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个新奇的概念名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科技界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这个概念名词,就是“元宇宙”。

百度百科解释

元宇宙(Metaverse),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 ,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如今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元宇宙”这个词更多只是一个商业符号,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新的技术,而是集成了一大批现有技术

元宇宙的起源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推出了自己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

在书中,尼尔·斯蒂芬森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并将其命名为“元界”。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这个“元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两个词根组成,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没错,Metaverse就是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元宇宙。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说的“网络分身”,英文单词叫做Avatar。大家有没有很眼熟?

是的,Avatar就是“阿凡达”。2009年,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那部经典电影,就是以它命名。

Avatar的原意是“化身”,印度教和佛教中,特指化作人形或兽形的神。如今,电脑游戏或聊天室中玩家使用的虚拟身份,也叫Avatar。

相信大家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实,更准确来说,元宇宙是未来的虚拟世界(现在还不存在)。

说到虚拟世界,相信大家马上又想到了另一部经典电影,那就是2018年美国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

实际上,如果说仅仅是提出虚拟世界,那尼尔·斯蒂芬森并不是世界第一人。

早在1981年,美国计算机教授弗洛文奇在科幻小说《真名实姓》中,就构思了一个可以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拥有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尼尔·斯蒂芬森在弗洛文奇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和加强。

但是不管怎么说,尼尔·斯蒂芬森仍被公认为是元宇宙的正式提出者。

发展历史

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20世纪70年代到95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多人游戏,也就是说游戏本身的开放世界形成了元宇宙的早期基础。后来,2003年有一款游戏叫《Second Life》发布,它在理念上给我们部分解放了现实世界所面临的窘境,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不能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而在虚拟世界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拥有自己的分身来实现,所以《Second Life》给了我们过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性。

2020年人类社会到达虚拟化的临界点,疫情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非接触式文化的形成。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2021年初,Soul App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2021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海尔率先发布的制造行业的首个智造元宇宙平台,涵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物理和虚拟融合,融合“厂、店、家”跨场景的体验,实现了消费者体验的提升。8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10月2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宣布更名为“元”(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11月,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公司发布消息,巴巴多斯将在元宇宙设立全球首个大使馆,暂定2022年1月启用 。11月,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揭牌 。

2021年12月21日,百度发布的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正式开放定向内测,用户凭邀请码可以进入希壤空间进行超前体验。

2021年12月27日,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2021年的Create大会在“希壤APP”里举办,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

2021年,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数字皮影藏品登录元宇宙。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2年1月,入选智库公布2021年度十大热词。

2022年1月,索尼(Sony)宣布了下一代虚拟现实头盔(PS VR2)的新细节,以及一款适配PS VR2的新游戏。

2022年1月4日 高通技术公司在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宣布与微软合作,扩展并加速AR在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的应用。双方对元宇宙的发展充满信心,高通技术公司正与微软在多项计划中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生态系统发展,包括开发定制化AR芯片以打造新一代高能效、轻量化AR眼镜,从而提供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并计划集成Microsoft Mesh应用和骁龙Spaces™ XR开发者平台等软件。

2022年1月,新鲜热词“元宇宙”屡登委员提案

2022年2月,中国科技巨头向“元宇宙”进发。

2022年2月14日,香港海洋公园宣布:香港海洋公园、伙拍The Sandbox合作布局元宇宙。

2022年4月25日晚间消息,据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其第一家“元宇宙”实体店将于5月开业,消费者可以在那里试用和购买虚拟现实(VR)头显和其他设备。

2022年4月26日,在渝举行的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重庆市元宇宙先导试验区正式揭牌。

2022年5月9日,“元宇宙首尔市政厅”向公众开放。

2022年5月25日,据媒体报道称,有淘宝内部人士向其透露:为了备战2022年的618大促活动,淘宝内部专门成立了元宇宙专项项目组。

2022年6月1日, 世界牛奶日这一天, 以“i牛奶 i生活 i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牛奶文化节在“元宇宙”空间盛大开幕。

2022年6月6日,龙华元宇宙数字孪生舱体验日活动在深圳龙华区举办。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2日消息,微软公司、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其他竞相构建新兴元宇宙概念的其他科技巨头,已经成立了一个组织,目的是促进元宇宙产业标准的制定,以便这些公司新推出的数字世界能够相互兼容。

2022年6月22日,由东方美谷集团与欧莱雅中国携手,为双方合作的第三届BIG BANG 美妆科技创造营,打造的中国首个美妆科技元宇宙路演——“BIG BANG EXPO@METAVERSE”在线上启动亮相,6月2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2年6月30日,全国首个家居元宇宙平台在南康正式发布。

2022年7月22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就元宇宙建设正式签订合作战略协议,咪咕元宇宙总部成立并落户厦门。

2022年9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邀请20余位来自学界、产业届的各领域专家,对元宇宙及核心术语概念展开了研讨。

元宇宙是游戏吗?

说了半天,不是小说就是电影,太虚无缥缈了。而且,虚拟世界这玩意,我们游戏里全都是啊。难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元宇宙?

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按照“元宇宙第一公司”Roblox公司(本身也是游戏公司出身)的说法,一个真正的元宇宙产品应该具备八大要素,分别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身份:你可以拥有一个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无关,可以是总统,也可以是乞丐。

朋友:你可以拥有真人或AI朋友,可以社交,无论在现实中是否认识。

沉浸感:你能够沉浸在元宇宙的体验当中,忽略其它一切。

低延迟:元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同步发生的,没有异步性或延迟性,体验完美。

多元化:元宇宙可以提供丰富、差异化的内容,包括玩法、道具等。

随地:你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元宇宙,不受空间限制。

经济系统:与任何复杂的大型游戏一样,元宇宙应该有自己的经济系统。

文明:人们聚集在一起,创造独特的虚拟文明、数字文明。

对比一下游戏,大家会发现,即便是现在最先进的电脑游戏,都无法完全符合元宇宙的要求。

身份和社交,这两方面游戏是可以满足的。玩家可以创建自己想要的角色,完成与其他玩家之间的互动,形成社交关系。

沉浸感、低延时,这个我们在介绍5G、VR/AR的时候,反复解释过。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勉强可以满足,但是距离完美体验(16K以上的720°高清影像、180Hz以上的刷新率、5ms以下的延时)还有很大差距。

多元化,这个涉及到内容创作了。就像App开发一样,这个依赖于生态。一旦生态成熟了,又有市场驱动,就会有大量的内容创作者加入,生产内容,制作元宇宙里面的元素,包括玩法、道具、角色、场景等。目前来看,还差很远。

随地,这又是一个技术问题。一方面取决于数字基础设施(我们国家有优势),另一方面,取决于接入手段,也就是终端设备。便宜且好用的接入终端,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接入元宇宙。当然了,用户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现实世界中)。

经济系统。现在的游戏,基本上都有经济系统,但是非常简陋。不过,我们真实的经济系统都已实现了数字化,将来移植进元宇宙,貌似也不会太难。而且,目前数字货币越来越火爆,很可能构成元宇宙的金融体系底座。

文明,这个就有点玄乎了。目前的游戏,好像还没有形成文明吧?最多也就是文化。

总而言之,游戏可以算是元宇宙的初级形态。技术方面,两者还有很大差距。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元宇宙才刚刚起步。

未来,元宇宙很可能以游戏为起点,发展为互联网的替代者,深入整合数字化娱乐、社交网络,甚至社会经济与商业活动。

元宇宙,到底依赖哪些技术?

话说回来,1992年就提出的元宇宙,时隔29年,怎么突然就火了呢?

很简单,时机问题。天马行空的想象,提早了就是疯子,把握住时机的,才是天才。

如今,之所以元宇宙会火,和前几年VR/AR技术风靡不无关系。而且,云计算、芯片、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刺激了元宇宙的概念复苏。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已经摸到了元宇宙的门槛,不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

元宇宙的底层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呢?

粗略来说,元宇宙包括了这么几个方面的技术——芯片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AR/MR/XR)、游戏技术(游戏引擎、游戏代码、多媒体资源)、AI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

元宇宙是数字宇宙,是平行世界。所以说,元宇宙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和IT、CT技术密不可分。

要支持庞大的元宇宙运作,首先必须要有极其强大的算力和算法。

算力的根基是芯片,不用解释了吧?算法呢?是软件,更是长期的人才积累和生态经营。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一砖一瓦地把元宇宙搭建起来。

虚拟现实技术、游戏技术、AI人工智能,都属于IT范畴。站在CT通信的角度,元宇宙也是一个可以蹭的大热点。

前面不是说“随地”嘛?没有通信,没有低延时的5G/6G/全光网,用户就不能接入元宇宙,只能在单机里自嗨,那还有啥意思?

最后还有一个区块链。区块链和元宇宙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前面不是说了元宇宙需要金融体系和虚拟货币吗?虚拟货币的背后,就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啊。不然你以为现在币圈的人为啥对元宇宙这么亢奋呢。目前国内出版的好几本元宇宙的书,作者都有币圈或链圈背景。

元宇宙,资本的狂欢?

新概念的诞生,当然少不了资本圈的炒作。兴奋的投资者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车了。

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是最早对元宇宙进行布局的人。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虚拟现实公司Oculus。目前来看,表面上为了VR/AR,实际上是为了“元宇宙”。

除了Facebook之外,谷歌、亚马逊、迪士尼等巨头,也都进行过元宇宙的战略布局。

国内的第一游戏公司,腾讯,也敏锐观察到了元宇宙的机遇。2020年底,马化腾提出了“全真互联网”的概念,声称其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

现在看起来,无论从整体概念还是具体细节上,“全真互联网”都与“元宇宙”概念十分类似。

2020年4月,Epic Games旗下射击游戏《堡垒之夜》,在游戏中为美国嘻哈歌手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线上虚拟演唱会,吸引了超过1200万名玩家在线参加,震惊全网。

2021年,元宇宙概念真正开始引爆。

3月10日,游戏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升54.4%,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而在一年前,Roblox的估值仅为40亿美元。Roblox是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的公司,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

不久后,3月底,游戏平台Rec Room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达1亿美元。

紧接着,4月,Epic Games获得10亿美元投资,用来构建元宇宙。

国内方面,也不甘落后。

今年3月,移动沙盒平台开发商MetaApp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SIG海纳亚洲资本领投。这家公司公司号称要打造全年龄段的元宇宙世界。这笔融资,也是迄今国内元宇宙赛道最大规模的单笔融资。

4月20日,游戏引擎研发商代码乾坤(号称“中国版Roblox”)获字节跳动近1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5月28日,云游戏技术服务商海马云完成 2.8 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提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要将Facebook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知名硬件厂商英伟达(Nvidia)则专门推出了虚拟协作平台Omniverse,号称是工程师的元宇宙。黄仁勋说:“我们正处在元宇宙的风口浪尖上”,“Omniverse是打造元宇宙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大家应该也看明白了,大力为元宇宙摇旗呐喊的,要么是游戏软件公司,要么是游戏硬件公司,要么是社交网络公司,再就是区块链公司。站台背书的背后,都是有一定的利益关联。

为什么我觉得元宇宙是个骗局?

现在普通人(包括我)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是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为什么说是「盲人摸象」呢,因为我们对元宇宙的概念,是来自于媒体和新闻。例如看到Facebook改名Meta,觉得元宇宙马上要来了;看到某游戏公司说自己做的手机游戏就是元宇宙游戏,又觉得关于元宇宙都是炒作;看到大厂都跟进,觉得元宇宙又要来了;看到A股某个公司说要做元宇宙,拉升股价割韭菜,又觉得元宇宙是骗局。

当然,你我皆瞎子,因为元宇宙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连元宇宙的定义都是模糊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换点角度摸摸。摸得越多,心里的那个大象就更接近真实的大象。

如果根据维基百科,大家普遍认为元宇宙是:

用来描述一个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此虚拟环境将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手机、个人电脑和电子游戏机进入人造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已在某种有限的形式中存在于VRChat等平台中或第二人生 (互联网)等游戏中。元宇宙在电脑游戏、商业、教育、零售和房地产领域都有明确的用例。大规模采用元宇宙的最大限制来自于目前与实时虚拟环境交互所需的设备和传感器的技术限制。

那这里包含了什么组成部分呢? 2021年12月5日在一场分享会上 陆奇博士2021深圳分享会的一些感悟,陆奇博士给出了一张ppt:

陆奇博士作为投资人,他的意见还是有参考性的。风险投资也许会看错公司,也许会不小心被某些人骗,但很难被整个行业骗。

上图蓝色的部分,是产业已有的部分,是迄今为止主流的数字化体验容器;而红色部分,是新一代主流数字化体验容器,蓝色的一部分(基础设施部分)和红色部分,都是元宇宙包含的范围,都是未来多年待解决的问题。陆奇博士特地强调了元宇宙的体验是「Embodied」。

对于元宇宙这个形态,我最近想了很多。其实每次科技浪潮都伴随着大量的泡沫,甚至95%都是泡沫,很正常,大家没必要被那些蹭热点的公司影响了自己思考。而且「元宇宙」这三个字确实有点唬人,科幻一般的名字也让人觉得像是骗人的概念,但在三维虚拟空间进行活动,确实是未来的新趋势,这里并不是说未来我们天天都要泡在VR的世界里,而是通过VR,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数字化体验,尤其在某些场景,例如教育,游戏,社交等方面,给人以更「Embodied」的体验。

所以,回答问题上来。元宇宙是不是骗局?我认为「元宇宙」本身不是。元宇宙这种设想,本质上人类精神层面上的更高的追求。只是这个词被滥用了,背了很多锅而已。就好像很多空气币是骗局,但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骗局。元宇宙也一样,确实有人用元宇宙的概念割韭菜,估计这些人还用过区块链,用过工业4.0来割过韭菜。割韭菜的,不是某个技术,而是某些人而已。

另一个元宇宙被怀疑是骗局的说法是,元宇宙所需要的技术依然未成熟,现在谈元宇宙,不就是忽悠吗?诚然,目前依然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内存无法承载或带宽不足以传输全真场景,VR头盔使用起来笨重且晕眩等等。元宇宙虽然还没成为现实,但在全球疫情短期内无望结束的情况下,虚拟三维空间确实成为了一种新的需求,这会促进产业加速发展,让很多人在致力于实现它。

所以,我同意 元宇宙的发展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不过,我更喜欢这个说法: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最后总结下吧。对于元宇宙的愿景本身是美好的,并不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对声称自己在搞元宇宙的公司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因为他们可能在用一个美好的愿景来制造骗局。 永远保持怀疑,永远保持好奇。

“元宇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今,元宇宙所依托的物联网、VR、区块链技术都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发展,物联网和VR毫无关系,VR和区块链也毫无关系,任何成熟的技术不会只满足各自领域内的成果而停滞不前,它会跨领域与其他技术交融,重新铸造更高级的应用形态,元宇宙的到来解决了这些技术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的局面,它是整合了当下高新技术的未来综合性应用场景,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的。

同时它的产生基于各项技术的沉淀和突破,不能说在哪天元宇宙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我们就进入了元宇宙,它的到来是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的。

例如物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通过物联网,我们只需要一个设备终端就能操控所有的家电;我们l利用VR技术已经可以穿戴VR设备和虚拟角色亲密互动;我们已经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类似“一起NFT”这样的NFT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变成数字藏品,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创作的价值......这是元宇宙的初级形态。

可以说,我们已经开始体验到局部元宇宙带来的便利和趣味,当元宇宙形成完全体时,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惊喜!如今关于元宇宙的话题之所以有很多的争议,是因为它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它赋予的所有美好想象让人觉得这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境,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百年前,在飞机还未被发明时,格林兄弟同样被认为是疯子,如今天空划过的痕迹就是对他们最美的赞颂。

关于元宇宙的最终形态,有人说是我们可以自由穿梭在平行于现实的数字虚拟世界;有人说是要实现脑机互联,让人类变成数字意识体。不管如何,对元宇宙有了思考和讨论才能推动它的不断完善成长,在现在看来,元宇宙表达了人类的“最终幻想”!而这个幻想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想象的!

元宇宙火热,哪些岗位“最吃香”?

2021年,Facebook更名Meta入局元宇宙,随后轰轰烈烈的元宇宙浪潮拉开帷幕,同时,国内外企业微软、英伟达、百度、万兴科技等企业纷纷布局,并高薪广纳元宇宙新兴人才。

近期网易为了招聘建造师、捏脸师等紧缺岗位,就开出了百万起步的年薪。相关业内人士称:普遍应届生能达到40万至50万元左右,10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薪资约为100万至200万元,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开出400万至500万元的高薪都不稀奇。

元宇宙火热 企业疯狂抢人

张然从一家区块链媒体跳槽至元宇宙行业头部企业后,薪资直接翻了一倍,现在月薪粗略估算约为33K,算上绩效之后年薪大约有40万。

在这家元宇宙企业,张然的工作是社群运营,在互联网大厂,这个岗位的月薪大概在10-15K。事实上,虽然在元宇宙企业工作,但这个职位本身并不神秘,工资的涨幅更多与元宇宙行业的溢价有关。据张然介绍,公司内即便是非核心技术岗位的应届生,月工资也在20-25K之间。

这是财经媒体燃次元在报道中提到的元宇宙招聘的火热景象。当下,互联网行业显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一边是互联网大厂相继开始缩减人员,一边是元宇宙行业成为吸引互联网人士和毕业生的新去处。

人才对元宇宙行业的青睐,与资金的涌入有关。自去年元宇宙爆红之后,大量企业和资金纷纷涌入这一行业。新浪VR与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元宇宙年中投融资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元宇宙投资事件总数为205起,投融资总额超过320亿元,其中,国内元宇宙投融资事件为40起,融资总额达42.76亿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元宇宙投融资数据报告》也有类似观点,指出在2022年1-6月中国元宇宙融资数达41起,融资金额达54.6亿元,融资额几乎是过去十年融资总和。

手中有粮之后,元宇宙企业加速招兵买马。新浪 VR 和猎聘发布的《元宇宙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数持续增长,其中 2019 年、2020 年分别较上年增幅为 13.59%、14.60%,而 2021 年更是实现了 37.07%的大幅增长。

但在互联网大厂忙着减员的时候,元宇宙企业头疼的却是能招到的人太少了。

以元宇宙行业内非常重要的虚拟现实技术来说,目前全国专业人才相当短缺,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对VR/AR人才的岗位需求将达到682.26万个。

另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 1100 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引入大量的数字化人才,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万宝盛华《2021 年人才短缺报告》调查显示,信息技术和数据类人才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短缺人才。

结语

专家们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一定会完成从现实宇宙向元宇宙的数字化迁徙。

整个迁徙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虚实相生。

数字化迁徙之后,数字空间(元宇宙)里面会形成一整套经济和社会体系,产生新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

人类在元宇宙里面的数字分身,将会永生。即便现实中的肉体湮灭,数字世界的你,仍然会在元宇宙中继续生活下去,保留真实世界里你的性格、行为逻辑,甚至记忆。

如果真的是这样,元宇宙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伦理问题——数字的我,究竟是不是我?他是否能够履行人类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继承我的财产?是否仍是我真实世界里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

这些问题,都需要人类不断地思考,制定出对应的准则。

举报/反馈

环球商业财经

1345获赞 165粉丝
提供全球商业财经资讯,助了解全球财经趋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