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连续在通州台湖镇水南村越冬,引起了爱鸟人士和公众的关注。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大鸨再度回归,但其栖息地中的部分地块被种上了冬小麦。对此,副中心爱鸟会志愿者担心大鸨不熟悉新环境,希望将这片农田纳入北京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玉米地被种冬小麦,志愿者担心大鸨不熟悉栖息地新环境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会会长羿健介绍,大鸨已经连续7个冬天出现在通州台湖镇水南村,据完整观测记录,它们已连续三年在此越冬。大鸨栖息地最近几年的现状为一季农田,只在夏季种植玉米,冬天则闲置。因食物充足、面积足够大、人为干扰少,大鸨选择在此越冬,去年先后有6只大鸨来到了这里。
3月11日,北京通州水南村,四只大鸨在农田里栖息觅食,一只雌鸟正扑动着双翅。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今年10月下旬,两只大鸨分别回归水南村越冬。但近期,大鸨所在的栖息地开始耕种冬小麦。志愿者担心大鸨不适应新环境,于是向属地政府与区林业部门汇报了情况,希望停止耕种,得到的回复是暂停耕种,未耕种的地块保持现状。然而此后,承包人员却在上述地块上进行夜间耕种和抢耕。大鸨活动范围包括5个地块,但在其经常活动的4个地块中,1号地、4号地和3号地的绝大部分已经种植了冬小麦。
羿健说,不应该这么快速地种植冬小麦。此前大鸨在北京的栖息地包括通州、密云、延庆的玉米地,它们是否适应种植了冬小麦的栖息地,有待专家论证。“栖息地状况突然改变了,而且没有缓冲。目前只有2号地和3号地中的一部分小三角地没有种植冬小麦。我们担心大鸨对现在的土地状况不熟悉,不会再回来了。”
他还表示,耕种作业时把两只大鸨吓跑了,目前仅有一只回到了栖息地里的2号地。
台湖镇:为抑制扬尘,生态苫盖种小麦,现已叫停
对此,新京报记者向通州区台湖镇核实情况。据台湖镇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区域是待开发地块,将规划建设为嘉会湖湿地公园,而待开发地块需要苫盖,防止扬尘。
“以前用绿网苫盖,现在要求‘揭网见绿’生态苫盖,所以镇里在栖息地周边待开发地块上种植了几百亩小麦,防尘的同时也防止有人偷倒建筑垃圾。”她说,近期有志愿者反映,大鸨的食物包括玉米收割后遗留的玉米粒,此外镇里也收到了12345的派件,所以涉及大鸨栖息地的剩余地块将不再种植小麦和其他作物,镇里还会补撒一些玉米粒,供大鸨食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通州区园林绿化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姜新福表示,上周了解情况后,已就此事和台湖镇政府进行了协商,为防止耕地作业惊扰大鸨,希望当地对未耕种的地块予以保留,台湖镇政府也联系了承包企业叫停耕种。近期,区园林绿化局将和台湖镇政府联合配置保安。
他说,耕种冬小麦之后,对大鸨栖息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具体在哪方面产生影响、有多大影响,需要专家论证。“我们觉得叫停后维持栖息地现状,可能对大鸨有所帮助。”
据他介绍,目前,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加强了巡护和文明劝阻,也联系了通州区规自分局和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确保现场安保人员的临时看护用房不被认定为违建和占用耕地的情况,同时对未耕种地块进行上报,予以保留,不纳入此次治理扬尘的范围。
鸟类专家:野生动物有自我适应和迁移能力
以往种植了玉米的栖息地如今种植了冬小麦,会对大鸨产生什么影响?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邓文洪。他认为,野生动物有自我适应和迁移能力,所以影响不会太大,大鸨也有可能再回到台湖镇的栖息地。
邓文洪说,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典型的草原鸟类,数量比较稀少,由于我国没有土生土长的鸵鸟,所以大鸨是我国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的,从它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态习性来讲,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好大鸨。大鸨每年路过北京,而不是常年在北京生活。他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在尽量保护、不打扰动物的情况下,人类也能进行正常的活动。
他说,大鸨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植物和小动物,比如甲虫、蝗虫等。“它们在一个地方栖息,食物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个地方没有食物,它们可能会迁移,但即使迁移了,也不会对它们的生存和种群数量造成特别大的影响。”邓文洪说,因为动物自身有很强的适应性,会迁移到食物足够多、栖息环境适合的地方。台湖镇相关地块种植冬小麦,对大鸨会产生暂时的影响,但不会对其生态行为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他认为,在大鸨停歇的地方,人们应避免对其造成比较大的应激反应,不能追赶大鸨,也不能用闪光灯干扰它们。
志愿者:建议区里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信息互通平台
羿健认为,台湖镇这片农田是大鸨熟悉的越冬地,如果北京设立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希望能将这片农田纳入其中,以便更好地保护大鸨。另外,他也希望区里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信息互通平台,以便更加及时地保护大鸨等野生动物。“希望明年大鸨归来的时候,可以有提前的准备。”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