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纯友谊的那个人,肯定是被爱的那一个吧。”
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
有人觉得有,毕竟“只要长得丑,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只要口袋浅。”看来这个“有”的前提是依靠男女双方的颜值与经济情况而定的。
所谓的纯友谊,就像是与同性相处一样,无话不谈也不会产生男女之间的情愫。然而“异性相吸”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异性之间走的越近就越容易捅破那层欲望的窗户纸。
根据心理学中的“互补定律”,有不同兴趣、爱好、性格的人更加容易被对方身上与自己不同的特质所吸引,已达到互补的关系。存在差异化的两个人也更加容易互相吸引,容易产生亲密感与亲密关系。
而男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这是基因里带着的特质,也注定了男女之间更加容易互相吸引。
当然,这里也要客观地说,如果有男生的女性特质比较明显,亦或是有女生的男性特质比较突出时,他们更容易出现异性间的纯友谊。
反观常态化的男女,他们之间是“没有”纯友谊的。
有的人会急于反驳,毕竟生活中似乎也有不少这种纯友谊的例子。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析分析,那些所谓的纯友谊究竟都是怎么一回事。
1. 相互嫌弃或有所顾虑
有一种“纯友谊”是互相嫌弃,互相顾虑。
如果男女之间有一张名为“欲望”的窗户纸,那么互相嫌弃,亦或有所顾虑就是那阻隔两人的窗台。
窗台不能完全阻拦两人捅破窗户纸,但能让两人在窗户前冷静思考。
这样的关系更多存在于发小之间,你知道他从小什么德行,嫌弃他的调皮捣蛋,或者顾虑到双方家庭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他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是把他看成了家人。
然而,“爱情”与“亲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单向与双向。
当两人发现人生走了一遭,原来最懂自己的人就在身边时,他们也终将走到一起。
这样的“纯友谊”只是还没到时候的一种选择罢了。
2. 利用关系谋取利益
有一种“纯友谊”是利用关系,各取所需。
这种情况我们俗称“备胎”。异性之间通过“朋友”的名义拉着对方,以便于自己在感情路上能有所依靠。
这种“纯友谊”不是情侣却更胜情侣,以“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享受着另一方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上、情感上、精神上的帮助与慰藉。
这种“备胎”关系常被其他人认为是“纯友谊”,甚至被利用的一方也容易产生这样的迷思,误将这份依靠当做是友情。
3. 被双方的情感关系束缚
有一种“纯友谊”是以朋友之名伺机而动。
当异性之间的其中一方喜欢上对方,却碍于对方现在已经身处情感关系之中时,他们往往会以“朋友”的名义陪伴在其左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若即若离的方式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期盼自己能够与心仪的对象更进一步。
反之亦然,自己身处感情关系中时,出于道德感,人往往会将有好感的对象也自然归类到“朋友”之中。
这种“纯友谊”是权衡之后的选择,毕竟这样的相处方式能够在不违背道德的基础上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正如电影《当哈里遇上莎莉》中所说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因为性的存在,所以始终也难以成为朋友。”欲望的人的本能与自然追求,要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与有好感的异性保持着只可远观的关系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男女之间真正的“纯友谊”少之又少,要么彼此爱慕不说破;要么互相利用,各取所需;要么普通朋友,相忘于江湖;要么以朋友之名守护着对方。
在我看来,男女之间的“纯友谊”是阶段性的,是对的人在不对的时间相处时的一种说辞,也是不对的人在对的时间相处中的一种套路罢了。
如果你是认为有“纯友谊”的那个人,那你一定很善良也很幸运,因为你一定是没有想着利用谁,且被人深深爱着的那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