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古以来便广为名家所推崇。一本好书对人内心的激荡,灵魂的洗涤,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令人振奋,发人深思。三国时吕蒙在孙权劝学后有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的典故,从此一介莽夫手不释卷,最终成为吴国大将,文武双全,屡立奇功。可见看书能够改变人生,小到使人有所感悟而对当前的抉择产生影响,大到指引人生方向,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阅读疗法,简单说就是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观点的共鸣和碰撞,达到激荡心神、净化心灵的功效,而将其用于心理疗愈、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学方法。阅读疗法就是“以书当药”。阅读是获得资讯和扩大认知的行为,不管你阅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或是古人观看一块甲骨文一根竹简文,都可以是阅读。阅读疗法以隐形的、弥散的或缄默的形态嵌入我们的阅读过程而发挥作用。

阅读疗法最早的实践是在古埃及伊斯兰教统治时期,在开罗的医院会为所有的病人提供一项服务,那就是请阿訇来为病人念《古兰经》。在中国,明末清初文学理论家李渔认为,文学的功用是“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妙解连环”。“接引顽痴”“妙解连环”也可以视为阅读疗法的治疗原则。

近年来,在美国一些州,法官们尝试让犯了轻罪的罪犯和初犯加入读书讨论会,而不是判刑入狱。一项研究发现,美国犯人的平均再次犯罪率是45%,而参加过这个阅读改变人生替代惩罚项目的犯人,再次犯罪率是18.7%。可见其对心灵的疗愈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阅读疗法的原理主要是共鸣、净化、领悟,就是先有引发读者共鸣之书,读者通过学习、讨论等过程,实现心灵净化,心态平衡,继而加深理解,领悟真谛,根除困扰。通过书对读者的认知与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阅读疗法应用范围广泛,老少皆宜。在焦虑症、抑郁症、饮食失调、失眠、恐慌症、性功能障碍、酒精上瘾症、口吃、孤独症、躯体化障碍和疾病焦虑症等方面,阅读疗法均能为应用者行为和情绪带来正向变化。

而另外一项基于大量数据的研究结论揭示了阅读与长寿的关系:(1)坚持长期读书有益于生存;(2)读书提升了老年人的生存优势;(3)阅读书籍比阅读报刊更有益于生存;(4)读书有助于生存的原因是读书提高了认知水平;(5)无论性别、财富、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书籍对老年人都具有保护性;(6)与不读书的人相比,阅读者的死亡率降低20%;(7)每周读书超过3.5小时的人,比不读书的人多活2年。如此看来,想要长寿的话就多读书吧。

但是,总的来说,在整个心理治疗理论中,阅读疗法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领域。现在国外很多医院里有自建的图书馆,医护人员会系统地使用阅读疗法,为一些康复中的病人提供服务——组织大家一起来读一些相关的图书,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书,也有生理疾病方面的书,这是目前阅读疗法使用最多的地方。

阅读疗法目前仍处于图书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地带,主要是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山东泰安的泰山医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阅读疗法研究室。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尝试运用阅读疗法已有10年,根据在学生中实施多年的阅读疗法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滚动推出了一批针对不同心理困扰、反馈较好的书单,被称为“验方”。

高校的阅读疗法实践者主要是图书管理员,他们一般会为有心理健康问题或者希望成长的学生开一些“书方”。图书馆管理员在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接受的培训和实践都比较少,他们对书更了解,所以多以开“书方”的方式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阅读疗法是一种非常实惠便捷的心理疗法,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籍都很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但是有一个问题应该被引起重视,那就是阅读疗法特别是个体性的阅读疗法也是有风险的。有的书可能适用于大部分人,但会给个别读者带来不适或副作用,比如有的读者与作者有相同的创伤经历,在读者还未做好心理准备而阅读时,创伤经历被从隐藏的潜意识里拖拽出来,从而造成二次伤害。或者是当读到一些我们无法接受但潜意识里认同的书,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可能导致自我无处安放,从而导致社会功能的紊乱。因此无论是图书馆推荐给读者阅读,还是读者自选阅读,若发现对自身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就应及时停止阅读或换书阅读。

想要达到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提升,自我觉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俗来讲,只有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我们才会试图去解决它,从而达到心灵的成长。而想要有效地自我觉察就需要一些必要的提示,一本好书便起到一种引领提示的作用。

一方面,书提供了一个心理成长活动的结构。就好像贯穿一篇文章的一条明线,它为文章提供逻辑和形式上的依据,让这篇文章能够在起承转合中得到完整的表达,书作为心理成长活动结构的一部分,让心理成长活动在逻辑和形式上得以继续。另一方面,一本好书就犹如鱼钩上的饵,诱发出我们心灵深处未曾察觉的问题,继而为我们进行深度觉察作引。可见,书的引领作用在心理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阅读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是一种仪式。仪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阅读也是一种仪式,在读书的时候,首先需要打开书本,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心浮气躁的情况下是看不进去书的,通过阅读,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地调整呼吸,放松心情。读书的过程也是调整身心的过程。

第二,共鸣可以宣泄情绪。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与书中的情节产生共鸣时,就会跟随书中人物或喜或悲,可能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又会因为人物的经历而痛哭流涕,进而宣泄出自己内心压抑的情绪。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情绪也是同样的道理,积压久了得不到释放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情,可以起到宣泄释放情绪的目的。

第三,阅读可以调整认知。在心理学当中有个认知疗法流派,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解决心理问题。当人的认知过于偏激、执拗、钻牛角尖,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情况。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调整认知的作用,起到疗愈心理问题的作用。

第四,语言可以沟通潜意识。NLP技术也叫神经程序语言学,语言是沟通潜意识的媒介,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正知正念会影响潜意识,使其走向积极正面,不知不觉中调整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阅读的作用若运用得当将会最大化地发挥价值,推动心理成长的成功。一本好书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相当于一位卓越的心理咨询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曹聘 文彩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9期

举报/反馈

金融书苑

271获赞 160粉丝
扎根金融沃土、突出金融品牌、出版精品书刊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