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作者戴军。
今天很多人谈起精神分析,往往会觉得这是一门过时的学科,弗洛伊德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家。
这是为什么?从心理学上说,这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因为弗洛伊德揭示了一个令人感到羞耻的结构性的欲望问题:每个人都会在无意识层面对父母有特别的情感,但是由于被基本伦理压抑,人们只好转向寻找一个和父母相似的对象作为爱慕对象。为了防御和对抗这种难以启齿的感情,人们转而否定弗洛伊德。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已经成为很多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而各种新理论看起来自成体系且不承认自己从精神分析分化而来,所以人们常常会忽视它们中的精神分析血脉。
如果深入读完《自我与本我》,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今天还要继续阅读弗洛伊德。
首先,弗洛伊德提出的这套“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常识,并且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学科和各个方面。
我们每天都会思考自己的自我是什么,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自我,也会与别人在日常中讨论无意识的问题,这在弗洛伊德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在那个时代,无意识还是一个专业的哲学术语,可是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话语。对于这种建构出我们基本生活的理论,我们当然有必要反复重读。
其次,后来的精神分析各种流派,都是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来的。主流精神分析流派中,自我心理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扩展了弗洛伊德对客体概念的研究,拉康学派从语言学角度重新建构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派从自体的角度重构了精神分析。
在其他心理学流派中,海灵格(Bert Hellinger)的家庭排列从精神分析学派中吸收了无意识流动的动力学,并将其转化为家族关系的形式化排列动力;在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中,虽然该学派号称不关注无意识,可是他们那种关注自我、关注积极心理因素的倾向,依然是一种对无意识的关注,因为自我层面也有无意识的因素。
总而言之,各种新兴流派无论如何创新,都难以忽视精神分析的奠基作用。我们在今天重新学习精神分析,其实是为了重新理解各个心理学学派的最初脉络。
同时,精神分析构成了现代人的基本话语,不懂精神分析话语就无法实现深度沟通。当我们说“自我”“本我”“有意识”“无意识”的时候,我们真的理解这些词的含义了吗?当我们想要深入探索自我的时候,真的有一个好的方式吗?这些其实都需要专业的学习才可以真正理解,才可以真正地发生对话。如果仅仅是一知半解地说着这些词,探索自以为是的“自我”,往往会走入歧途。这就是我们重读这些词汇的发明者和定义者弗洛伊德原著的意义所在。
再次,精神分析还是现代哲学的思考基点,它上承尼采,后启福柯、德勒兹等众多现代哲学家。我们前面说过,弗洛伊德建构精神分析时,其实从尼采那里获得了很多启发,精神分析可以说是把尼采的“冲创意志”哲学通俗化为一套可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心理学,所以我们读了弗洛伊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哲学的鼻祖尼采。
往后看,福柯正是看到了欲望压抑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一个建制化的问题,所以才展开了对权力和规训的研究。再往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核心著作《反俄狄浦斯》就是一部反对精神分析基本概念的著作,如果不懂俄狄浦斯情结,或许就无法读懂这部哲学著作。
其他还有很多哲学家从精神分析理论吸收了营养,开启了各自的哲学之路,在这里不再赘述。由此可见,读精神分析,可以说是一条通往现代哲学的捷径。
最后,弗洛伊德曾经发现了许多真理的领域,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新探索。虽然心理结构已经被重新描绘,在弗洛伊德之后,有客体关系学派补充了外部关系结构的部分,又有自体心理学派重新用话语描述了心理结构,但是心理结构并没有完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人类的心理发展描述新的结构性变化。
直到今天,精神分析理论依然绵延不绝,还在持续创新。在今天的精神分析研究中,还有人从弗洛伊德放弃的神经角度重新研究精神分析,也得出了支持性的结论。
可以说,不论是研究精神分析还是理解自己,都有必要从第一个关于心理结构的模型理论学起,说不定,就会有全新的发现。
那么,如何阅读弗洛伊德呢?拉康曾经提倡“回到弗洛伊德”,具体来说就是重新阅读他的著作,用全新的语言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新知识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就可以找到弗洛伊德遗留的问题,用新知识获得新的发现。
当然,也可以用批判的眼光重读弗洛伊德,这完全没问题,毕竟精神分析学派内部都经历了很多次的革新,批判地阅读古典精神分析著作当然有必要。
但是,读者也要注意了解后来的精神分析说了什么,如此才能够融会贯通地研究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