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颜菲
今年8月29日至11月7日,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雕塑创作)”传承人研修班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为期两个月的研修让来自11个省(直辖市)的25名学员受益良多。这也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来,举办的第十五期研培班。
在8月29日的开班仪式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表示,陶瓷是我国走向世界文化的一张精美名片,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我们要延续历史文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因此,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两个月的研修,学员们共进行了理论授课、现场教学、艺术创作实践、拓展交流研讨等形式的学习。其中,理论课程共13项,实践课程共3项,现场教学先后来到了陶溪川工业博物馆、古窑民俗博览区、中国陶瓷博物馆、湖田窑、三宝古陶瓷研究所、三宝蓬艺术馆、瑶里古村、进坑等地,并通过学员分享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交流研讨。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傅安平研究员等。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院长黄胜教授表示,举办研修班的初衷是想让陶瓷雕塑的这个创作能够更有序的传承,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在高校如景德镇陶瓷大学这样专业的高校里面,得到一个比较系统的培养,希望培训能够更有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9月24日,研修班举办了非遗传承人学员代表分享会,来自甘肃临夏常天平、贵州清镇黄向阳、河南汝州张义萌、江西景德镇光丽强、湖南长沙刘嘉豪、浙江龙泉曾志女、重庆黔江刘海龙、山东青岛崔晓宁等8位学员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学习创作体会。其中,山东青岛学员代表崔晓宁表示,通过这次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短暂而充实的学习,让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一项非遗技艺要传承下去,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作为一名红色宣讲团的践行者,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手工艺,实践她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11月7日,研修班结业仪式暨研修成果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新厂校区美术馆三楼展厅举办。成果展上,由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冯都通、秦波、覃福勇3位教师组成的评审团,对学员作品进行了评分,并逐一进行了点评,帮助学员找到创作的短板和不足,学员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其中,甘肃工艺美术大师常天平表示,从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习当中他深深感受到了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活态传承,其次他还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并表示学习结束后将会与时俱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下去。
审签:郑少忠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9万获赞 175.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