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惊天剑
你好,我是白马惊天剑,愿我们在文字的注视和被注视间,相互取暖。
生活中有一些“领袖型人格”,感知力内向发展比外向发展更强,所以显得冷漠。他们总是索取、使唤和说教他人,其实也是外向感知力弱于内向感知力。
这样一类人,哪怕心思非常细腻,也很难与他人共情,因为他们的敏感更多体现在对自身感受的感知上。
与“领袖型人格”相对,“回避型人格”大多高敏感,共情能力很强。正是因为太敏感了,所以更容易感知别人的情绪态度,才习惯建造厚厚的外壳,包裹自己以减少伤害,而不是感知能力弱,不懂理解他人。
因为高敏感的共情力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负担,在承受不了的时点就会彻底爆发,用厚厚的壳把自己包起来。
回避型人格一般都是小时候,家人和朋友往往“逃避”忽略了他们的需求,从而产生的不再信任和索取他们的心理。
他们一般都是单身贵族,有些甚至不敢恋爱,因为有时候在意别人的情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有些时候,情感就慢慢消失了。
就是生长环境里,因为外向表达没用,退而求其次便成习惯上内倾,同时思考给了内倾以合理化的理由,而且还养成了内向的习惯吧。
但实际上,我觉得还是自信心的问题,没有被人理会所以伤自尊。
回避型人格,每天都特别累,大脑会自动产生各种不需要的莫名其妙的想法,负担不起,一忙起来就会直接崩溃,经常需要放空自己来舒缓大脑。
就是那种能瞬间察觉到关系变差的兆头,但却没有信心能够成功改善,有时候会因为对失败教训的不满,觉得自己的行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干脆摆烂,极度的胆小加悲观主义,对方越完美,越让自己有压力。
或许“恋爱脑”们会觉得无条件的爱很棒吧,不过对于回避型人格来说,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一是他们清楚地知道,通常情况下免费是要诱导你付出更大代价的;二是完全免费的东西,通常非常稀少,根本无法长期供应。
举例我自己来说,完全表露真实的自己是做不到的,不是因为内在的自己不好,而是足够丰富,完全能够自娱自乐。
原因在于,我在成长过程中,每每表现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都会招来质疑、反对,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表露了。在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里,你就算知道自己对又能如何呢,还不是被人云亦云?
扮演一个不是真实自我的人挺累的,我不喜欢合群,我对别人的兴趣没有那么大,有时候就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人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里,就要和人相处、与人合作,不然就寸步难行,所以需要我分出来一部分精力去扮演一个不那么讨人厌的角色,扮的时间久了,就想回到内心世界里待一会。
同时我觉得自己同理心很强,自身高度敏感,所以感情细腻,内心戏多,心很软,特别不愿意伤害到别人,比很多热情的人感受到的东西,注意到的细节更多。需要平衡自己的内心,不被情感牵制左右,才能避免受伤。
总之,回避并非完全不好,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多维的,在我眼里,任何人和事,不会只有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对、要么错这样单一的角度。就像我不会再像小孩子进电影院看电影,单纯的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
所以,也可以说,回避是一种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它可以让我们直接切断人际关系的各种烦恼,获得大量的独处的时间,以及个人生活的空间自由,但同时也会承受孤独、寂寞等,“无法与想要亲密的人,体验到爱、幸福、快乐”。
所以,如果一个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后果,那么这就是一种选择,就像卧底这个职业的选择一样。
可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回避的生活方式,不再是自己想要的了,那么选择走出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对错,不分好坏,只取决于你当下认为什么才是你生活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