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家庭抗逆力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发力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的一种能力。家庭抗逆力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家庭凝聚力、家庭信念、家庭社会支持、家庭问题解决能力这几个维度,从家庭经济来看,良好的家庭经济有助于促进初中的学校适应性,有助于他们进行情绪管理,处理人际关系。但也有研究呈反向结果,如方咪、李辉与宋娜提出家庭经济较富裕的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交流,而更加孤独,相比家庭普通和贫困的学生来说,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这两种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家庭凝聚力来看,刘雨研究发现,亲子分离,家庭凝聚力较弱,会产生消极家庭氛围,从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情绪智力。Burr研究发现当面对压力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越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越强,更容易应对挫折。从家庭信念来看,父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孩子强化政治意识,防止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问题。从家庭社会支持来看,安龙与陈小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从而间接影响学校适应性,家人、朋友以及其他重要他人的支持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家庭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管理情绪。

从家庭问题解决能力来看,家庭的抗压能力越强,越容易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家庭功能越好,从而青少年的智力水平越高,可以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总之,家庭抗逆力与情绪智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家庭抗逆力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但是针对两者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抗逆力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学校因素与情绪智力学校是青少年除了家庭之外,身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无论是同学还是教师或者学校的环境,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与学生的情绪智力之间有一定关系,众多学者对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学校适应方面进行了研究,孙宇与徐敏通过调查发现,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力,两两成正相关,情绪智力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力越好,同时更懂得如何跟老师同学相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井井有条。

张文娟与程玉洁等重点研究了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结果表明,较高的情绪智力可以帮助个体与老师和谐相处。对于初中生来说,所处的环境除了家庭就是学校,学校的氛围、学校的设施、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方式等等都是影响初中生成长的因素,吴春琼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学校给予学生的情感支持越多,越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情绪并乐观面对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更加耐心,多给予关心和鼓励,会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加正向的情绪适应学校的生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可以形成支持性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增加学习兴趣。

青少年阶段,更希望获得认可,教师的认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如果教师在课堂出现负面情绪,如生气、抱怨、发怒等,不仅造成课堂压力,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学习效果,长期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教师的情绪控制,有助于教师以积极向上的一面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教师的生命素养不仅仅单纯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可能还会影响教学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思路以及影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营造,教师生命素养时一个值得研究的因素。因此本文通过测量教师生命素养,不仅仅只关注教师的素质,更是将教师各个方面与学生的情绪智力建立联系,极少有学者针对学校的教师生命素质与初中生的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同伴因素与情绪智力。同伴是儿童、青少年乃至其他人生阶段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化情境,很多时候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影响孩子的同辈群体而间接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同伴关系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人三观的形成,同时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和文化素养也会产生影响,从生理方面来看,同伴的支持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如代俊与陈瀚研究发现,同伴支持,有助于个体参与集体活动,加强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从心理层次来说,同伴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江洋、李昂扬与聂家昕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结论,个人的同伴依恋质量越高,学生和同伴联系越密切,更加坚信自己值得被爱,也更易靠近他人,抑郁风险较小,生活满意度较高,心理更为健康。陆芳通过研究发现,一般儿童会受到父母全方位呵护,而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严重缺爱,较为消极,所以对他们来说,同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部分情感寄托,以弥补在亲人那里缺失的爱,学者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恐惧与同伴接触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安全感,而很容易接纳同伴的青少年往往内心更积极和阳光,说明同伴直接影响个体的安全感。

从社会方面来看,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同伴的支持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帮助青少年在与人相处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消除自卑,收获快乐,同时可以不断增加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另外有学者发现,同伴关系不仅仅会给青少年带来正向的帮助,也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产生行为偏差,例如,刘江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与不良少年接触的青少年,十分容易进行模仿进而产生偏差行为,可能会产生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反的认知,青少年自身产生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增大。同辈群体如同家庭一样,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青少年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需求。

王慧敏的相关研究表明同伴是个人生活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获得同伴的关心和支持,可以用温暖填补内在的空缺,减少个人的悲观情绪,克服孤独,男性和女性的同伴关系对于各自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由于女性的细腻心思,女生因人际关系而产生苦恼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高于男生。马龙则认为,同伴的接受度可以影响个人的言行,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受到同辈群体欢迎的人,往往比较阳光和自信,极少数呈现孤独、自卑和敏感,同时也会减少不良行为之类问题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儿童、青少年抑或是成年人,同伴的作用不可缺少,青少年是建立一生中友谊的关键时期,陈庆平、武朵朵与闫捷研究发现,高中生他们的情绪智力水平与同伴关系亲密程度呈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情绪智力水平更易获得较高的幸福指数。

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等。甘强和苏虹通过应用spss分析发现,同伴依恋关系也会影响到情绪管理,在安全型同伴依恋关系下,会有更多的机会向同伴倾诉情绪从而有利于学会管理情绪。所以本文分别从质与量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同伴支持与同伴互动频率对初中生情绪智力会产生各种影响。无论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还是同伴因素都会对初中生的情绪智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就家庭因素而言,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榜样作用等等都是影响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因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卢家楣等人也同意这样的观点,不良的家庭氛围不利于情绪智力的培养。家庭抗逆力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家庭凝聚力、家庭信念、家庭社会支持、家庭问题解决能力这几个维度,学者研究发现各个维度都会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就学校因素而言,吴春琼研究发现教师较多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

结语

赵宇飞和熊金美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素质、教师的情绪都会带动学生的情绪。就同伴因素而言,陈庆平、武朵朵与闫捷研究发现,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与同伴关系亲密程度呈正相关,甘强与苏虹发现同伴依恋与情绪管理也有一定关系,在安全型同伴依恋关系下,学生更善于学习情绪管理。

举报/反馈

猫里奥心理学

96.6万获赞 11.5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