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的文字是会发光的,我在读书过程中经常惊艳于某些观点与方法,会做出笔记,一本书挑选出/总结成一段话,看的书多了,懂的观念更多,久而久之觉得自己长脑子了,也不焦虑了。

下面分享一下过去一个月的“一段话一本书”,即便我们暂时没有读完整本书,也能通过这形形色色的观点,逐渐拼凑成大脑中更完整的认知地图。

1.《番茄工作法》西里洛

番茄工作法:灵感来源于厨房番茄造型计时器,后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为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休息一下,然后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2.《理想国》柏拉图

洞穴隐喻:有一群从小就被捆绑在洞穴中的人,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子,没见过真实的世界。假设某天有一个人走出洞穴,看到了阳光下的真实世界,意识到以前生活的世界只是假象。此时他回到洞穴,试图劝说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生活在阳光下。而他的同伴由于没有同样经验,可能并不会相信他,甚至会杀了他。——书中的苏格拉底将二者比作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而柏拉图借用此喻表明自己的哲人王思想,理想的城邦具有唯一性,其中真正的哲学家适合做城邦的统治者。

3.《他者的消失》韩炳哲

异化:劳动异化的意思是,劳动所得的产品之于工人来说成了一个异己的对象。工人既不能从他的产品中也不能从他的作为中再度辨认出自己……在新自由主义的政制下,剥削不再以异化和自我现实化剥夺的面貌出现,而是披上了自由、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外衣。这里并没有强迫我劳动、使我发生异化的剥削者。相反,我心甘情愿地剥削着我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在自我实现。

4.《底层逻辑》刘润

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打好比方,需要三步,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要想打好一个比方,你需要对两种事物都能洞悉本质,你不仅要知道这个陌生、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还要知道身边最熟悉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5.《现实不似你所见》卡洛·罗韦利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描述的不是物体,它描述的是过程,以及过程之间连接点的事件。总结一下,量子力学发现了世界的三个特征:①分立性。系统状态的信息是有限的,由普朗克常数限定。②不确定性。未来并非完全由过去决定。我们所见的严的规律性最终是统计学上的。③关联性。自然的事件永远是相互作用。系统的全部事件都相对于另一系统而出现。

6.《富人的逻辑》齐特尔曼

冒险:从一个企业家的观点来看,选择什么都不做或许才是极为冒险的,而外界看来冒险的举动或许在企业家本人看来是降低风险的策略。瑞士银行/普华永道在2015年的研究中所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亿万富翁对风险的理解不同于我们其他人。在他们看来,错失机遇或许是更大的风险。

7.《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三个成长阶段:依赖期到独立期,是把以“你”为核心转为以“我”为核心,做到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独立期到互赖期,是以“我”为核心变为以“我们”为核心,要做到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统效;最后要做到自我提升和完善,不断更新。

8.《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

有目的的练习:天真的练习是指单纯重复某件事,埋头苦干,很难获得进步。而有目的的练习目标明确,过程专注,有简单直接的反馈,走出舒适圈、有一定挑战,这也是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这样的长期练习才会取得进步,符合“一万小时定律”,最终使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9.《行动的勇气》本·伯南克

经济衰退时期的教训: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永恒意义的教训,中央银行的银行家和其他决策者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教训。首先,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货紧缩时期或者二者并存时期,应该采取强劲有力的货币政策,以期推动就业水平朝着充分就业的方向发展,并推动货币流通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其次,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保持金融稳定和正常的信贷流量。

10.《成为波伏瓦》柯克·帕特里克

波伏瓦的人生信念: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

11.《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炫耀性有闲:有闲阶级用炫耀性休闲的方式来证明自身,不仅自己不直接参与劳役性质的生产劳动,还拥有一批同样不直接从事生产、专门服侍自己的私人奴仆。而同一阶级的女性被当做是代理休闲的工具,她们不被允许从事任何有意义的工作,而只能通过无所事事、养尊处优的生活来证明家庭的高贵。由此证明他能承受巨大的金钱耗费,而骄人的财力不受影响。

12.《贪婪的多巴胺》丹尼尔·利伯曼

多巴胺控制回路:什么样的大脑回路强大到足以对抗多巴胺呢?答案是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对抗多巴胺。与欲望回路相反的回路可以被称为“多巴胺控制回路”……包含对立力量的系统更容易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汽车既有油门又有刹车,也是为什么大脑要使用相互对抗的回路。

13.《原则》瑞·达利欧

成功的途径(保持开明):1.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2.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3.逐步归纳永恒和普适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4.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的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14.《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

对待社会环境的态度:不管好坏,你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包括批判与改造。不过,我们仍应留意,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习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5.《心灵的面具》布莱克曼

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是大脑把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一个途径,心理防御机制是消除不愉快情感成分的心理操作。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情绪难题都是产生于问题的防御和情感的结合。借着对自己的病理性防御机制和感受的足够洞察,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们自己的不理性行为、症状和态度的含义和来源。

16.《圆圈正义》罗翔

法律本源:法律只是道德的载体,权力意志不能任意产生道德法则,道德在法律之上,法律及立法者的意志在道德之下。法律的超验权威不是人的理性所创造的,而是写在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中,写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本身应当有其超验的根源,因此立法者的意志并非最高意志,在其上至少还有道德的源头,政府并非最高道德权威的化身。

17.《稀缺》穆来纳森、沙菲尔

穷者愈穷,忙者愈忙: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18.《财务自由之路》博多·舍费尔

投资与投机:想要饲养金钱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投资者,而非一个投机者。储蓄并进行资本投入的人,还并不一定是一个投资者。我的教练曾经说过:“一位投资者会在买入的时候获得利润,而非在卖出的时候。”想要在卖出时获得收益的人,不是在投资,而是在投机。投机者的运气有好有坏。而且投机者对自己的投资和预测的影响非常有限。

19.《公正:何谓正当之为?》迈克尔·桑德尔

康德的道德观: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构成,而是由完成这一行为的意图构成。重要的是动机,而且这种动机必须是特定种类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因为一件事情是对的去做这件事,而并不是由于某些隐晦不明的动机去做它——康德将前者称为“义务的动机”,后者称为“倾向的动机”,认为只有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20.《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五何”原则:布劳恩公司的交流准则——你必须说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21.《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波西米亚式生活态度:关于缓解身份焦虑的方法,阿兰·德波顿给出了5种途径——培养哲学的理性思维、利用艺术进行升华、把握政治与社会的规律、信仰宗教获得超脱,最后就是学习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态度……资产阶级根据商业上的成功和公众声誉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而对波希米亚人而言,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能够体悟世界,能够以观察者或创作者的身份专注于感情的宝库:艺术。

22.《学会提问》布朗、基利

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在知识获取中更强调互动性,常常提出疑问,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淘金式思维自查:“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在我想到别人所说的话可能存在的问题时,有没有把它们记下来?我有没有评估别人说过的话?我有没有基于别人所说的合理内容来形成自己的结论?)

更多“一段话一本书”,可以关注「充电好书」栏目:

举报/反馈

什么值得买

23万获赞 7.1万粉丝
千万用户热爱的科学消费指南
北京值得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