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它是指个体对他人帮助产生的感激之情。感恩情感的研究不仅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为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情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途径。
感恩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帮助产生的感激之情,从本质上说存在特质性感恩情感和状态性感恩情感两种研究取向。特质性感恩情感,我们将其界定为一种稳定的情感特质,这种情感特质促使个体对情境以相对一致的方式做出反应,即特质感恩高的个体倾向于在任何情境中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的帮助。
从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研究,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感恩情感的个体间差异性;状态性感恩情感,我们将其界定为一种即时的情绪状态,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因他人帮助而产生的即时情绪反应,是实际情境中个体情感特质的显性表达,从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研究,便于我们更好地关注感恩情感的状态变异性。
本研究在系统整合的视角下,揭示了感恩情感的本质内涵,探寻了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感恩情感的干预策略做了新的探索,这无疑是对感恩情感相关研究的有益拓展。
关于特质性感恩情感的结构与现状
什么是特质性感恩情感?它呈现什么样的内部结构?这些基础性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是单因素,有人认为是多因素,这就为感恩的测量和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研究者认为,感恩结构的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感恩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认知,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情绪,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特质,还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行为等等。
从情感心理学角度出发,本文认为感恩的本质是一种情感,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特质性感恩情感,这种情感促使个体对情境以相对一致的方式做出反应。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与访谈并结合情感特征的一般性特点发现,具有高特质感恩的个体倾向于对他人帮助更敏感,对他人帮助所产生的感激之情更强烈,对他人帮助所产生的感激之情更持久、稳固。据此,我们试图从感恩敏感性、感恩强度、感恩持续性三个维度编制《特质性感恩情感问卷》。
研究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对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的测评工具进行了研究。首先,以205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所编制的初测问卷进行研究,通过项目分析、以及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项目进行删选,最终形成包含感恩敏感性、感恩强度和感恩持续性三个维度13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其次,以701名大学生为被试对特质性感恩情感正式问卷的同质性信度、重测信度、区分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最后,以391名大学生为被试对特质性感恩情感正式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了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各项拟合度指标均较为理想,说明特质性感恩情感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研究,最终编制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特质性感恩情感问卷》。
那么,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现状如何?这不仅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家长、教师甚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因为特质性感恩情感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调查发现,大学生特质感恩总体上处于积极正向状态,但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在感恩敏感性方面,很多大学生对他人的帮助缺乏敏感性,忽视身边细小的帮助。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特质感恩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同时也为我们后期的干预提供了方向,即如何增强个体的感恩敏感性?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接受过助学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接受过助学金的学生得分高于未接受助学金的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存在结构性差异。分析认为,这些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也是符合预期的,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类似。
女生的特质感恩高于男生,文科学生的特质感恩高于理科,这些可能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情感特点和人际交往方式不同有关;非独生子女的特质感恩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与彼此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有关。
接受过助学金学生的特质感恩高于未接受助学金学生,这可能与过去曾受过他人帮助的经历有关;对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存在结构性差异,可能与个体处于不同年级段的社会阅历和心智成熟度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状态性感恩情感的发生特质性感恩情感是一种稳定、持久、内隐的情感体验,而状态性感恩情感是一种即时、冲动、外显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感恩情感更多的是以感恩情绪的方式表现,在特定情境中它具有状态变异性,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感恩情绪是否发生了,它的发生受哪些因素影响?
我们了解到只要当个体将他人帮助视作一种“恩惠”时感激之情才会产生。而“恩惠”的判断标准往往取决于个体对情境因素的认知评价,即在这个情境中施者是否真心帮助、施者付出多少代价、恩惠对于个体的意义,我们将这三个因素归因在一起称为利益-认知评价。
当别人是出于利他动机而不是利己动机给予帮助时,我们很容易产生感恩情绪;如果这种帮助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时,那么感恩情绪也很容易产生;倘若,别人还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或努力时,我们对他的感恩情绪会更加强烈。
关于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感恩情感可表现为两个层次:特质性感恩情感和状态性感恩情感。那么,这两个层次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其相互关系如何呢?这便涉及到一个关键的论题即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探索为后面如何更好地进行感恩情感的干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和利益-认知评价对个体的状态性感恩情感有交互影响。具体来说,在高利益-认知评价条件下,对陌生人的状态感恩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对熟人的;在低利益-认知评价条件下,对陌生人的状态感恩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对熟人的。分析认为,当帮助来源于陌生人时,受惠者倾向于高估这种帮助的动机、代价、价值,从而影响当前的感恩状态体验。
而特质性感恩情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多以感恩情绪(状态性感恩情感)的形式表现于外,感恩情绪性体验在感恩情感形成中起着必要的积累作用,使原有的特质性感恩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巩固,导致情感上的飞跃,使更高层次水平的感恩情感得以最终出现。因此,感恩情感形成的整个过程是从动态到静态,再从静态到动态,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关于感恩情感的干预提升根据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能否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干预实验寻求提升感恩情感的有效措施?这也是本研究试图达到的终极目标。目前国内外关于感恩情感的干预措施有很多,如感恩记录(列举恩惠)、感恩沉思、感恩拜访等,但从其形成机制来寻求感恩情感干预措施的研究几乎没有。
研究者从一开始就注意每个环节的精心实施,从情境故事的编写、重评指导语的编写、再到实验程序的编写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与修改,这为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验程序采用国外比较成熟的想象体验实验范式,并对被试想象体验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验,这更进一步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行为数据表明:在动机、代价、价值重评语干预的前后,被试在前测-想象体验过程中与后测-再想象体验过程中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被试的负性情绪降低,感恩情绪上升,并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动机重评、代价重评、价值重评的干预方式可以提升个体的状态性感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