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图片
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72期13版

点击上图阅读最新一期内容

达尔文的结婚计划

·[美]罗伯特·赖特·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市场上,达尔文一定是一件相当受欢迎的“商品”。他性格迷人,教育背景令人羡慕,素有家学渊源,未来事业会一帆风顺,还即将得到大笔财产。他不是特别英俊,但那又怎样?

约翰 · 科利尔(John Collier)《达尔文像》(1883),油画,现藏英国国家肖像馆

可选配偶范围

无论上大学期间还是后来的“小猎犬”号航行期间,达尔文和他姐姐们在大量通信中都会谈论到风流韵事,他的姐姐们会向他报告一些小道消息以及她们为他所做的侦察工作。

“小猎犬”号的航行比预期要更久,达尔文在自己二十几岁的黄金年龄,花了整整五年在远离英格兰的海上漂荡。达尔文在“小猎犬”号上时,他的姐姐凯瑟琳写信提到,和达尔文同龄的表兄罗伯特·韦奇伍德“激烈而绝望地爱上了克鲁小姐,她50岁了,还瞎了一只眼睛”。他的姐姐苏珊讽刺地说:“他们的年龄差了20岁!”卡罗琳姐姐则说:“那是个年纪比他妈还大的女人。”

爱伦·夏普里斯《达尔文和妹妹艾米丽》(1816),水粉画

达尔文的可选配偶范围算不上有多大。从青春期开始,候选人都来自距离什鲁斯伯里达尔文宅邸不远的两户富裕家庭。其中有永远受欢迎的范妮·欧文,“最漂亮、最丰满、最迷人”的范妮·欧文——达尔文在大学时这样描述她。还有达尔文的舅舅乔赛亚·韦奇伍德二世的三个小女儿:夏洛特、范妮和艾玛(19 世纪的英格兰,表亲间的婚姻算不上不同寻常)。

当“小猎犬”号在外航行时,似乎没有人认为艾玛会在达尔文的情感世界中处于领先位置,尽管他的姐姐卡罗琳在信中曾顺便提到“艾玛长得很漂亮,而且与她交谈会感到愉悦”。(一个男人还能要求什么呢?)但一切就像命运注定的那样,其他三位候选人很快就退出了角逐。

第一个退出的是艾玛的姐姐夏洛特。1832年1月她写信给达尔文,突然宣布自己与另一个男人已经订婚。更令达尔文感到不安的是,迷人的范妮·欧文也突然要走入婚姻殿堂。

达尔文在写给他姐姐卡罗琳的信中对这些婚姻消息做出了回应,他并没有假装高兴。“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一切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好事,不过由于我喜欢的是未婚女人而不是被祝福的新人,所以我认为这很无聊。”

凯瑟琳调查了剩下的候选人韦奇伍德家的艾玛和范妮,然后对范妮表示了认可,“她将成为一个美好珍贵的妻子”。可惜,范妮生了一场病,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26岁。四位候选人中,随着两位结婚一位离世,胜算决定性地倒向了艾玛。

惊人的成就

当“小猎犬”号在1836年回到英国时,艾玛仍然单身待嫁。

小猎犬号

在“小猎犬”号起航时,23岁的艾玛尚无忧无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收到了几次求婚。如今她已经快30岁了,而且还要花很多时间在家照顾病弱的母亲,她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很多在男人面前曝光的机会。艾玛给嫂子写信说,为了准备迎接达尔文的归来,她正在读一本关于南美洲的书,“为与达尔文的会面学一点知识”。

回国后的达尔文拥有了所有文化和任何时期的女人们都会欣赏的男性品质:地位。由于家世不凡,达尔文一直处于社会顶层,而现在他的名声又靠着自己的事业而日渐卓越。在“小猎犬”号航行期间,达尔文向英国寄回了许多化石和动物标本,同时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地质学的敏锐观察,这为他在科学界赢得了大批听众。很快,他就进入了那些最伟大的博物学家的社交圈。1837年春天,他在伦敦定居下来,住在离他哥哥伊拉兹马斯不远的单身公寓里,广受社会欢迎。

安东尼·史密斯《青年达尔文》(2005),铜雕,现存剑桥大学基督学院

如果换作一个更虚荣、目标更不明确的人,他可能就此陷入空耗时间的社交漩涡。但达尔文觉得放弃大型聚会没什么不合时宜,他对自己的导师约翰·亨斯洛教授说:“与其在盛大的晚宴上与所有人会面,还不如安静地拜访一下你。”在留给查尔斯·巴贝奇(一名数学家,他所设计的“分析机”可以被视为计算机的前身)的一张便笺中,他犹豫地写道:“亲爱的巴贝奇先生,非常感谢您的聚会邀请,但我恐怕不能接受,因为我会在那里遇到一些人,我曾在他们面前向众圣徒起誓,永不再出门……”

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达尔文爆发出一系列惊人的成就,回到英格兰后的两年内他就完成了这些工作:将他的航海日志《小猎犬号航海记》按卷编好出版;出版了《小猎犬号之旅的动物学》;发表了6篇论文;去苏格兰进行了一次地质考察;入选了仅接纳精英人才的雅典娜俱乐部;被选为伦敦地质学会秘书;编撰了科学笔记;构想出自然选择理论。

抽象的决策

在这一时期的最后,达尔文决定结婚,不过并不是必须和哪个特定的人。在一张大致写于1838年7月的小纸条上,他做了一个非常抽象的决策。

里奇蒙德《达尔文像》(19世纪30年代末),水彩

这张纸上有两栏,一栏标着“结婚”,另一栏标着“不结婚”,而这两栏的上面圈出了一行字,“这是个问题”。在支持结婚的一侧,他写下了公式:“有孩子(如果上帝眷顾的话),对彼此感兴趣的长期伴侣(年老后的朋友),相爱和共同玩耍的对象。”在思考了不知道多久之后,他又在上面加了一句“至少比养条狗强”。

他继续写道:“有家,有人照顾家庭,有音乐,可以和女人闲聊—这些事情对身体健康不错,但是会耽误时间。”就这样,达尔文从支持婚姻的那一侧毫无征兆地转向了反对婚姻的那一侧,而“婚姻会侵占时间尤其是工作时间”的问题在“不结婚”理由那一栏得到了更充分的阐述。

达尔文与长子威廉·达尔文,摄于1842年

不结婚的话,他写道:“可以想去哪就去哪,选择结伴生活但不够自由,可以去俱乐部同聪明的男人聊天,不用被迫拜访亲戚和处理各种生活琐事,省下了养孩子带来的花费和焦虑,可能会吵架,浪费时间,不能在夜晚读书,变得又胖又懒又无所事事,带来焦虑和责任,用来买书和其他东西的钱会减少,如果有很多小孩必须努力挣钱养家。”

达尔文摄于1854年

然而,最终支持婚姻的力量占据了上风,达尔文在“结婚”那一栏的最后总结道:“上帝啊!假如自己要像一只工蜂那样忙忙碌碌过完一生,其他什么都没有,想想就难以忍受。不,不,那可不行。想象在伦敦一个又脏又臭的房子里独自度过每一天,再想象另一个画面,漂亮温柔的妻子坐在沙发上,炉火正旺,也许还有好书和音乐。”

在记录下这些场景后,他写道:“结婚!证明完毕!”

来源:摘自殷融译《道德动物:我们为何如此思考、如此选择》,中信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编:

审校:魏蔚

终审:孔平

举报/反馈

作家文摘报社

2.2万获赞 6380粉丝
历史真相揭秘;政治人物兴衰 ;名家妙笔精选
《作家文摘》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