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字摘自《陪孩子终身成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孩子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秘的。他不敢正面跟父母起冲突,但他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关注一件事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些父母选择了发飙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
用道德来评价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无法脱离人群、社会而独自生存,每个人只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就能与世界从容相处。第一种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第二种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与伴侣、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的投射。
“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父母盯着孩子,让孩子“忍辱负重”地写作业,起到的是反作用。孩子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来应付父母,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做题,而是“怎么能让我爸(我妈)别发飙”“怎么能让他(或她)别生气”。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很多孩子做作业做到晚上10点多,不是因为作业多,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孩子边玩边做。这样肯定慢,再加上旁边有个人一直在唠叨,就更分散他的注意力了。日积月累形成的模式,就是孩子以为做作业就是要有人盯,没人盯就什么也做不了。
太多暴富的家庭或者暴富的公司,很快就垮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自身与财富的关系并不融洽,缺乏长期持有财富的能力。
尤其是那些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打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轻松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