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微风和煦轻柔。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与山脚下的清脆鸟鸣,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西译”)的学子们以朗朗晨读开启了充实的一天。
西安翻译学院学生在广场晨读。 本文图片均由校方提供坐落于秦岭北麓、终南山畔的西安翻译学院风景秀丽、鸟语花香。三十五年前,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事业拓荒者——丁祖诒,靠租赁一间教室和办公室开始了创“东方哈佛”的漫漫育人之路。办学之初,丁祖诒确立了“取之于学,用之于学”的指导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第二希望工程”的办学理念,坚持非营利公益性办学原则,并注重培养“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树立“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教学体系。在丁祖诒的女儿、现任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看来,父亲提出的这一系列开创性教育理念,在西译甚至整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安翻译学院创校者丁祖诒。继往开来,2012年,丁晶接过西译大旗,追随父亲的脚步,坚持做“西译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办学不图任何回报,只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道路,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2022年10月初,丁晶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西译最初是为了帮助高考落榜生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随着高考制度的完善和民办高校的发展,特别是西译生源的改变,这种理念也在不断发展,但帮助学生圆梦、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等初衷和本质不会改变。
这样的初心具化成一桩桩细致举措,温暖了西译学子。2020年,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高校陆续复学复课之际,丁晶做出“对全体学生减免三个月住宿费”,“复学后全员免费进行核酸检测”的重大决定,使西译一度成为众多学生心中“别人家的学校”。
在丁晶的带领下,如今,西译已发展成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特色鲜明的民办大学。2022年4月,中国权威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单,西安翻译学院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位居陕西民办高校榜首。
面对成绩,西安翻译学院校长崔智林表示,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正经历着革命性变化,西译在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以及省内同类高校的追赶,西译将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步伐,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崔智林说道。
坐落于秦岭北麓、终南山畔的西安翻译学院校园风光优美。2022年10月18日,西译迎来35周年校庆。回顾往昔,西译是民办教育的“拓荒者”,引领陕西民办高校乃至全国民办高校的纵深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西译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精神,进一步探索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西译模式”,为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添砖加瓦,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西译贡献”。民办高等教育的“破冰人”
回顾丁祖诒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也是西安翻译学院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很难想象,这所占地近两千亩的校园,创建之初仅有一间租赁教室和办公室。
时光倒回1985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年46岁的丁祖诒辞去西安石油学院(现西安石油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的职位,依靠省吃俭用攒下的500元,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的前身——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
1987年西安翻译培训学院建立。从此,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在中国西部的土地上默默发芽、结果,擎起了陕西乃至中国现代民办高教大旗,实现了零的突破。两年后的1987年,经陕西省教委批准,西安翻译培训学院正式成立,主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自学助考教育。
“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自办学之日起,丁祖诒就表示,西译将坚持走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道路,并创造性地提出“第二希望工程”的理念,为众多高考落榜生带来继续求学深造的福音。
丁晶说,“父亲认为,救助贫困孩子上学是希望工程,落榜生继续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技术人才,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考落榜生就犹如烧到七八十度的水,再添一把柴,他们的人生就能升华。”
这样的办学理念,让当时众多学生确定了新的人生方向。如今担任西安一家企业高管的赵中南就是其中一位。
“这是一艘满载希望的方舟”,赵中南如此形容他眼中的西译,“来到西译,是带着希望来的,带着对学业的希望,对事业的希望,对人生的希望。”
创校之初,丁祖诒和教职工肩扛手挑,亲自上阵建设校园。创校八年后的1993年,民办教育迎来了“春天”。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这一时期,丁祖诒带领西译,率先摆脱了民办学校依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方式,筹资购买了自有校舍。同时,丁祖诒打破传统的单一型教学模式,提出“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教育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又增加了“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模式,最终形成培养双专业复合实用型高级人才的“丁氏教育模式”。
1993年西安翻译学院率先摆脱民办学校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格局,拥有70万平米自有校舍,并首创在全国范围招生的先河。赵中南回忆到,当时在西译学习的技能,对他如今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当时学习了C语言,并且顺利通过了全国计算机考试,这对我之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大数据开发、云计算、客户管理系统等方面,我对底层的架构和逻辑都十分清晰。”赵中南说。
随后的几年里,西译“大步前进”。1996年,西安翻译学院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万人民办高校;1998年,其招生数量突破1万,成就了“一年招一个大学”的神话。
2000年,西安翻译培训学院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西安翻译学院,并纳入统招招生计划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00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安翻译学院,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丁祖诒为做强翻译学科,大胆提出“西译敢死队项目”。之所以称为“敢死队”,是因为当时西译的翻译专业大多以通过自考、考取国家认定的文凭为目标。而“敢死队”则以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自愿放弃考取国家统一文凭,培养翻译领域的专业人才。实践证明,在这一构想下,西译的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突破性发展,“敢死队”被世界名校或知名企业抢录一空。
2005年,西安翻译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于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西译打破了民办高校“来者不拒”的招生格局,实施“优质生源战略”,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1998年,“西译”新年茶话会召开。“办教育,心中首先要装着学生”丁祖诒以卓越的胆识和气魄,开创了民办高等教育跨域式发展的新模式。对待自己的学生,丁祖诒同样尽心尽力。
“办教育,心中首先要装着学生。” 丁晶表示,父亲曾对她说,教育从业人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教职工,不仅要将学生所需的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还要像慈母一样关怀爱护他们,把他们打造成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记者了解到,办学治学的25年里,每逢中秋元旦等传统佳节,丁祖诒都会陪学生们一起过节,给学生唱歌、发月饼,并坚持每天检查食堂、教学楼。在校园里,学生们经常会看到校长事无巨细的关心、处理大大小小的校务。办学初期,丁祖诒亲自编写教材、给学生上课。随着学校规模逐步扩大,丁祖诒很少再有精力和时间亲自给学生上课,但他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情况,他会亲自找学生谈话,教育引导学生好好学习。他还经常利用早读、晚自习巡查的机会,检查学生朗读英语时的发音和作业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上的错误。
将学生放在首位,解决学生之所需、所困也一直是丁祖诒治学的重要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交通不便,校外的“黑中巴”是影响西译师生出行安全的一大顽疾。强行拉客、超载超速、高价售票,还曾发生过数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丁祖诒与“黑中巴”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亲自带着学校老师在街道上检查规范,引导学生安全出行。最终,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黑中巴”被取缔,当地政府为学校开通了直达市区的公交车。
丁祖诒带领教师在学校外的街道上“查黑车”。在西译发展史上,丁祖诒关心关爱学生的例子数不胜数。西安每年的供暖时间是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由于西译的地理位置特殊,平均气温通常比市区低2至3度,尽管夏季凉爽,但西译的“冬天”也相对来的更早一些。因此,每逢冬季,丁祖诒会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供暖,确保学生不受冻。供暖期间,他还会亲自到教室和学生宿舍,摸摸暖气包,看看热不热。1999级学生郝媛回忆说,作为母校发展初期的一代学生,她经历、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老院长对我们这一代学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可以说事无巨细地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会用小纸条的方式解决回答学生的诉求,很平易近人。”
丁晶给学生们发月饼,陪学生们过佳节。新老交替,在继承中创新2012年,是西安翻译学院新老交替的一年。这一年,丁祖诒积劳成疾,在西安因病逝世。丁晶成为西安翻译学院新任“掌门人”,接替完成父亲的夙愿。
接棒学校管理后,丁晶继承了父亲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与此同时,丁晶开始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着手推进各项制度创新与改革。
不破则不立。丁晶深知,要突破民办学校长期以来治理结构上的桎梏,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便是去除“家族化治校”的顽疾。
丁晶做新入职教师培训,培养新一代四有好老师。她表示,要让学校有更远大的发展,有更规范的管理,便要在西译构建出一套适合学校校情,能激发学校发展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2016年,丁晶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家族传统化,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使学校能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重大突破。
从那时起,西安翻译学院开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构建董事会决策、校务会执行、党委会政治保障和监事会监督的“四会”领导体制。实施由举办者拥有法人财产权和监督权,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校务会独立行使办学管理权,校党委实施监督保障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
至此,学校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截然分开,相互制衡,既边界明晰又授权得当、监督到位。
丁晶为学生颁发学位证书。丁晶以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带领西译走上了创建具有特色的一流民办大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之路。2014年,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评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评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多项荣誉。
今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度“教育世家”评选结果,丁晶家庭光荣上榜。
丁晶身体力行地推动“高尚教育”落地生根,关注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公开报道显示,丁晶家族世代重学施教,讲求晴耕雨读、造福乡邻。其祖父丁承纲“倾心血造福桑梓、醉桃李辛勤耕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投身家乡教育事业。其父亲丁祖诒以“创东方哈佛”为宏愿,以探索民学发展之路为己任,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为学校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丁晶自90年代起追随父亲投身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自2012年继任学校董事长以来,她领导西安翻译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实施高质量发展。作为继往开来的奋斗者,丁晶牢记职责使命,在她的带领下,西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新时期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
也是在2016年,学校人事管理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树立鲜明的“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和“有为方有位”的用人导向,不惜一切代价,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高层次高水平管理者。同时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有创新思维、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好的大学,需要一支业务过硬、勇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丁晶说,只有吸纳更多的人才,西译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只有经过一番适合校情的优化,才能支撑学校更高的发展。
西译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强烈而迫切,拥抱人才的姿态则更加开放和真诚。记者了解到,西译全面实施“引进+培养+资助”并重的集聚人才工作方略,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设立了“终南学者”“首席教授”,大力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等,在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人才目标责任考核上形成了联动体系,形成了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已在西译任职24年的教授李鲜花目前担任英文学院的副院长,她表示,学校对于教师群体的提升十分注重,并且尽最大努力为老师争取进修机会。
“我从西译毕业后,学校领导支持我去考研,还给我报销了一万元的学费,此后又给我机会前往浙江大学进修。在个人的学历提升后,在校工资也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李鲜花说。
崔智林则介绍,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大力推行中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近年来,已经先后派出54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访学,现有100余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
西安翻译学院的教师进行科研探讨。让李鲜花感到特别温暖的是,学校除了为老师提供发展平台,日常生活中还安排了教工食堂、住宿公寓等,逢年过节会准备礼物送给老师,还会提供相应的补助。全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则以学生为本。
近几年,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工作硕果累累。2019年,西安翻译学院的翻译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校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此,该校已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西译还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省级教改项目33项。
有了一流的专业和一流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打造一流的课程。
西译在数字化建设上下足功夫,将三分之一的教室改造成了智慧教室。例如在外语类专业方面,分别建设有日语、汉语等文化体验馆,让学生在感受各国文化氛围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
西安翻译学院的智慧教室。除此之外,西译建立了学前教育体验中心,采购最前沿的实训设备。另外,还建立了医学类护理类实践等多个教学中心,以及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国政馆、校史馆等等。在软件方面,学校先后成立了陕西终南学社、陕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研究机构,构建了“一核心、两平台、三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西译还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先后有百余名师生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生,有上千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多名学生带薪实习。
课堂上师生积极互动。为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西译共成立了五十余家学生社团,包括记者团、足球社、篮球社、高尔夫社、学生会等。就读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王若彤谈起参加社团的经历感触颇深。她大一时加入了记者团,经常会收到学长学姐的礼物,整个社团的氛围融洽,除了在工作上的合作外,还有很多学习上的交流和帮助。“参加社团让我自信了很多,同时也遇到了更多优秀的人,我不断地向他们看齐,提升自己。”
遵循天性但又不完全囿于自然,西译以注重学风建设闻名,采取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构筑了护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坚固堡垒,更是拥有“要学习到西译”的美誉。在这种育人模式的熏陶下,从西译走出去的毕业生,一直享有良好的口碑,也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然而,因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等也受到限制。
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尊严体面地进入社会,是我校对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崔智林表示。西译与3000余家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合作,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职业兴趣精准匹配。每年百余场次“线上+线下”大中型招聘会、不定期的专场招聘会,以及推送海量的就业信息,多措并举为学生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会给我们提供和联系实习单位,老师也会给我们推荐个性化的实习单位。”明年即将毕业的王若彤说。据西译校方统计,2021届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1.69%,2022届则约为85%。
展望未来:创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35年立德树人,从西译走出去的20余万校友扎根祖国各地、服务四面八方。
多年来,西译还积极发挥高校优势,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在“两联一包”“双百工程”扶贫工作中,西译指导开展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建立电商扶贫体验馆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500余万,并在子洲瓜园则湾乡草湾村投入15万元建立了“译助幸福苑”,解决鳏寡孤独老人吃饭问题,使被帮扶的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十五年筚路蓝缕,三十五载弦歌不辍,西译从“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崔智林表示,西译能有今天的成就,其实“挑战”无法避免。
崔智林将其归为三个方面。首先,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正经历着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教育"深刻影响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教育教学形态、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加之新冠疫情的考验,都对西译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使命,而在西安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背景下,西译也面临着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此外,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计划的深入推进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的落地,使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迎来大发展。而省内民办高校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发展迅速,西译也正面临着“前甩后追”的局面。
西安翻译学院教学楼外景。但另一方面,西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崔智林表示,陕西省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引领是发展的重要一环。《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便明确提出了要发挥教育大省优势,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等具体要求。西译作为以文为主、以外语为特色的民办本科院校,更会抓住此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主动适应重大发展需求,聚合优秀人才、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对外影响,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除此之外,学校自身的条件与境况也是发展的关键。西译作为陕西省首批“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和陕西省最早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将把握目前的“新阶段",充分利用国家和陕西省的政策支持,加快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步伐,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内生动力、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
西安翻译学院现代化教学楼内景。从在西安土门租赁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起家,发展到在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下购买自有校舍,建起了一座占地近两千亩的花园般的校园。在这背后,不仅是丁祖诒、丁晶数十年如一日对教育的热忱和信仰,更有历代“西译人”的汗水和热血,使西译成为国内民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
西安翻译学院校园樱花盛开,成为粉色的花海。步入新时代,西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西安翻译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西译要推进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崔智林表示,未来,西译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一批立足西安、面向西部、服务陕西、服务基层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意识与创业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步伐,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西译学子庆祝毕业。十月的西安,秋色渐染。红色与金色相配的西译校门在温柔的阳光下熠熠发光,它犹如一本打开的书卷,蕴藏着文化历史,也记录着青春故事。校园内,微风轻抚,太乙河流水潺潺,钟声悠扬清脆;教室里,书声琅琅,笔尖沙沙。这所陕西民办教育的“领头羊”自内而外焕发着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属于西译的传奇正在继续。(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3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