功能,又具有很高的历史、民俗研究价值。

2008年,都镇湾故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56,保护单位:长阳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

长江三峡一段俗称“峡江”,其中以西陵峡最为险峻,这里江面狭窄,水势湍急,暗礁险滩比比皆是。两千多年来,巴楚船工在此劳动、生活,形成了抒发胸襟的船工号子。长江峡江号子以高亢、浑厚、雄壮、有力为特征。峡江号子行腔中以“腔旋律”居多,带有古老的徵羽乐风。是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生命乐章,它成为峡江地区最富凝聚力、最具标志性的一种文化符号,显示出独特的民俗学、音乐史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008年,长江峡江号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98,保护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伍家岗区文化馆、秭归县文化馆。

宜昌堂调俗称“堂鼓”“坐堂调”“坐堂吹打”等,是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因多用坐堂方式演奏而得名,其历史悠久,除《楚辞》的相关记载外,宜昌地区出土的东汉和宋代文物也是宜昌堂调发展历史的重要佐证。宜昌堂调俗是鄂西堂调较为精彩的部分,在宜昌当地婚丧节庆和其他民俗活动中应用广泛。宜昌堂调多为六声音阶形态,以羽音为主,旋律以徵、商终止音居多。

2008年,锣鼓艺术(宜昌堂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3,保护单位:宜昌市群艺馆。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舞时双手随脚步摆动,轻快活泼,柔中带刚。薅草锣鼓曲牌灵活多样,歌师能根据演唱时的时序和天色早晚变换唱词,以活跃气氛,使单调辛劳的农事劳作转为火热欢快的集体活动。

2008年,薅草锣鼓(宜昌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兴山薅草锣鼓、长阳山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27,保护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五峰自治县文化馆、兴山县文化馆、长阳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

  远安呜音又称“巫音”,是我国民间器乐品种之一,流传于湖北省保康县、南漳县、远安县等地。远安呜音与楚文化关系密切,传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主要在民间红白喜事和庙会等活动中演奏。演奏中起伏较大,而以跳进居多,唢呐筒音sol带有微升效果,可形成多种不同的音列,具有较为特殊的音程关系。远安呜音包含着较多的楚文化元素,它独特的乐器结构、乐律特征和演奏方法不仅丰富了湖北地方戏曲音乐和民俗活动,也为中国音乐学和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2008年,唢呐艺术(远安呜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37,保护单位:远安县文化馆。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人在长年狩猎、伐木、垦植等劳动中形成的,最初称为打“家业”,俗称“围鼓”、“抽溜子”。湖北省的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鹤峰县等地,历史悠久,曲牌丰富,艺术风格独特,极具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演奏过程中,乐手充分利用速度、音色、力度、节拍的变化将各种不同曲牌有机地联缀成套,以表现诸多生动形象和各种情趣。很多曲牌都以动物动态命名,如《燕平翅》、《凤凰闪翅》、《龙虎斗》、《八哥洗澡》、《鹞子翻身》等,形象生动,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2008年,土家族打溜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54,保护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南曲亦称“丝弦”,流行于湖北省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带。它产生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南曲不断吸收土家民歌小调和皮影戏中的音乐元素,将当地的地方语言与曲调风格统一起来,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曲坛誉为“郁香的山花”。南曲曲词以七字句为主,现存的一百多个曲目多取材于历史小说和传奇故事,是土家族和汉族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结果,在民族学、文化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年,南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71,保护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当阳关陵庙会是在湖北省当阳市关陵庙定期举办的以祭祀关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当阳别名麦城,是三国蜀将关羽遇害葬身之地。祭奠关羽,“乡人墓祭,岁以为常”(嘉庆《荆门直隶州志·当阳冢墓》)。清雍正《湖广通志》卷二十五记载:关帝庙,“以茔墓所在建立祠宇,有司以时致祭”。庙会于每年春季或秋季举办。主要活动有:祭祀关公、演关戏“当阳杀故事”、民间娱乐活动、许愿还愿、庙市等内容。

2011年,当阳关陵庙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84,保护单位:当阳市文化馆。

嫘祖信俗是在湖北省远安县嫘祖庙存续的一种祭祀先蚕的传统习俗。《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清《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六引《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远安自古就是著名的“垭丝”产地,民间传说今苟家垭镇为“嫘祖故里”,祭祀嫘祖信俗世代相传,祭祀蚕神蔚然成风。该项目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嫘祖信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85,保护单位:远安县文化馆。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技艺是湖北何氏家族传承下来的传统制茶技艺。长盛川青砖茶是以鄂西南山区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几十道工序压制而成的形似砖块的黑茶,是湖北青砖茶的老字号品牌。创始者何氏家族1368年从江西迁徙到湖北,在长期边茶贸易中,摸索积累了青砖茶的发酵制作工艺。1915年,长盛川青砖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13年,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第19代传人何建刚在宜昌成立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新建青砖茶叶基地。制作技艺及其产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工艺、经济价值,同时还有重要的保健、文化交流和传播功能。

2021年,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52,保护单位: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举报/反馈

宝藏宜昌

279获赞 13粉丝
非遗宝藏,爱上宜昌!
旅游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