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出生后被认为有些先天不足、痴呆的婴儿呕心沥血地培养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神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史上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老卡尔·威特。
1800年7月,在德国一个叫作哈萨克勒洛赫的小村庄,一个孱弱的小生命哭叫着诞生了。
老来得子,本当欣喜若狂,可面对着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的儿子,孩子的父亲老威特却抑制不住地悲伤起来,很明显,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
面对着邻居们的议论和妻子的绝望,老威特渐渐镇定下来,在给堂弟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怎么会不爱他呢?我要用我以为正确的方法去爱他。我已经制订出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现在儿子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老威特在信中说到的他以为正确的方式,便是早期全能教育法。运用这套方法,老威特培养出了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的成才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后,老威特将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威特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老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教育孩子应先从提高母亲的素质做起;催逼会毁灭天才;当孩子智力的光芒刚
刚出现时,对他的教育就应该开始了。
在他看来,天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内心潜藏着的能力发挥到十成。他坚信著名教育家爱尔维修的观点: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把卡尔造就成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从小就享受真理的滋味,比任何一个儿童都幸福,是老威特的教育理想。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老威特制订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教育方法。
老威特说:“我只是想让卡尔能够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充满情趣,在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完美,相信也是所有妈妈对孩子的期望。
那么赶快行动起来吧,借鉴老威特的全能教育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的一生都充满快乐和幸福。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了解学习老威特独特的教育法:
第一,为了让卡尔全方面地发展,老威特不仅教给他很多“有用”的东西,也教给他很多在别人看来无用的东西。
比如老威特教会卡尔认识了池塘水中的倒影、阳光下的阴影,他还会很有兴趣地注视自己的手的影子,小手一翻一翻的,非常有乐趣。
这些可以帮助卡尔扩大视野,扩展联想的范围,形成更多的情感,因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
老威特对卡尔爱好的培养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首先从住宅开始做起。老威特在住宅的房间中,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和不协调的东西。墙上贴着使人心情舒畅的墙纸,并且在上面挂上经过精心挑选的有边框的画,还尽力在室内摆设很有情趣的器具,决不摆设任何不合身份的东西。
如果有人赠送的礼物和家具的陈设不谐调,老威特决不会摆出来。在衣着上,全家人都极为讲究,不仅是老威特自己,他也要求家人衣帽整齐,打扮得干净利索。
老威特在住宅的周围修上了雅致的花坛,栽上那些各色各样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卉。他从来不会种植那些没有情趣和不协调的花卉。
另外,老威特还培养卡尔的文学爱好。老威特从小就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到他能够自己阅读之时,老威特把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推荐给他。很小的时候,卡尔就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文学通,他几乎能背下所有的名诗,像荷马、维吉尔这样伟大诗人的作品,他都非常喜爱,并且很早就会写诗。
这正是老威特在教育方面的独创,他摒弃以功利为目的的教育却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拥有了很多在他人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荣耀”,原因就是非功利的教育更易调动孩子的兴趣,顺从他的自由本性发挥最大潜力,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第二,老威特认为教育之重要就在于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严格的,然而并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威特的父亲反对专制,他不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注重讲道理。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孩子的父母不一样,威特的父亲则努力弄清事实,避免错误地批评孩子。在斥责或禁止他做某事时,总是一一说明原因,使孩子先在思想上弄通。决不使孩子在挨了批评后仍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没有比父母弄错了事实而错误地批评孩子更糟糕的了。退一步讲,即使父母的斥责和阻止是正确的,如果不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好的。
老威特说,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那么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正误好坏了。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卡尔对他人说了些鲁莽的话,我并不马上斥责他,而是先立即给对方道歉:‘我的卡尔是在乡下长大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请您不要介意。’这时卡尔就已省悟到自己可能说了不合适的话,过后他一定会询问个中原因。等他问我时,我才向他说明:“刚才说的那些话从道理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也是那样认为的。但是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就不好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当你说了之后,他的脸都怔得发红了!人家只是因为喜欢你,又碍着爸爸的面子,所以才没有作声。但他一定很生气,后来他之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就是因为你说了那种话。’我这样对卡尔讲明道理,也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
为了让父母真正全面地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处,老威特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假设在我向卡尔提出批评以后,他继续反问:‘可是我说的是真的呀。’这时我就会进一步开导他:‘是的,你说的是真的。
但是他很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再说即使你说的话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非将它说出来不可。因为那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你没有发现别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吗?如果你认为那事只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再打个比方,大人指责孩子的缺点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缺点,说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即使这样,人们对你的缺点不是都装着不知道吗?如果你以为人们都不知道你的缺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已知道你的错误但都沉默不语,这是因为考虑你的面子,为了不使你丢脸而已。这样你就明白了人们对你的好意了吧。而你在发现别人的缺点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也应当这样。圣书上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在人面前,揭别人的短是很不好的。’”
听了上面的开导后,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是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且这种处世方法很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过早地世故。但老威特觉得父母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是怎样对卡尔作出解释的:“不,不能说谎。说谎就成了说谎的人,伪君子。你没有必要说谎,只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别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在别人面前宣扬,那么世界不就成了光是吵架的世界了吗?那我们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合乎人情。由于他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专制,所以没有蒙蔽孩子的理性,伤害孩子的判断力。当然老威特的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还得益于他对卡尔的语言潜能开发。由于卡尔语汇丰富,通达词义,故一点就透。
世间的一般孩子,由于语汇的限制,父母往往在实施这种合理的教育时就会碰钉子。因此,我们经常发现父母见到孩子在这种场合的表现后,就会当面训斥,有的还拳脚相加,还怪罪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但就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为了使孩子更加明辨事理,必须尽早教给孩子以丰富的语言知识。
第三,老威特的教育理念,是要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他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尽管他在书中没有着重写体育,但是卡尔从小就是一个健康,精神饱满的活泼少年,并且一生都是健康的。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卡尔的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天气晴朗时,老威特和妻子把卡尔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并且,老威特非常注意让卡尔的身体能自由自在地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以免把嘴和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浴,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自由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哪怕这种束缚看起来很舒适。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威特夫妇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比如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做悬垂运动。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这不可以勉强地做,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孩子抓住父母的手指,由于婴儿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活动得相当有力,这可以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条件。
老威特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愿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卡尔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卡尔1岁时起,老威特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卡尔吃完食物后,也让他刷牙,并且从小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
老威特把卡尔是否能自由自在地活动看得非常重要,有一次甚至还为此而发脾气。
有一次,老威特和妻子去教堂做弥撒,家中只有女佣和卡尔。女佣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总是很细心地照顾卡尔。可是,当老威特和妻子回到家时,发现卡尔被严严实实地裹在被子里,满脸通红,“哇哇”大哭着,于是,老威特不顾他们的阻拦,揭开了包裹在卡尔身上的被褥,仍然让他在床上自由自在地活动,只是又往壁炉里加了一些柴火,这时,卡尔不再哭了,他显得非常高兴,非常满意。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老威特很注重为卡尔营造良好的氛围,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人们常常以为,健身是成人的事情,襁褓中的婴儿还太小,他们连爬都不会,怎么能锻炼他们的体能。还有人认为婴儿骨骼脆弱,容易受伤。因此也不适合进行体能训练,如果进行锻炼,对他们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好处。而老威特却不这么认为,他相信“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对卡尔进行体能训练,为其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是卡尔·威特教育法的目的,这也是老威特的教育理想。他认为世上天才不多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以至于孩子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能尽早地挖掘潜能,并引导孩子发挥出这种潜能,这样就能培养出伟大的天才了。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变化。在老威特看来,儿童潜能是递减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为后人熟知的著名的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他认为如果一棵树以正常状态生长,它能够长30米高,那么这棵树就具有可以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一个孩子要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成长,可以成长为一个智商高达100分的人,因此我们就认为这个孩子具有100分的高智商。具有这种智商的人就是天才,而这种天赋是人人内心都潜藏着的,因此只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就可以让他成为天才。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某种智力发展的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
老威特指出,任何动物的潜能都有各自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倘若不让它在发达期得到发展,那么以后也很难发展了。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杜绝这种递减。而且由于这种递减是因为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枯死所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的最佳发展时机是在婴幼儿期,即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我们说,这个时期是天才核裂变的时期。
第五,为了把卡尔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老威特尽自己所有的可能培养卡尔的好习惯,老威特坚信:一个孩子的精力若不用到有益的方向,就会成为破坏的力量,而只要养成了勤恳的习惯,恶魔便无机可乘了。
但是,在提倡陶冶孩子品行的同时,老威特也认为,如果一个人心底只有善良,只有同情心,那么这种善良的泛滥就很可能淹没他对是非的辨析能力。也可能让人变得懦弱可欺,甚至在无力维护善良的情况下最终走向善良的反面。所以,真正品格教育的核心绝不是让孩子去无休止,不加辨别地奉献,而是在教孩子学会善良,更应让他们学会去维护善良。
小卡尔最终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与老威特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老威特在教育卡尔的时候,不是只让他记住一系列的规范,因为简单的背诵不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而是在平常生活的言行中去让他体会真正的爱心、真正的善良。
他告诉卡尔,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高尚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高尚的人能克制自己,能够减轻他的痛苦,能替他人分忧。
这样,卡尔很小就懂得,做一个高尚的人比那种单纯是学识渊博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为了使卡尔培养善良的品德,他母亲给他绘制了品德表,一周一张,内容有: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诚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如果卡尔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则贴上一颗黑星。每个星期六数一下,若金星多的话,下周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鲜果、点心等,如果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奖品了。
卡尔的母亲就是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地培养卡尔的善行,并教会他做人的道理。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爱心,同情心及责任心,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学习老威特的方法。
老威特不仅告诉卡尔:帮助别人是爱心的表现,是来自千万人心底里的善良,善良是人掌握在手中的最有力的工具,它具有无穷的力量,而且常常带卡尔接触大自然,他认为这能使孩子的心地善良,因为自古以来与大自然感情融洽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宽厚的人。
而且,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壮,还会让孩子的精神也旺盛起来。城市里的孩子多因远离大自然,很少呼吸新鲜空气而心情不佳或性格乖张。有鉴于此,老威特就带卡尔到森林中去玩。他在森林中教给卡尔诗人们歌颂自然的诗。在晴朗的天气中,呼吸着新鲜空气,立足于肃静的天地朗诵古人的诗,是非常愉快的。
凡与卡尔相识的人都夸他“像天使般纯洁”。他是个非常虔诚的富于情感、温和可亲的孩子,他从未与人争吵过。对待自然,不要说动物,就是一朵野花,也舍不得乱摘。这正是老威特精心而得法地对他进行教育的结果。
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不仅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天才,还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语言学教授斯托夫人。他们在研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以后深有感悟,开始借助书中的方法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训练孩子。结果,小塞德兹11岁就考入哈佛大学,斯托夫人的女儿维尼夫雷特3岁就会写诗歌和散文,5岁就已经在报刊上刊登文章了。而在200年后的中国,著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种教育方法的启迪和指导下,将女儿培养成为出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