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原创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首轮演出收官。该剧以历史事件中真实的文艺家们为剧中角色,还原抗战文艺历史和文艺家们的真实状态,用戏剧理解抗战文艺精神,呈现那个时代文艺家们用文艺的方式支持抗战的壮丽画卷。

《抗战中的文艺》造型设计陈敏正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到:“对于人物造型的塑造,不仅要做到容貌相似,更要最大程度复原文艺巨匠的神韵。”

陈敏正拥有几十年影视剧、舞台剧的造型设计经验,此次接受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的邀请加入《抗战中的文艺》主创团队,也是充满了挑战。陈敏正表示,需要深度理解剧本,将造型设计与演员表演状态、舞台装置形式相结合。此次做文献话剧造型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资料要找得非常详实,人物定位要精准。陈敏正坦言,正是由于前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为每个角色的造型塑造注入灵魂。

《抗战中的文艺》将装置影像艺术与话剧本体艺术相结合,打破“影像”与“舞台”的结界,给予观众有别于以往的观剧体验。陈敏正介绍说,这是话剧《抗战中的文艺》的一大亮点,对于造型设计来说也是难点,需做差异化处理。影像部分造型设计需要满足镜头拍摄演员特写的要求,所以服装及妆发局部要更加写实,并运用不同的毛发制作方式以及影视化的造型手法呈现效果。在现实舞台上演员与观众有一些空间距离,演员的服装尤其是长袍会做放大化处理,相对夸张一些,让观众在一定的观剧距离下看起来真实且有存在感。

据悉,《抗战中的文艺》将于11月全网线上演播,剧中涉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欧阳予倩、洪深、聂耳、冼星海、丁玲、张瑞芳、舒绣文、白杨、秦怡等几十位文艺名家,展现了左翼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以当代舞台语汇,集中展现抗战时期中国文艺的精神和力量,在光与影、演与歌的诠释中,共同追忆峥嵘岁月,致敬为中国自立自强做出贡献的文艺先辈。(文/郭郁)

(来源:新华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极目新闻

2701万获赞 585.7万粉丝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