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设计,每个培训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框架与风格。不同的框架与风格背后,其实有着固有的原理可循。对于新手培训师,在追求“特有”之前,不妨先循序一些原则来进行课程设计。
布鲁纳(Jerome Seymorr Bruner)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并认为它为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布鲁纳提出了四条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动机原则是指学习取决于学员对学习的准备和心理倾向,布鲁斯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1. 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2. 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习者的思维,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换句话来说,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动力是内在动机,在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唤起其积极性,使理性和非理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成学习者整体协调发展。
教学应当根据探索活动的三方面,即激发、维持和指向,来形成和培养学员的内部动机,使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
好奇心的激发
这一点要求培训师充分挖掘学员教材的内在魅力,设计一种形象生动的培训情景,点燃学员的求知欲。
好奇心的维持
维持好奇心的一个条件就是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验成功。
好奇心的指向
好奇心必须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好奇心的指向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学员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认识程度。学员认识越清楚、越深刻,就越容易指向它。
二是学员达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水平是否比已有的知识水平高,也就是要考虑到学员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太难或太易,都不能起到指向的作用。
2、结构原则
结构原则是指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员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
而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两方面。——布鲁纳
3、序列原则
序列原则是指要按最佳程序呈现教学内容。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序列直接影响着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
序列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所遇到的材料的程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这一知识体系的熟练程度。
布鲁纳的观点,对于培训师设计合理有效的培训课程,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的次序,保证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从而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学员来说,独一无二的序列是没有的。在任何特定条件下,最理想的序列是随着多种因素而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学员的学习能力、学员处理信息的局限性和学员探索活动的特点。
因此,在组织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培训师要根据学员过去的学习水平、发展阶段、材料的性质和学员的个别差异来确定最理想的序列。
培训师要了解学员以往的学习情况、认知发展水平、学员之间的个性差异等,并以“经济原则”来安排教学程序,以便让学员构建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知识结构。
此外,教学还要根据学员探索活动的特点(如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等)来编制教学程序,以便使即将学习的材料适用于学员学习。
教学程序体现在《学员手册》之中,反映在《课程大纲》之上,是培训讲师在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学程序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于保证培训效果具有重大的作用。
4、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又称强化原则,即要让学员适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布鲁纳认为,反馈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积极评价,通过提供有关的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进行矫正。
布鲁纳强调说:“学习的效率也随着有关结果的知识在某一时刻和某一场合可供矫正之用而定。教学则应有助于给矫正知识规定更适当的时间和步调。”
在培训活动中,布鲁纳所强调的“反馈原则”同样适用。在培训活动实施的最后阶段,培训师必须注意及时反馈。目的有三个:
(1) 及时纠错,防止学员对错误知识先入为主和积重难返;
(2)及时听取学员意见,了解学生的情绪;
(3)培训师从学员的反馈信息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提炼和再加工,从而不断激发创新性,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