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参天,江水回环的篁岭村是徽州一把展开的折叠水墨扇,从高处俯视,这把看似淡雅的水墨扇却点缀着斑斓色彩:火红的、金黄的、青绿的、深紫的……像是一道道彩色的玉带,映衬着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使其别有一番风味。
从近处细看,这些斑斓色彩实际上是篁岭村最有特色的民俗——“晒秋”,这里的“秋”不仅仅指的是秋天,它还有民间所赋予的收获的意思。篁岭村的“晒秋”基本每个季节都有:春晒茶叶、蕨菜、水笋;夏晒茄子、南瓜、豆角;秋晒黄豆、稻谷、辣椒。可谓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不断地晾晒,去除食物中的水分,减少霉变的几率,延长存储的时间。虽然在徽州其他地方也有晾晒种植作物的习惯,但其他村民将收获的农作物放在专门用于晾晒的空地,而篁岭村的“晒秋”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放置在屋顶上晾晒的,在黛瓦上放置直径一米多的竹匾作为晒盘,以木杆作为晒架,将收获的各种作物,铺展在房前屋后,这种独特的“晒秋”风俗让篁岭村在婺源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落中独树一帜。
为何篁岭村会产生这种独特的“晒秋”风俗呢?实际上,世代沿袭的“晒秋”与篁岭村的地理因素、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处于丘陵地区,山多地少,古代徽州村落的男子因无地可以种,到了十三、四岁就会外出当学徒,学不成就不能回家。而篁岭村地处山间盆地区域,可供耕种的田地更是少得可怜,人均都不够分,又怎会专门开辟一块空地去晾晒作物呢!
不过,篁岭村坐落在山间,它被正南方与东北方分别被石耳山、石门山包裹其中,四周山岭更是阻挡了来自各个方向的风,这就让晾晒在屋顶上的农作物不易被风吹走,扇形布局也进一步扩大了晒秋空间范围,在屋顶上晾晒还能够最大化的利用阳光,晾晒所需要的巨大竹匾与木杆则取材于环绕着篁岭村野蛮生长的竹林与高大乔木。这是篁岭村民的特殊智慧。
篁岭村所处的山体原本是大山间盆地中的一个丘陵,在千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影响下,山顶最外层的角岩被风化,内部的石英闪长岩露出地表,但是石英闪长岩比周边的角岩抗风化能力弱,很容易随着风力和流水收到侵蚀,因而逐渐形成了篁岭村的小盆地结构,篁岭村先民考察到此地的地基不稳,在周围种植主根系不发达但侧根系发达的竹子,竹子属于须根系植物,竹根能够在地下横向生长,具有极强的覆盖性保护作用,其庞大的地下根网便成为了稳固上层第一道防线,同时,在篁岭村周边,生长着高大的乔木,这些侧根系发达的植物的根在地下呈网状铺开,特别有利于坡地土层的保护,它将村庄与大地“编织”在一起,而茂密的竹林与树木又为村民制作晾晒作物的木杆、竹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由此使得篁岭村的色彩在山环水绕构建的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中更富灵动。“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