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的调节作用:大学生情绪智力、自尊和社交焦虑的性别差异。在性别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男女性大学生在情绪智力的总体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且女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高于男性大学生。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部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因素,社会对男女性存在不同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对男性和女性采用不同培养方式。
另外男女性性格特质、能力素质水平也不同,和男性相比,女性在个性方面要更加细心、敏感,她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更加敏感,女性思维方式感性成分更多,同理心也更强,能够很好的照顾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女性在遇到压力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常常会采用与人分享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缓解负面情绪;而男性不擅长对自身感受得直接表达,经常选择压抑情绪的方式应对,也有的会选择比较叛逆的行为方式来宣泄自身情绪,最终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对而言,女性的心理发育水平会比同龄男性更加成熟,遇到事情考虑的也要比男性事更加全面,而男性在遇到困难时会用更加简单直接的方法处理,很少采用迂回策略,因此表现出在情绪智力水平上的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维度上没有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男女性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差别不大。这与钱铭怡等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国外的研究者研究结果也发现自尊在性别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男女差异。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些说法认为社会文化有可能是其中一种原因,在传统社会文化的观点中,男女性优势和擅长从事的行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在不同方面对男女性的要求不同,这种各个方面不同的要求在整体维度上看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平衡。男性在社会上拥有更多可以获取自尊的机会,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会发生自尊受损的情况,而对于女性,社会文化赋予她们获得自尊的机会相对较少,社会活动领域也受到限制,但这些限制也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和责任也较小。
从这个角度看来使得男女性在自尊上会有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可能导致了无差异的结果。另外,刘锋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男女性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就使得男女性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提升自己,而知识可以让男女大学生获得平等的尊严。对知识获得的公平,可以使男女都可以凭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为男女大学生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权利,也提升了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机会平等,这些也可能会导致男女性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呈现岀显著差异,这与孙荣光的研究结果相同,说明男性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女性大学生基本一致。出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的观念和认知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就被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步取代,现代社会对给男女性提供了同等的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职场中对男女性大学生的求职门槛也是同样的,接受的培训晋升机会也是以能力优先,以往男性在职场中的性别优势也在逐步降低。另外在学校男女大学生拥有这同样的学习资源和社交机会,男女大学生可以凭借自身能力去获取知识和参与社交活动。无论是学校学习还是社会求职对男女性提供的机会都在趋同,这些都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性别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自尊之间的调节效应。本文发现自尊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社交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再此基础之上,检验性别变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在情绪智力和自尊之间存在调节效应,在自尊和社交焦虑、情绪智力和社交焦虑之间不存在调节效应,说明同等情绪智力水平的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所具有的自尊水平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受情绪智力的影响更大。
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同等程度情绪智力水平的男女大学生会具有不同水平的自尊,男性大学生的自尊更容易受到情绪智力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也可能是男女性大学生对成功、幸福感等的定义不同,在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各个维度赋予不同的重要程度。在大众看法里,男性在事业上取得较高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来说女性在这方面面临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可以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学业和个人爱好上,而大学男生在大学期间便会很注重社交技能、复杂问题处理能力、领导能力等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另外,也有可能是男女性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同,所以他人同样的反馈,对男女性大学生来说内心获得的喜悦和自信程度都是不同的,而这些也导致了男女大学生不同的自尊水平。这也提示我们要关注男女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面对具有比较严重焦虑情绪的大学生,在考虑通过提升自尊水平来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的时候,要注意男女性不同的
性格特点,更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建议:大学生正处于校园生活转向职场生活的阶段,大学生需要为毕业以后做准备,在逐步适应社会化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遭遇措施或者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处理不好很可能会产生社交焦虑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又会引发一些回避、退缩等行为,会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和人格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缓解过高的焦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自尊之间呈正相关,和社交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并且自尊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社交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这提示我们可以采取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方法来提升大学生的自尊,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降低。通过增强大学生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知觉的和评估能、利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社交活动中的各种事件,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感,自尊就会提高,面对社交情境就更不易出现焦虑情绪。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研究发现自尊作为单一自变量和中介变量的时候,都和社交焦虑之间呈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以,缓解社交焦虑可以考虑从提升自尊水平的角度入手,帮助大学生的拥有一个高水平的自尊,把社交焦虑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之下。自尊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探索和评价自我,增强自尊意识,客观评价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客观评价社交活动中他人给予的反馈,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尊水平,要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同时引导大学生学会更加客观的对自己作评价,从更理性公正的角度看待自己;另外教导大学生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总盯着自己的不足,在自己的优势上取得成就更容易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提升自尊,降低社交焦虑水平。(三)提升大学生的社交技能大学生在社交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必要的社交技能欠缺,也会导致获得比较负面的反馈,不利于大学生培养自信心。适当教授一些社交技能,可以帮助大学生很好的适应社交活动,获得更多正面反馈,提升自我评价,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结论:(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都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都没有显著差异;(4)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和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5)大学生自尊在情绪智力和社交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3%;(6)性别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自尊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相比女性,男性的自尊水平更容易受到情绪智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