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快乐可分为多巴胺式的快乐和内啡肽式的快乐。前者与多巴胺分泌的多少有关,后者与内啡肽分泌的多少有关。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两种类型的快乐,只是不会做仔细的区分。那么,这两种快乐有什么区别?又如何在生活中加以鉴别呢?

多巴胺式的快乐具有体验峰值高,随后又快速跌落的特点,比如吃一顿美食、参加一个聚会、出去旅游等,参加活动的时候心情很好,但活动结束以后,心里多少会有一点失落,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是活动结束以后心态的描述。

还有一些能给人带来更高峰值快乐的活动,比如性爱、彩票中奖、打牌赢钱、股票大涨、事业成功、甚至吸食毒品等等,在快乐结束以后同样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同时人会觉得非常疲劳,需要休息一阵才能恢复。这些都属于多巴胺式的快乐。

所以,对于多巴胺式的快乐,人们有一个形象的描述:“高峰式快乐”,形容这种快乐的强度高,但感受到以后又会很快地消失,难以持久。

多巴胺式的快乐也属于能量消耗较大的快乐形式。这种快乐得到以后必须休息一会,让体能恢复正常,然后才能再寻找下一次的快乐。而年纪越大,休息的时间会越长(年轻人因体能较好恢复快,休息时间短,不容易感受到)。

对于多巴胺式的快乐,人们必须不停地去寻找,找到一个后,过一段时间又必须寻找另外一个,并如此循环不停。而世间大部分容易感受到的快乐,都属于多巴胺式的快乐。

另一种类型的快乐是内啡肽式的快乐。内啡肽式的快乐体验感增加速度较慢,而一旦达到峰值后则不容易消退,更容易长期保持。

日常生活中一些节奏比较缓慢的活动,比如聊天、唱歌、跳舞、绘画、书法、弹琴、散步、跑步、学习、思考、和谐的家庭关系、冥想、修行等等,都属于强度比较温和,但只要长期坚持,就能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快乐的活动。

上述各项活动中,跑步看上去强度比较高,但这里主要指慢跑或长跑,节奏并不快。这两种形式都有利于内啡肽的分泌,而且随着每天的坚持运动,分泌值会逐渐提升。很多人之所以坚持跑步,并觉得一天不跑身体就不舒服,就在于如果不跑,体内分泌的内啡肽的量就会减少,身体的快乐感就会大大降低。跑步会上瘾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对于内啡肽式的快乐,人们也有一个形象的描述:“高原式快乐”,形容获取这种快乐开始要爬坡,速度比较慢(高原需要一步步攀登,循序渐进),但一旦得到,就如同登上高原,既高又广,快乐感可以长期处于峰值而不会消退。

与多巴胺式的快乐相比,内啡肽式的快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达到峰值后,不像多巴胺式的快乐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才能再次获得。也可以说,内啡肽式的快乐一旦得到,只需要消耗少量的能量就可以维持。

所以,内啡肽式的快乐更容易维持,所以也更容易持久。

人到中年以后,随着体能的下降,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然由多巴胺式的快乐转向内啡肽式的快乐。转得好的人,中年以后的快乐感会更强,转得不好的人,中年以后的快乐感会迅速减少,有的人甚至不得不靠服药来维持,而药物多少都会损害健康。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爱情的快乐体验。

年轻时的爱情快乐体验以多巴胺式快乐为主,所以年轻人的爱情如干柴烈火般熊熊燃烧,巴不得每天都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但这种多巴胺式的快乐难以持久,因为如果像干柴烈火那样一直燃烧,最终只会身亡情灭,徒剩灰烬。

所以,人体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多巴胺式热烈快乐的爱情体验模式到了后期必然降温,并转向内啡肽式的温和快乐的爱情体验模式。

但是,很多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不知道爱情模式需要转换,一直抓着多巴胺式的快乐不放,最后只能通过不停地换人来得到。但到了后期随着体能的下降,这种模式必然难以维系,而不得不转向内啡肽式爱情模式。但是,长期享受多巴胺式快乐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转换,最后只能在快乐与痛苦中浮沉。

我们也看到,很多夫妻进入老年以后,感情反而更好,尤其是那种只有过一次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要么自觉、要么不自觉地完成了爱情体验模式的转换。

爱情生活充满坎坷,从一而终的情况越来越少,原因一是生活条件好了,二是交往圈扩大、诱惑增加了,三是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对方的感受,第四则是不了解爱情模式需要转换,生活中遇到一点矛盾就幻想着通过换人来解决。只可惜这头脑中想象的美好,遭遇现实时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在温饱满足之后,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快乐。然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总是苦乐参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明白快乐的模式有两种,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的模式需要转换。

所以,经营好自己的快乐生活,一定要认清快乐的真相,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头脑中那点多巴胺带来的快乐幻象所迷惑。

举报/反馈

行者弋

1498获赞 269粉丝
能驾驭身心者,即可得自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