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REATER创邑孵化而成的社会组织“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于日前度过了三周岁生日,这支由多元角色组成的营造团队不仅积极参与社区微更新和街区共创活动,而且打造了“故事商店”“一方美好”等知名IP。接下来,他们还将以何种方式助力长宁街区焕然新生?一起来了解一下。
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以下简称“社趣更馨”)于2019年10月25日正式注册,围绕“美好辖区共同缔造”的宗旨,团队聚焦社区营造、街区创生、品牌设计三大核心模块,与政府职能部门、在地商户、社区居民、高校师生等角色共建辖区生态。
三年来,通过跨界的碰撞和协作,团队已针对愚园路、长宁路、武夷路等众多上海街区开展各具特色的行动,并探索出了一套系统的美好生活理念和共营模式。
“其实团队成立也是机缘巧合,不敢相信,已经第三年了。”回忆起团队的成长历程,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负责人许引兰十分感叹。社趣更馨和愚园公共市集开放同一天挂牌成立,半年后正式注册为社会组织,并开始参与长宁社区微更新项目。
作为驻扎愚园路街区的社会组织,社趣更馨“大本营”位于愚园路1107号创邑SPACE|弘基,因此团队最初参与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大多在“家门口”。从“岐山村与宏业花园弄堂贯通”到航天居民楼、吴石故居、路易·艾黎故居等微更新改造,排列在愚园路不同弄堂居民区的空间内都有社趣更馨团队的“作品”。在专业第三方的共同协作下,社趣更馨参与完成的微更新项目,不仅保留了在地文化的特质,也提升了居民可用的公共空间,其融合空间新貌和社区自治的社区微更新模式也成为团队特色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被大家熟知的故事商店也诞生于微更新项目中的一场探讨。从街边小店到具备无限可能的共创空间,经过改造后华丽变身的故事商店通过“一日店长”系列活动打响了知名度,后续更以主题展览、高校联动、快闪联名等形式拥有了更多形态的发展。在这处9平方米的空间里,人与人交流紧密,城区温度得以传递。由团队打造的“一方美好”愚巷同在愚园路,“螺蛳壳里做道场”延续着相同的温暖,每逢春天这里便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居民和过往市民带去幸福感。花田烂漫后,这里又变成一处共享的“植物乐园”,以植物认领及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连接起周边商户、居民等群体。
许引兰介绍,社趣更馨“001号员工”张洁在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洁是华东理工大学社区营造专业的学生,2019年曾以游客身份参加过“一日店主”霍白的“历史故事”主题活动,后机缘巧合成为社趣更馨实习生,负责故事商店等相关工作事宜。在她的建议和协调下,来自华理、东华大学的师生及多方力量,和社趣更馨团队一起开展“Linking有邻共建计划”,通过跨学科课程实验行动共创街区生活力。随后,社趣更馨与东华大学师生在现所·创邑MIX地下通道落地“好白相”的“擦肩”隧道艺术节,碰撞出更多火花。“高校师生共创共建”的全新模式为社趣更馨点亮一盏“明灯”,成为了团队竞争能力之一。
“新生者”“发起者”“陪伴者”“链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社趣更馨伴随街区发展开始转变身份,团队行动产生的力量越来越大。如2020年2月,社趣更馨在江苏路街道的支持下,推出“愚园路守护行动”,联合愚园路沿街百余家商户开展本地购买、商户福袋、爱心投喂等活动,帮助小店经济复苏、助力街区恢复活力,困难时期埋下的“温暖种子”也开始在街区“生根发芽”。
随着社趣更馨正式纳入CREATER创邑企业品牌孵化子项目,团队开始思考未来的新方向。如何有机构建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的关系?如何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归属感与认同感?结合思考和实践,在华阳路街道的委托下,团队陆续产出了不少亮点内容,如长宁路“老而弥新”街区、低碳武夷路街区营造等,同步推出的华伯伯阳阿姨、武夷路街区等IP受到居民欢迎。
团队发现,视觉IP的打造可以提升空间氛围,也能带动街区持续焕新生命力。今年9月,社趣更馨在华阳路街道发起“吾百行动”营造计划,以华院小区沿街处长约110米的围墙为载体,在居民的共同参与下将其进行改造。9月27日,苏河时光影廊正式打造完成,20路公交车化身新IP,微光在百年公交车中点亮,在苏河成长的居民在此回忆着过往。
如今,社趣更馨已成长为小有名气的社会组织,团队也吸引了不少新鲜血液。“目前,团队项目已辐射至长宁辖区多个街道,可以说社趣更馨是在长宁出生并成长的‘女儿’。站在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探索视觉IP呈现,并落地文创产品传播长宁文化。同时,也将继续深耕社区营造和微更新,助力创造长宁美好生活。”许引兰说道。
李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