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认知偏向是心理疾病产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传统认知疗法的逻辑就是通过挑战个体已有的消极思想,改善或缓解已有的负性认知偏向(即去负性偏向),以此来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继正念之后,自我同情作为去负性偏向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引起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自我同情就是对自己和自己困难或不足给予关爱和同情。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与心理疾病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同情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心理学家已经开发一些自我同情干预方法,且已在临床、非临床领域得到初步验证,但目前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自我同情发挥功效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

负性偏向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人的一种认知、情绪、社会功能不完善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偏向、情绪偏向、社会行为偏向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性认知偏向上,已有研究证实负性认知偏向是许多心理疾病重要特征;也是许多心理疾病产生、发展、维持重要原因之。负性认知偏向已经被当作心理疾病的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进行检查。

尽管负性认知偏向研究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自我同情也有十多年来研究历史,在各自研究领域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直接探讨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关系的研究较少。去负性偏向机制存在争论,需要进一步去探究。自我同情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不足。基于自我同情干预方法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发展。

既然负性偏向是心理疾病的重要特征,是心理疾病产生、发展、维持重要原因之一;而自我同情与精神健康关系密切,是预测精神疾病症状的有效指标,那么负性偏向与心理疾病、自我同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传统的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在去负性认知偏向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存在中长期效果不足、复发率高等问题。

后来以正念为代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在去负性偏向上取得可喜进展,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与他们问题的关系来改善心理困扰,其中一个重要的潜在核心机制可能是培育和发展个体的自我同情。那么自我同情本身是否具有去负性偏向的功能,以及自我同情是如何去负性偏向,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自我同情本身三成分自我仁慈(情感成分——相当自我体验)、共同人性感(认知成份——相当自我认知)、正念(相当自我调控),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可以说自我同情同时作用于个体的认知、情绪成分,相比传统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作用于中介——认知来改善情绪而言,自我同情的作用方式似乎不一样。自我同情去负性偏向与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有何异同,这是值得探讨的。

特质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的关系

以往的研究显示,负性认知偏向是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典型特征。而如何去负向偏向成为临床心理干预的重点。研究基于自我同情的相关理论,尝试探究自我同情与负性认知偏向(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的关系,以及自我同情与负性思维(消极沉思、自动化思维)、情绪偏向(如抑郁)的关系,为随后的负向偏向的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对注意偏向影响显著,相对于高特质自我同情组(高分组),低特质自我同情组(低分组)表现出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解脱困难的现象。这说明低特质自我同情个体在负性刺激上停留更多时间而解脱的更慢,而高特质自我同情个体从负性刺激上摆脱的更快。

这与国内外许多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低特质自我同情个体会以偏颇的的方式来觉察自身痛苦的经历,即会放大自己痛苦的思想和情感,导致更多关注负性信息,从负性刺激上难于解脱出来,而自特质我同情较高的个体则反之。

这可以利用认知注意综合症以及注意灵活性的缺乏来解释。低特质自我同情者更容易陷入自我批评、消极沉思的思维模式,在注意的加工过程中导致功能性失调,注意灵活性降低,因此在线索靶子任务中在负性刺激上更容易出现注意解脱困难的现象。

(2)自我同情对记忆偏向影响显著,相对于高特质自我同情组,低特质自我同情组个体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再认准确率更高,对积极词汇的再认率更低。这说明低特质自我同情个体偏好记忆消极信息,而高特质自我同情个体更偏好记忆积极信息。

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特质自我同情个体不能有效抑制对消极事件的思考,呈现消极沉思,导致更偏好记忆消极信息,而高特质自我同情个体则反之。

低特质自我同情者存在显著的负性记忆偏向,这可能与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负性记忆,特别是羞耻记忆有关。有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与较高的精神病理学呈显著的正相关。由于对威胁刺激的过度防御反应可能影响了自身的调节系统和对附属抚慰系统的刺激不足,因此低自我同情者可能更容易受羞耻记忆的影响,而产生负性记忆偏向。

而自我同情与抚慰系统是密切相关的,自我同情涉及温暖的、满足的、联系的感觉,并且能够通过其平静和安心的属性来调节威胁性刺激带来的冲击,因此高自我同情者更容易激活自身的抚慰系统,而降低负性刺激的影响。

状态自我同情的操作以及与负性偏向的关系

自我同情与负性偏向具有显著负相关,高自我同情水平具有去负性偏向的作用,那么如何提升个体的自我同情,降低个体已有的负性偏向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果发现,诱发出的状态性自我同情对负性认知偏向(注意偏向、记忆偏向、解释偏向)有显著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去负性偏向效应。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低自我同情者采用短期诱发方法,也可以有效的诱导出状态性自我同情。这与之前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类似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简短的诱导和训练发展自我同情心可能是我国减少社会压力和缓解消极情绪的一个有前景的方法。

这对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都有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想办法激发或培育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策略。当然也有少数人自我同情操纵不成功,究其原因可能与自我同情恐惧有关,这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文化去研究和探索。

自我同情干预对去负性偏向的效果

去负性偏向,即改变或缓解个体已有的负性偏向是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善个体或群体已有的负性偏向(主要是负性认知偏向)以达到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传统认知学派、认知行为治疗取得巨大成就,实践证明短期疗效是显著的,但存在中长期效果不足,复发率高等问题。目前继正念之后,自我同情已经成为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一个富有前景的研究主题。研究考察了三周线上自我同情干预方式的去负性偏向的有效性、中期效果及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自我同情干预的去负性偏向的原因:一是自我同情本身具有的情绪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实自我同情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经过自我同情冥想训练,原有低自我同情个体,面对负性情绪信息(愤怒、悲伤)能够主动去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减轻或缓和了负性刺激的冲击,产生了去负性注意偏向效应。

二是自我同情增强了个体自我调节动机。Breines等通过系列实验的方式,证实自我同情能增强个体自我改变或自我调节的动机。经过自我同情系统训练,干预组个体不忽视、也不夸大自己已有的认知和情绪问题,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动机,在自我调整的道路,对自己有了更积极的评价和体验,因此能在对抗已有负性模式惯性上坚持更长的时间,即使有短暂的反复,或者有新的挫折产生,个体能更有信心去应对。

三是自我同情增加了情绪的灵活性,情绪灵活性是指以适合情境的情绪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并在情境变化时从一个人的初始情绪反应中恢复。情绪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有关,有研究发现自我同情训练可以明显增加自我同情心和情绪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影响主要身心指标。

研究利用自我同情问卷,负性认知(消极沉思、自动化思维)、负性情绪(抑郁)问卷,对干预组被试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三周线上的自我同情干预不仅具有短期显著的去负性偏向效果,并且也有很好的中期效果。这与部分西方关于自我同情干预研究的结果大致一致

总体而言,这种三周的线上自助式自我同情干预方式是可行的,接受度也较高,这与之前西方线上干预的研究结果基本上一致的。心理干预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而研究证实基于移动在线心理干预措施向广大网民(青少年为主)提供自我同情训练是可行的,也是受欢迎的,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一系列健康行为,这是自我同情干预的优势之一。

举报/反馈

珠心社

4.4万获赞 5407粉丝
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和希望总在前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