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当前婚俗改革,应对日益增加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形势,2013年9月,在宁波市民政局和海曙区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孵化成立了宁波市“宁静港湾”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中心从进驻海曙区婚姻登记处的那刻起,就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组织家庭工作的新模式,这一温暖的“港湾”正日益走入千家万户。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中央政法委书记、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浙省委副书记等领导相继视察过“宁静港湾”,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那么宁静港湾是如何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呢?这里选取几个辅导服务的几个小故事,加以说明。

故事一:2022年4月的一天,辅导室来了一位49岁某高校老师前来咨询,

她诉自已很烦恼,再婚不到半年的丈夫提出要和她离婚,但她很想挽留这段婚姻,因为她觉得丈夫很完美。令辅导员感到惊奇的是当事人在面临巨大财产被对方分隔的当下,却还在梦想着拥有完美丈夫,全然不顾一生财产被剥夺的风险,她究竞有着什么样的内在动机,引起了辅导员的关注。

在辅导员温暖抱持的环境中,当事人渐渐敞开心扉,诉说了她不愿触碰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女儿,遭到母亲的嫌弃,嫌弃她不如姐姐们漂亮。她从小由奶奶照顾,一起住在老房子里,父母和姐姐、弟弟一起住在不远处的新房子里。母亲不允许她去新房子,觉得她不配。她从小自卑,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上大学前,母亲嫌她脾气不好,母女间从来不说一句话。

听了诉说,辅导员的内心也感到深深的悲凉,同时辅导的脉络也逐步清晰起来:早年的亲子关系模式又在现实的亲密关系里重复。哪怕是丈夫提出这么苛刻的离婚方案,她的本能反应依然是讨好型,一直围绕着“能做点什么才能帮助挽回丈夫”展开,一如小时候她试图通过各种讨好获得母亲的认可,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咨询师把自己的领悟反馈给她,她叹了口气,说自己其实隐约明白自己生活不幸福可能和早年母亲是有关的,但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走不出来。

通过辅导,她已经能够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对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与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意识化的理解,理解了自己心里一直压抑的不可言说的愤怒和悲伤。最后对自己的行为模式能够有敏感的觉察。这些都有助于她解开自己的自卑、讨好、自虐、理想化父母的投射等情结。在随后的跟踪服务中了解到,她正在努力疗愈前两段婚姻带给她的阴影,也正在积蓄力量去发展一段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辅导员也相信她在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密关系里能够继续修复她早年不良亲子关系带来的创伤。

故事二:小薇和小诚是对大龄青年,小诚为了满足病重父亲“要看到儿子成家”的心愿,与小薇相识半年时间仓促结婚,婚后不足两月,公公去世。小家庭还同时经历了怀孕、买房、装修等重要生活事件,虽然谈恋爱时感觉还不错,但一旦涉及真实的婚姻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项,如丈夫的工作要不要换到妻子工作的城区、新房要不要马上装修、是否和婆婆同住等等,丈夫就拒绝进一步沟通,逼急了他就离家出走,还经常去前女友那里。小薇感觉很痛苦、很失望,觉得丈夫和自己隔阂很深,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在咨询室里痛哭失声,丈夫则低头沉默。

辅导员引导小夫妻谈原生家庭父母相处模式,小薇说妈妈是个非常强势的人,对妈妈来说,她是不能容忍别人有不同的意见的,如果家里有不同意见,就会大吵一架,所以爸爸经常跑出去玩,不着家。她从小烦透了父母吵架,烦透了自己和妈妈总为了自己结不结婚冲突,也烦透了家里像个火药桶似的气氛,妈妈暴躁的脾气仿佛一点就着。

辅导员让小薇对比一下和她父母在婚姻里的沟通模式,结果发现自己也变成了妈妈。以前,妈妈‘不允许有不同意见’是她最讨厌的一点,这让人很压抑。现在……她丈夫也和她爸爸一样,不愿意回家”小薇领悟到,承认自己的婚姻中的问题。

经过辅导员的精心服务,三个月后,辅导员对小薇进行了电话回访,她告诉辅导员,最近她和小诚都住在婆婆的家里,她现在正在和婆婆一起整理小朋友出生后要用的东西。小诚请了假,下午要带小薇去产检。大家都对即将到来的小朋友充满期待。她的语气听起来轻松。

关于她的婚姻,她觉得现在两人相处融洽多了,她体谅小诚要平复心理的创伤会需要时间,小诚也不再离家出走去找前女友求安慰了。她自己的情绪也稳定了很多。看到他们不再闹离婚,婆婆也松了一口气,对小诚的唠叨也少了。家里气氛比以前轻松融洽多了。

故事三:2022年8月的一天上午,李先生和王女士来到海曙民政局婚登处要求办理协议离婚。妻子怒气冲冲的坐在工作人员面前,大声对着丈夫说:“离就离,到底是谁怕谁啊!”丈夫耷拉着头站在一旁,默不做声。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见到这样的情况,感觉可能是一时兴起的冲动离婚,就建议他们先找辅导员聊一聊,再决定要不要办离婚。丈夫点头说同意,妻子也没反对。于是,两人被工作人员陪过来见辅导员。

李先生个性内向不爱说话,他是江苏农村长大的,从小读书成绩很好,父母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已出嫁,不喜欢与母亲说话,对母亲的讲话方式反感。

王女士个性外向强势,在宁波城里长大,是家里的独养女儿,母亲强势,父亲内向倔强,父母关系长期紧张。

李先生和王女士结婚6年多,双方有一个女儿,6岁。夫妻在大学认识,两人是同班同学。毕业以后,李先生就跟着王女士来到宁波落户、工作、结婚。孩子出生后,王女士的妈妈就住到他们家来照顾孩子,李先生与丈母娘就开始矛盾不断。半年前用按揭贷款新买了一套住房,目前每月有大额的按揭贷款需要支付。

辅导员对婚姻危机评估如下:

1、由于夫妻俩成长经历不同,对生活理念产生很大的差异,而且沟通不畅。两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买房、育儿等生活的多个方面,观念差异很大。而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双方负面情绪的积累越来越多,又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矛盾日趋加重。丈夫选择用沉默寡言的回避方式来应付妻子,让外向的妻子更加受不了。咨询过程中,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李先生讲了许多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委屈,妻子表示,丈夫居然还有那么多想法,以前从来没有听他说过。

2、夫妻角色与权力失衡,李先生长期心理憋屈。王女士外向能干,受强势的母亲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要强。做事效率高,并把这些经验带进了自己的新家庭中,自主的掌管着家庭的大小事务,李先生的家庭权利边缘化。感到家里的事情由不得我做主,心理不平衡。李先生面对强势的王女士,觉得自己无能又无助。

3、王女士的家庭关系序位倒错,导致夫妻关系失和。王女士妈妈长期在他家居住,并干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李先生在家没有发言权,还常常被丈母娘和老婆指责。这种错位的家庭关系,挤压了丈夫非常需要的夫妻生活空间,让其感到自己不被妻子重视,融不进妻子的家庭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外人。李先生长期加班很晚回家,亲密的夫妻关系逐渐疏远。

通过辅导员悉心辅导,引导李先生与王女士重视夫妻情感沟通,加强夫妻间的情感链接,改善夫妻关系;引导王女士从“母亲”角色转变到妻子的角色上来,减少角色冲突;通过不断的循环对话,引导王女士体验丈夫的一系列情绪、情感感受,看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促进王女士成长反思;通过手把手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沟通交流方法,为夫妻关系的改善做出积极的行为改变。

以上几只小故事仅仅是宁静港湾无数故事中的几个小插曲,中心成立9年多来,许多被成功受助后的个案对象,后来一个个都成了中心义工,实现了“助人自助,传递能量,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同时,中心和社区“妇女之家”对接,通过“宁静港湾社区工作室”的形式,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前沿。有关领导赞扬中心正日益成为满足求助需求的平台、专业人士成长的平台、服务资源汇聚的平台和助力服务对象成长的四位一体的平台。

举报/反馈

会展管家

5474获赞 19.3万粉丝
会展管家自媒体创作矩阵成员!
上海鹏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