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企业家通过整合异质性资源创造出新商业价值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断增强,某个单一主体已无法满足创新所需全部要素的有效整合,而具有异质资源的主体之间的多元互动和协同合作逐渐取代传统创新模式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流。
协同理论由德国学者Haken提出,该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协同系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1+1>2”的效应就是协同效应。陈劲和阳银娟基于组织间合作视角,认为协同创新是一种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创新组织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用户等各个创新主体都可能参与创新,实现知识增值。
知识增值过程是各个创新主体通过异质性创新要素的交互,实现创新成果产出的过程。三螺旋理论将各个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解释和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很好地契合了协同创新理念。
三螺旋理论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创造的主要推动者,在知识生产活动中,三种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两者或三者的互动融合程度越深越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借鉴三螺旋理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既在各自相对封闭范围内活动,又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互动交流合作,以交织形态实现竖直上升运行,具有非线性的联动耦合,呈现明显的三螺旋特征。可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关系具有三螺旋式的联动作用机理,呈螺旋式动态上升,即“三螺旋结构”。
三螺旋理论强调,产学研合作是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分别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造、技术研发主体,三方在供需关系支配作用下,遵循市场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从产学研主体的知识开放性看,分享知识是大学的首要使命,知识资源对企业来说却是独占性的竞争优势,科研院所的技术知识属于半开放性质,分别拥有差异性和互补性非常强的知识资源,加之知识势差的存在导致知识转移,使得产学研创新主体能够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提升了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产学研合作尤其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整合互补性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缩短研发时间并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产学研合作在提高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政府、产业、大学共同组成的三螺旋重叠结构模式是三螺旋理论的经典模式,基本解决了技术知识的创新、共享和价值实现过程。随着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化,特别是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加入,使三螺旋的主体范围得到扩展。
其中,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类似于大学。自此,三螺旋创新模式逐渐演化成为组织边界重叠形式更多样、功能差异性更强、涵盖主体类型更丰富的四螺旋创新模式。基于四螺旋创新模式的主体范围,探究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多样性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资源基础理论与知识基础观
(1)资源基础理论,丹麦学者Wemerfelt提出资源基础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并且充分解释了在相同外部环境条件下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存在绩效差异的核心原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效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即研究企业如何将优势资源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创新能力、生产作业流程、知识技能等。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为市场用户提供有别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将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这样就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异质性资源主要表现为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异质性资源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Sirmonetal认为企业仅拥有市场上难以被替代、难以被模仿的稀缺性资源仍然不够,如果要维持竞争优势,那么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则必不可少。
因此,异质性资源不仅需要依靠企业组织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利用企业网络汇聚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为企业带来持续的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内外部各类互补性创新资源的支持,尤其是智力这一核心要素。基于此,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探讨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和边界条件。
(2)知识基础观,在新经济时代下,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知识则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经济处于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逐步演进阶段,Kogut&Zander将知识理论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该理论将知识基础视为企业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企业具有的知识基础影响企业绩效的提升。
Nickerson&Zenger认为知识创造与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存在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即知识创造是创造价值和实现利润的直接因素,知识创造正向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知识基础观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延续,强调从企业知识资源角度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认为企业自身知识创造以及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能力才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但是,知识基础观在出发点和分析角度上不同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该理论将企业视为知识一体化的制度,探讨企业存在、边界与内部组织结构,并重新定义了知识的本质。
知识基础观的发展主要围绕五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第一,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资源,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知识创造符合范围经济特征,其模仿与应用学习的边际成本递减,即同时创造两种知识的费用低于分别创造每种知识所需成本的总和;
第三,知识按照形态和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第四,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多样性、异质性的知识资源;第五,企业是知识创造的重要主体,特别是在隐性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基本前提假设基础上,Felin&Hesterly对企业的基本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企业不仅要实现知识创造,还要具备整合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主要取决于知识类别及其获取、整合与传播方式。技术创新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大量同质性知识会给企业带来资源冗余,增加管理成本,而异质性知识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才产生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将知识基础视为企业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资源,对提升企业绩效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要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应该充分认识并发挥知识创造的价值,把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努力构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传递、知识应用等协调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英国学者Cooke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该概念强调根植性、制度环境和交互学习,他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以根植性为主要特征的制度环境中系统地开展互动式学习的体系。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区域创新体系重新定义为开放、动态的区域性组织体系,由相互分工与协作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此后,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不断进行探讨与修正。Cooke及其合作者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部门等互动中不断学习和选择而形成的。
基于创新理论、系统理论和演化经济学,Asheim&Isaksen提出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产业(企业、供应商、用户等)、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或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是由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维度构成的体系。其中,产业(企业、供应商、用户等)提供新产品,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研设备并进行知识创新,政府部门制定支持和鼓励创新活动的财税政策,金融或投资机构提供创新资金。
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两类行动者,第一类是区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撑和配套企业,第二类是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这两类行动者构成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主要行动者的知识或技术存在着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知识或技术的转移和共享是实现组织间互动的重要方式。
区域创新组织通过获取、转移、创造和应用知识进行互动式学习,并形成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不断强化组织间高度信任的网络关系。然而,知识流动会跨越组织和区域边界,而不局限于单一组织内部,换言之,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的、动态的,而不是封闭的,这便是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组织间的知识流动是跨区域合作创新活动的具体体现,只有跨边界的交互学习才能获取、吸收和应用外部知识资源。知识边界成为跨区域合作创新得以成功进行的必要条件。由此,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研究企业构建跨越行政边界和组织边界的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交易成本理论,Coase运用“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个基本论点,对其深入探讨之后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他认为,企业内部成本低于权衡公平经济的市场交易成本是导致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Coase将交易成本理论应用在法律领域,促进了经济学与法学的跨学科交融,并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
交易成本理论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企业的起源与边界问题,也回答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问题。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科斯定理:(1)无论产权的初始归属如何,只要交易成本和费用为零,资源配置总能通过自由交易的方式达到最优状态。这也就解释了,在产权界定和保护的条件下,稀缺资源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有效配置,这跟资源最初所有者或何种产权形式没有关系。
(2)交易成本为正时,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更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缩小个人收益预期与社会收益预期的差距,从而为行为主体间的合作创造了可能,并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3)产权制度安排在降低交易成本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能够激励和调动行为主体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而在这些产权制度影响因素中,产权关系明晰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外部性内在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机制产生的交易费用,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社会经济福利。
Williamson认为,交易成本来源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专有性投资、信息的不对称、氛围以及机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交易成本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交易成本理论再次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诠释,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建立合理的治理机制以降低交易成本,而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交易成本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运用该理论可以解释企业与协同创新网络成员之间产生的交易费用。将交易成本理论应用于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在理论上指导企业从空间、组织、知识等角度选择适宜的协同创新网络合作伙伴,以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企业中的人、环境、资源(知识、信息、技术等)甚至企业本身都具有社会网络的特点。网络化反映了一种认知,即技术创新越来越无法依靠单个企业的努力来完成。社会网络理论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分析,小到单个企业,大到整个全球经济系统。
企业处于社会大体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结成各种社会关系。黄嘉文对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按不同标准将社会网络理论分为结构观和工具观、弱关系力量论和强关系力量论、结构洞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按照研究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分支:自我中心网络分析和整体中心网络分析,自我中心网络分析强调焦点企业自身的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为统一研究口径,基于企业自我中心网络特征,考察关系嵌入对焦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