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五号是我国第5艘货运飞船。此次任务也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4次应用性飞行。
天舟五号上装载了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空间应用领域的货物共计约5吨,携带补加推进剂约1.4吨,将为神舟十五号乘组3人6个月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和空间应用领域提供物资保障。同时,天舟五号还搭载多项试验载荷。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超高入轨精度!
“长七”就是这么靠谱
11月12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仅2个小时后,货运飞船便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这样的“超速度”离不开长七火箭发射的超高入轨精度。
“如果你在长七火箭首次执行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时问我这个问题,我没法给你肯定的答案,但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可以!”在发射前的采访中,当被问及长七遥六火箭能否精准入轨帮助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实现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时,长七火箭主管弹道设计师张博戎自信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对长七火箭而言,把货运飞船送到预定轨道后,天舟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轨道周期大概是5400秒,而长七火箭要求的轨道周期入轨偏差不超过4秒,这也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入轨精度指标。
为了实现高精度入轨,长七火箭采用了高精度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合+卫星导航的组合导航方案。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快速为火箭规划出最佳飞行路线;“迭代制导技术”的保驾护航,能够帮助火箭实时修正偏差,适应起飞推迟的情况;“发动机后效修正”方法的使用,让长七火箭的入轨精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仅用2小时!
快速交会对接创纪录
11月12日12时10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火箭点火起飞后仅用2小时,便顺利实现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
▲ 交会对接动画(五院 提供)
与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天舟五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方案调整:一是优化了交会对接的控制制导策略,远距离导引过程由多圈次压缩为不到一圈,将多次轨道机动压缩为了两次综合轨道机动,该部分用时由原来的约4个多小时减少到约1个小时;二是在近距离自主控制段,减少了多个用以确认飞船状态的停泊点,类似动车组减少经停车站数量一样,加快了接近速度。如此,该阶段的时长由2个多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
这种2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于我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可以极大提高我国的太空紧急救援能力,将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使运输特殊鲜活试验品成为可能,如果将该技术应用于神舟载人飞船,将大大减少航天员前往空间站的飞行时间,尽快进入空间站。
天舟五号整个交会对接过程由五院502所研制的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控制完成。502所交会对接首席专家解永春介绍,2小时交会对接只是飞船交会对接GNC系统的一个选项,飞船的GNC系统可以根据火箭入轨的情况,自主选择不同时长的交会对接模式,其中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是目前最快速的模式,此外还可以选择3小时、5小时和6.5小时方案等。
天舟五号快速交会对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自主定轨技术精度更高,姿态轨道控制精度更高,综合制导技术水平更高,飞控流程更加优化,也标志着交会对接模式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丰富、适应能力更强,即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趋成熟。
46台液体发动机
护航天舟五号奔赴空间站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此次发射任务提供了6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及4台18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10台发动机接续发力,为长七遥六火箭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提供动力保障。与此同时,六院也为货运飞船提供了包括36台姿轨控发动机在内的精准可靠的空间推进系统。
在本次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中,六院提供的一二级发动机应用了多个可靠性增长项目,有3项为首次飞行考核,均为提升发动机使用维护性和环境适应性作出的技术改进,作为本次飞行发射动力产品性能提升的一大亮点,优化了二级发动机调节器电机刻度盘转换方向。
六院801所载人推进系统部部长顾帅华说:“在2小时的交会对接方案中,801所负责的推进系统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轨控推力以及更为精准的自控冲量,其中490牛轨控发动机单次开机时间达到千秒,为以往天舟货运飞船单次最长开机时间的两倍。”
为确保给长七火箭和天舟货运飞船提供稳妥可靠的动力产品,六院研制团队精益求精,开展技术状态设计与可靠性变化分析,使动力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稳步提升。
天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各分系统的协同合作。其中货运保障分系统就是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分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七院抓总研制。继天舟一号至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产品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后,这是天舟货运飞船货运保障分系统这个“物资大管家”承接的“第五单”任务。
金牌产品再夺满分
双线并行誓保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了天舟货运飞船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的研制工作。
作为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核心产品,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站各个舱段间在轨连接、组合运行的重要系统。自2011年对接机构首次成就“太空之吻”以来,至此已有21套对接机构在轨完成了25次完美亮相。从最初的几十小时,到6.5小时,再到如今2小时,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准的精度、越来越稳的力度,无不彰显着对接机构这款“金牌产品”的强大自信。
此次天舟五号的对接目标达到80吨量级,是空间站建造以来对接机构迎来的最大吨位,执行任务的对接机构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如今空间站建造需要具备的8-180吨各种吨位、各种方式的对接能力,研制团队也逐渐掌握并形成了对接机构的系统设计、产品实现和试验验证体系。特别是天舟五号对接机构更是开展了数十次与80吨对接目标的捕获缓冲试验,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确保对得准、锁得紧。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射场期间,天舟五号试验队与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试验队工作并行开展长达34天,天舟五号试验队梳理历次货运飞船的发射场流程,在确保梦天相关试验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积极主动配合,圆满完成任务。
产品“可靠”又“智能”
齐心协力保成功
在本次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多家单位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配套生产了专业多、数量大、质量高且技术先进的智能产品,为本次任务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准确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九院承担了火箭控制、测量及动力等系统配套单机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有力保障了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
九院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提供了中央处理单元、惯导设备、复接存储器、频率综合器、补加控制驱动器等多台重要设备。它们安装在飞船上的各个部位,广泛应用于数管、GNC、推进、测控通信等分系统,护航天舟五号顺利将物资送至天和核心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到访”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很快发射,3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实现“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实现6名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运来的物资,将为他们同时在轨工作和生活以及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后续半年的驻站提供最充分、最踏实的保障。
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各单位
编辑/刘淮宇 赵聪
校对/高一鸣
监制/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