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向我们解释了:山不在于高峻,有了“神仙”就会自然有名气。
泉州清源山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然名扬天下。那么,它的名气,与“神仙”有关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近日,记者进山一天,从早到晚,徒步上下,穿行山间,拨荆棘、过荒地、爬山峰、钻山洞,探访清源山上的仙踪遗迹……
一天下来,令记者感叹的是——风华千秋的清源山,看似寻常却奇崛的景色:那青青的原野,处处涂染着神秘的色影;那清清的流泉,声声交响着迷离的乐章。人们津津乐道练胆石、虎乳泉,但更为神迷离的还是那道家仙踪,它至今静静地掩盖在厚厚的落叶下,久久地隐藏在离离的荒草中。五云深处古道旁,百丈坪坚实巨岩上,那千古不灭的“仙人足迹”,引人探索,引人遐思。
奇岩怪石不少,山洞天然形成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中峰下有奇怪孔泉(虎乳泉),山因泉胜,别称“泉山”,泉州也因山得名。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山上以花岗岩构成为主,奇岩怪石不少,岩石遍布盎然成趣,诸多山洞天然形成胜景,有清源洞、白云洞、芭蕉古洞、欧阳洞、紫泽洞……
清源古道上有北宋书法家米芾题字“第一山”
清源山上古人用于盥洗用的石臼(清源山管委会提供)
清源古道一线天景点有奇石
大道岩洞口镌着“白云洞”三字(清源山管委会提供)
在从“百丈坪”通往“清源洞”的泉山道边上,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山洞——洞口有成年人高、1米宽,岩石天成。这个山洞,没有看到洞名。
“百丈坪”通往“清源洞”的山道旁发现的山洞
我们先投石问路,往洞口扔几块石头,然后借手机亮光,手持长棍,挪步钻进洞内,边走边敲,往里走十来米,仍不见洞出口,倒是见到洞壁、洞中好几只蝙蝠,闻到一股夹杂霉味的难闻气味,越往里走,味越浓。出于安全,我们只好作罢,停下脚步,原路返回。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有很多岩洞,更是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来自清源山管委会的庄聪毅向记者介绍道,“特别是老君岩造像,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道教开山鼻祖老子坐像。”
老君岩造像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从秦开始,历代就有道士前来
那么,最早到清源山的道家游仙是谁?庄聪毅告诉我们,据《泉州府志》记载,是一个叫大道的人,来自秦朝,因避长城之役,修真清源左峰。“后人供奉之,名大道岩。”大道岩就在清源左峰南坡山凹一块平地,北有巨岩,幽洞深邃,山泉叮咚,洞口题镌着古朴“白云洞”三字。闻此,我们展开探寻,拨荆棘、翻丛林,但却迷失山中,加上天色渐晚,只能抱憾叹息。聊以慰藉的是,清朝乾隆年间蔡仕舢诗曰:别下源山日欲曛,斋心入夜礼元君。中峰一线开青壁,半岭千松锁白云。春水自萦深草径,夏虫堪语旧冰纹。醉眼不辨仙凡隔,鸡犬声声到枕闻。从蔡仕舢诗可以推断,直到那时,大道岩还有道观存在,而且就在北可仰观中峰一线和半岭寺青松白云,南可听到水流坑鸡犬之声的地方。
到了唐朝,又有道家高士蔡如金在清源山紫泽洞隐居炼丹。蔡如金道行高深,世称蔡尊师、蔡真人,宋绍兴、乾道、嘉定年间,朝廷屡予加封为“冲应善利灵济昭博”八字真人,由此可见南宋统治者对道家的推崇。
继蔡如金之后,五代时又有谭峭在紫泽洞修行。《泉州府志》上说他“尝醉游,夏着乌裘,冬衣葛衫,或卧霜雪中。南唐主召至建康,号紫霄真人。归,修炼于清源紫泽洞”。看来道行高深之人,大多不修边幅,不求名利,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之中,如济公、裴道人等。
到紫泽洞修行的,还有明朝道家游仙董伯华,晋江人。相传董伯华还有绝技“画雷卖雷”,儿童每给一文钱,他就画雷于掌中,儿童握拳而去,至静僻处把手掌放开,就听到雷声霹雳,儿童乐得笑哈哈。董仙卖雷的钱除自给外,还施舍穷人。
蔡如金、谭峭、董伯华被称为“三仙公”。探寻中,我们在“清源天湖”大坝下方右侧,看到了一块大岩石,上写“紫泽洞天”,有的字已长上青苔,周边也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令人唏嘘。
“清源天湖”下方峭壁下的一块岩石上写有“紫泽洞天”
相比紫泽洞,清源洞则保存较完好,而且颇具规模,游客也较多。清源洞位于清源山中峰绝顶,常年云雾缥缈,气象萧森,实为道家“游仙”隐居修炼的好所在。裴道人道术精深,世人称为裴仙公。《泉州府志》载:“裴道人,语言似江东人,绍兴中来泉。头戴通草花,行歌于市曰:‘好酒吃三盅,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后数载,坐化于清源洞石室中,而通草花在前。郡人以泥躯以祀,号蜕岩。”裴道人见义勇为,至今民间流传他为民除害,舍身斩蛇的动人故事。他坐化的石室,匾曰“纯阳洞”,俗称清源洞,又名裴仙洞,有三道山门,其中第二山门题字“第一洞天”仍在,历来为清源山胜景。
清源洞位于清源山中峰绝顶
在清源山幽深静谧的山林中,我们还探寻到了明末清初“方外之士”洪承畯的行踪。洪承畯,南安英都人,后移居晋江,与山水相伴,以书翰自娱。至今清源山存有他的题刻“仙灵山名”“灵源洞”“洞天真隐”等多处。他“善行草书,蜿蜒道纵如龙蛇”。特别是清源洞左岩壁上的那些题刻,为扶乩而题,神奇而奥秘。
兼容并蓄,终成千年文化名山
其实,清源山除了道家游仙前来修行外,还有僧人齐固、守息、法超、弘一法师;名人欧阳詹、俞大猷;理学家朱熹,泉州最后一位状元吴鲁,名儒林孕昌;摩尼教呼禄法师,等等,他们或上山弘法、或传教、或游览题字……
刻于宋代的老君岩造像,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
“纵观清源山二千余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有关的刻石和见诸文字记载的古今人物达1300余人。”庄聪毅告诉记者,《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并存,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藏传佛教的活动踪迹。景区内,名人古迹、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室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构成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唐、宋、元时期道教、佛家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从古至今,正是这些长时间高层次的人文活动,才创造了灿烂的石文化、宗教文化、海交文化、建筑文化,留存了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使得清源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山。
清源古道虽最为陡峭,但每天仍游客不断
清源长流永不竭,泉山毓秀恒久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源山这座千秋名山越来越流光溢彩,吸引着众多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