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瞰世界·第八届(2022)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颁奖礼在京举行,现场揭晓140项奖项。其中,获得“年度图片”殊荣的作品是《沙狐之眼》,画面构图以沙为身、以泉为眼,勾勒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狐脸。这是巴州本土摄影师王汉冰与沙狐之眼的惊鸿一瞥,也是雨季里的库木库里沙漠似有灵光的凝视和定格。
▲王汉冰的获奖作品《沙狐之眼》
王汉冰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理事,新疆摄影行业协会航拍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巴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巴州航拍学会主席,尉犁县文联副主席;新疆第六届“天山文艺奖”获得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优秀专家;新华社签约摄影师,2019《大众摄影》十杰;四届“天空之城”全球航拍大赛一二等奖、特别奖及人气奖获得者。
▲王汉冰行进在沙漠中拍摄。(图均为王汉冰提供)
王汉冰讲述了他拍摄这张照片的经历及他与大美巴州的故事。
抓拍雨季沙漠奇景成就“大片”
今年的7月15日,王汉冰与同行人员从库尔勒出发,前往阿尔金山考察摄影,这是他时隔十年与阿尔金山的重逢。“我们恰巧赶上了阿尔金山的雨季,连日的雨让库木库里沙漠的沙坑里积了充盈的雨水,一汪一汪的水积聚在沙漠的洼地,改变了沙漠以往的‘素颜’,大自然太神奇了。”
库木库里沙漠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他们一行沿着沙漠边缘行进,雨季的库木库里沙漠潮湿泥泞,陷车、挖车、拖车,再加上难以避免的高反,大自然卯足了劲折磨着这群“入侵者”。
为了寻找绝佳的角度,王汉冰爬上了沙包,随即启动设备,起飞。无人机从高空俯瞰着这片无垠,金黄的沙漠如今有了水作伴,在光的折射和天空的映衬下,那一汪汪水呈现着迷人的颜色,蓝的,绿的,如海水,又如翡翠,突然,四目相对,那是一双沙狐之眼!
“啊!太形象了!大自然太神奇了!那是一对充满灵气的双眼!”王汉冰立刻将无人机飞往附近,选择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图拍摄,“找寻最佳的角度太重要了,无论向哪个方向多飞一点都不会是现在这样。你看那双眼睛,从透视角度看,那双眼睛左边大右边小,秀气的鼻梁,鼻翼处的弯钩,鼻孔的弧线,一切都是那样灵动。”
为了拍下这一幕,王汉冰耗尽了两块无人机电池电量,“对于拍摄工作来说,有时候机遇很重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是雨季,如果没有恰巧经过这里,就不会收获这张灵动的双眼,沙漠有水很难得,形成犹如眼睛的水更是难得,大自然的神奇能够被我捕捉,还是非常幸运的。”
8月25日,“瞰世界·第八届(2022)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颁奖礼在京举行,《沙狐之眼》获得了“年度图片”大奖,也获得了大赛评委会对它的这样一段评语:这是一幅奇妙的影像,两湾湖水,一道沙梁,在无人机的注视下,幻化为沙漠之狐的面孔,与之凝视,似有灵光。也许这凝视便只在此时此刻,明日,风起,沙移,一切又将模糊,沙又归于沙,水又归于水。
拍出获奖图片不是偶然
在业界,王汉冰被称为“胡杨王”,20多年来,他用镜头记录着沙漠胡杨的壮美,用影像凝固对家乡的爱,在方寸之间延续着亘古不变的乡情,更让家乡成为他人眼里的“诗和远方”。
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家王建军说,王汉冰的图片获奖看似偶然,其实细想起来也是必然。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从骨子里热爱摄影,长年跋涉在荒漠野地中,拍到这些图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也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
对于王汉冰而言,以宣传新疆大美风光为荣并非一句空话,在他职业摄影生涯的二十多年里,他立足家乡——新疆尉犁县,200多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胡杨林中,以四季胡杨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胡杨摄影作品,在他的胡杨作品里,胡杨出神入化、入骨入髓,不仅有生命,更有表情,有思想,有灵魂,已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我的家就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每年秋天,不计其数的摄影爱好者从各地前来拍摄金色的胡杨,但在我看来,这种拍摄是走马观花,是蜻蜓点水,是千篇一律的摄影作品。”
1999年,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摄影专业毕业后,王汉冰将拍摄胡杨作为了自己摄影事业的一项大工程。“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本身就已经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要拍就要拍的和别人不一样,就要过目不忘。”
此后的二十多年,王汉冰拍下了各个季节的胡杨,风霜雨雪雷电下的胡杨,生生不息的胡杨和干枯的胡杨,全方位的诠释胡杨也让他对胡杨有了更多的感悟和理解。“我用镜头记录胡杨脆弱的生存环境、艰难的生命历程,用作品揭示胡杨内在的精神和不朽的风骨,后来我意识到,每一个新疆人就是一棵棵胡杨,他们顽强、无私、默默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胡杨不朽的精神鼓舞着王汉冰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更新的摄影理念和技巧也让他的作品能够挣脱单一主体的束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的多幅摄影作品也因立意深刻、构图简洁个性多次荣获全国大奖,摄影作品也相继发表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等数十种专业报刊杂志上,获得了很多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大奖,出版了九本画册《胡杨》《画意胡杨》《黑白胡杨》《天地胡杨》等等。他也是不断地在积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创作,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总结,理清今后的创作新思路。出版的个人摄影作品集及画册多达九本,这些作品为宣传新疆的胡杨及旅游风光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之后将更努力地拍摄大美巴州
“能够在数千名飞手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我觉得可能是这双眼睛吸引住了评委的眼睛了。”说到这里,王汉冰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颁奖典礼举行前几天,组委会提前告诉了我获奖的消息,并邀请我前往北京领奖,但是很遗憾因为疫情缘故没能参加,不过能够获此殊荣,并借此机会宣传新疆的大美风光,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也没想到能获得大奖,又被这么多的媒体转载,确实心里很高兴,我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注,也给我今后的创作带来新的动力。”王汉冰说。
8月25日获奖之后,他不断地接到祝贺电话。9月1日可以出门了,当天,他就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到罗布人村寨、塔河湿地公园、塔河大坝去拍胡杨、塔河水、羊群。
王汉冰摄影时有个习惯——琢磨,他的理念是“要拍就要拍的和别人不一样,就要过目不忘”。多年来,他一直希望用摄影作品带给人们思考。关注环境保护更是他多年来想展现的最大的主题。“拍摄胡杨期间,我常常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令人为之震撼的生命力,拍摄过程中对生与死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这一次能够在沙漠中拍摄到这一汪汪发光的积水,不就是新疆的生态环境向好的体现吗?”
在王汉冰看来,长年致力于拍摄胡杨、拍摄沙漠、拍摄新疆的风光,是希望人们能够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为之惊叹的同时,能够心生敬畏和崇敬,最终将这种情感转化为保护大自然的动力。也许沙狐之眼是脆弱的,一刹那的,明日,风起,沙移,一切又将模糊,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终究需要我们用心的呵护,敬畏大自然终将是永恒的话题。
尉犁县胡杨非常多,每到秋季,全国各地很多摄影家都来拍胡杨。王汉冰也不例外,他的摄影作品中胡杨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他觉得自己从胡杨身上学到了很多,胡杨也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的源泉。
胡杨的生命力非常强大,素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三千年美誉,它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及耐严寒,生命力很顽强,就像沙漠里的一面生命旗帜,所以他经常在拍摄的时候被胡杨感动,了解越多,这种情感越深。
在拍一个胡杨的时候,他会围绕胡杨树先转两圈,看一看哪个角度好,然后就去拍,而且还利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时机去拍胡杨。王汉冰在拍胡杨的过程中也不断在积累探索再创新。他最早拍的是纪实类的胡杨,就是表现胡杨的春夏秋冬、生存环境等等;后来他开始拍画意胡杨,利用他所学的美术知识,把胡杨拍成油画、国画、版画等等形式;再后来他又拍摄了纯黑白的、没有色彩的胡杨,它更能表现枯死胡杨的那种精神和不屈的状态。
有了无人机,他“如虎添翼”,有很多作品是用无人机航拍的视角来拍胡杨,航拍的视角又带来新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尤其是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几棵绿色的胡杨点缀在上面,从航拍的角度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胡杨顽强的生命力。王汉冰感慨地说:“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就跟胡杨一样,尤其像我们新疆的各族人民,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守着家园,我觉得每个新疆人都是一棵胡杨。”
在拍摄过程中王汉冰会有很多难忘的经历。比方说在沙漠中迷路,车陷在沙漠中,翻车等等。经常是风餐露宿、早出晚归。因为沙漠离家比较远,为了捕捉好的光线,有时候带着干粮、睡袋、帐篷直接睡在沙漠中,当然拍摄的经过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因为喜欢反而觉得乐在其中,一段时间不去沙漠那种相思之苦也是特别难捱的。
王汉冰说:“今后,我还要继续拍胡杨,把它当作一件工程长期地拍下去。同时,我要走遍巴州,拍遍巴州美景,通过我手中的相机,把家乡的大美风光、人文风情、美食等等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巴州旅游观光。”(素材来源:巴音郭楞日报∣作者:周海霞 鲁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