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最让孙悟空绝望的事情是什么?从人类需求的几个层次说起!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取经路上,唐僧常常惊恐不定,听得水声振耳就大惊,遇到妖魔就遭逮。孙悟空见他师父时常惊疑,一惊一乍,便开导唐僧,一切皆是长老六根不够清净,自惊自怪。

  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看官听说,唐僧一生所担忧惧怕的事情,可谓是数不胜数,那么,齐天大圣孙悟空呢?他有没有烦恼呢?取经路上,哪一难最让孙悟空绝望呢?这就要说到马斯洛的五层需求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显然是已经摆脱了第一层需求的人物,他几乎不需要进食人世间的食物,也不需要睡觉,甚至于也不需要穿衣服御寒。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后,之所以剥了虎皮制作虎皮裙,是因为,人生于寅,是“穿人衣学人礼”之意。

  不多时,过了两界山,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行者拖将虎来道:“师父略坐一坐,等我脱下他的衣服来,穿了走路。”三藏道:“他那里有甚衣服?”

  看官听说,唐僧之所以觉得老虎身上没有衣服,是因为穿衣服是人类的专有属性,而老虎是兽类,但众生平等,人家是自带衣服来着。

  86版《西游记》剧中唐僧替孙悟空缝衣服也是不符合原著精神的,一则虎皮腥膻,唐僧不敢碰,二则唐僧每次穿锦斓袈裟,还是孙悟空这些徒弟伺候穿衣呢,孙悟空又不是小孩子,肯定没有让唐僧照顾他的道理。唐僧给孙悟空喂水也是原著中不存在的事。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一出生,眼中就自带金光,书中说他“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可知他不需要吃东西。

  《西游记》故事里,三清观偷吃贡品那回,书中说“原来孙行者不大吃烟火食,只吃几个果子,陪他两个”;师徒几个取经回去路过陈家庄的时候,作者再次强调说“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与许多妖魔打斗,三番五次提到自己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只吃铜汁铁丸,连果子都没得吃,嘲笑别人居然打一半跑去吃饭、休息,可知孙大圣不但不用进食,还不用睡觉。观音禅院那回故事,作者也特地强调了孙悟空不用睡觉。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朦胧着醒眼。忽听得外面不住的人走,揸揸的柴响风生,他心疑惑,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

  既然孙悟空不怕没东西吃,也不怕没有衣服穿,更不怕没时间睡觉,那么,他怕什么呢?他怕丢工作吗?他怕危险吗?显然,这些都不是孙悟空所惧怕的,所以他多次要求辞职回花果山,更是无数次为了唐僧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历尽劫难。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是个喜动不喜静的,喜欢到处结交朋友,他确实需要友谊,更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当年得知自己的职位只是替人养马的,瞬间就耳听怒了,反下天宫。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常说唐僧这个老师父忒多疑,做不得和尚,唐僧却说他忒肯动怒,不像个出家人。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我不要你做徒弟。”

  有意思的是,孙悟空分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为什么听说三魔吃了唐僧就绝望了呢?为什么六耳猕猴出现之前,被唐僧几句话驱赶就绝望了呢?

  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至宝莲台下。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分明渴望自由,为啥唐僧放他回去,却被他说负心呢?为啥唐僧没了,孙悟空反而绝望了呢?因为这样一来,孙悟空自我实现的希望也没了,从此放任自我,没了前途,陷入无尽的黑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西游记》

举报/反馈

姜子说书

37.7万获赞 11.2万粉丝
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