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卢志强 宗琮 滨州报道

工业是地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壮大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作为滨州的中心城区,在过去的十年间,滨城区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富区”不动摇,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工业经济持续壮大。

强化企业培育,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十年来,滨城区规上工业企业由72家增加到10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6家。目前,三元生物赤藓糖醇、博远重工悬臂梁施工装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滨化集团、东瑞化工、安琪酵母、泓瑞医药、亚泰雅德、九环机械6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同时,滨城区坚持抓实产业这一发展“命脉”,大力实施GDP、规上工业产值倍增计划和财源建设“百千万”工程,推动滨化等4家企业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放大中裕“好品山东”品牌价值效能,推进三元生物等企业上市“凤凰工程”,“工业强区、产业富区”势头更强。

滨城区还将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根据类别、规模、成长前景等划分为骨干企业、重点企业、高成长企业三种类型,分别建立企业创新平台管理库,实施精准培育、定向培养。建立“种子期雏鹰企业、成长期创新企业、成熟期龙头企业”三期梯度培育清单,层层选拔培育,实行“由起步到跨步、由快跑到飞跃”。

十年来,滨城区工业发展稳步提升,企业效益不断改善。2012-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4.1%,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利润率从4.2%提高到9.7%。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8倍。

聚力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近年来,滨城区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在全市率先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创新性制定《滨城区投资项目联审会商实施办法》,提前会商、精准服务,明确项目申报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形成一次性告知单,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实施。目前滨城区共有省市区重点项目67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3个,市级重点项目25个,区级重点项目29个。截至9月底共完成投资137.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68%,高于时序进度33.68个百分点。

此外滨城区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理念,积极为项目单位争取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今年以来,通过申报省市级重点项目,为2个项目争取土地指标265亩;为11个项目争取债券资金16.46亿元;为3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575万元;为1个项目争取固定资产考核奖励资金200万元;3个地方金融工具备选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其中农村供水项目申请2220万元,已与银行签订合同。

同时在滨州工业园区,按照“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要求,聚焦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以“店小二”精神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规划、用地、配套设施等方面问题,累计承担实施重点项目56个,其中区级以上重点项目31个,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截至目前,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5家,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超过60个。

优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发展步伐稳健

这十年来,滨城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支柱产业加快转型。滨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4.74:37.40:57.86调整为2021年的3.35:31.25:65.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4%,比2012年提高7.54个百分点。

近年来,滨城区科学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5个“园中园”,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化工产业转型引领区。2012年以来,全区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57家达到6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

其中,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坚持“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种”出了一条全国最长、最完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绿色循环小麦产业链,一粒小麦变成了10大类500多种产品,实现了“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打造了种养加生态高效循环现代化示范样板;泓瑞医药规划打造园区标准化精细化工厂区,以中试平台为新项目孵化基地,筛选符合市场要求的绿色环保的原料药项目,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进一步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使企业由医药中间体向原料药企业迈进。

坚持科技创新,激发工业发展新动能

这十年,滨城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不断培优扶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现有科创平台12家。其中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

十年来,滨城区一批创新平台相继挂牌成立,滨化中央研究院为高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活力,中裕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小麦精深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纺、亚光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有力提升了家纺产品总体设计和研发服务的能力,目前,全区国家级创新平台(称号)达到12家,省级52家,市级73家。中裕科技创新更是列入“山东十年成果”,中裕食品列入山东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予以点赞推介。

目前,滨城区现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其中,2022年新增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2022年,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泓瑞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琪酵母(滨州)有限公司3家企业新认定为省级单项冠军,截至目前,滨城区共入选的7家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

打造最优环境,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滨城区这十年,聚焦企业所盼所需,精准有效服务,以一流营商环境孕育一方投资“沃土”,努力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砖添瓦。2022年,滨城区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便利化,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07629家,稳居全市首位。此外,创新制定《滨城区“六个一”暖企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围绕企业集中遍访、惠企政策宣讲、专业服务小分队下沉服务、营商环境体验、政企面对面交流、营商环境典型推广等6个方面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建立一支1867人次的驻企服务员队伍,走访联系企业29334家,收集企业诉求582条,已解决企业诉求564条,已解决企业诉求满意率100%。

这十年来,滨城区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凤凰工程”,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滨城板块,目前,全区主板上市企业3家,成为全市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最多的县区,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区域股权挂牌企业24家。特别是今年,三元生物成为滨州市首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位列创业板首发融资前十、山东第一。

工业是滨城经济的“主动脉”,是中心城区崛起的动力。现阶段,滨城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窗口期,全区积极营造关注工业、支持工业、服务工业的氛围浓厚,相信滨城区一定能够夯实筑牢工业“压舱石”,为滨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责编:张 爽

审核:卢志强

举报/反馈

大众网滨州

9954获赞 2760粉丝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