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心理医生,现在很多人都有负担,怕别人说自己心理变态、不正常。

背负着这层的压力,即使心里有绕不过去的坎,也不愿意轻易找心理医生协助。

心理的问题,它不像传统的看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层面的治疗,而更接近于精神层面的影响和改变。

或者换一个词汇,不叫治疗,而叫教育,更适合。心理医生不叫医生,而叫咨询师或教练。

本质上,心理问题就是元认知问题。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

由于对事物的理解存在误区和盲区,靠自己的力量没办法走出去。

这时需要借助外力,借助外部的逻辑来协助自己拨清迷雾,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梳理和理解问题,理解行为模式和结果的关联性,以及给出对应的策略。

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帮助患者建立起基本的认知防御。

从这个层面来看,咨询的效果好不好,和患者的打开程度有关。

只有挖掘到的病灶足够准确,对症才能下好药。如果病根都不对,药再好都会打折扣。

心理学不是死的理论,而更像楼的阻尼器不断地作出动态的拉回。根据每个人的经历和所面对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将来引导。

这就是心理学存在的意义,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关键在于平衡,帮助患者找到这个平衡。

这里,先给读者一个理解框架,我们再回头去看阿德勒心理学,他讲的几个理念。

1

不追求他人认可


我有一句抄在本子上的话,“我们如此期盼他人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这句话后半部分出自杨绛,读起来就很有阿德勒的味道。


阿德勒提出,个体想要获得自由,就要不追求他人认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要不害怕别人评价。


只有这样,只有付出这些代价,才能贯彻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人都有认可欲求,如果过于追求他人认可,就会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活在他人的世界中,而不是活在自我的追求中。


这时,他人的期待就会变成了自我约束的枷锁。


不追求他人认可,就是要打破这把枷锁,对冲掉过分在意别人眼光的心态,对冲掉自我意识过剩的状态。


他人认可不应该成为生活的目标,认可是一种副产品。


只有不断地进行他人贡献,认可自然而然寻你而来。认可不从乞求中来,是从你的贡献中来。


不要在意你是谁,要在意你做的事。


2

自卑的来源


人为什么会自卑?用阿德勒的话来说,自卑来自于与他人比较的劣等性。


比如,你身高只有1米5,你在平均1米8的人群中,长得矮是客观事实,但如果你的主观解释也认为长得矮是劣等的,你就会自卑。


劣等的本质是价值差,即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你的主观解释也认为矮是没有价值或者低价值的,那你就会得出矮不如高的结论,你就会苦恼身高矮小的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一门使用心理学,与之相对的是拥有心理学,使用心理学强调,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就像尼布尔的祈祷文说的,“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客观事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你赋予客观事实什么意义,也就是你的主观解释。


只要转变一下观念,把矮放入到一个矮更有价值的场域,那么矮就不再是劣势了。


比如,我看过一个救援视频,一个几岁的小孩掉进了深井,周边的大人都没办法钻进去,因为体型太大,井口太小。


最后,找到了一个消防员的儿子,大概10岁的小朋友,刚好可以钻进去把小孩救出。


你看这里,换了一个场域,身材高大反而成了劣势,成为了救援的障碍。


所以说,面对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事实本身,然后转变主观解释,把自己从内耗的纠结中解放出来。


拿破仑也只有1米5,但不妨碍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这就是主观能动发挥了作用。


注意,接纳事实并不是忽略事实,而是先面对接受,再努力改变。因为只是纠结事实本身,毫无意义!


另外,要警惕自卑情结的恶化,到了一定程度,会恶化成优越情节。


没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用虚假的优越来填补自卑的缺口,这就是优越情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笔下的啊Q。


有一次啊Q因为调戏了雇主家的保姆,被雇主赶了出来,正好遇到被自己看不起的小瘪三,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刚好想找茬。


不料因自己几天没吃饭,不敌小瘪三,被小瘪三按在墙角暴打了一顿。


啊Q走的时候,自顾自地说,我是看对方可怜,自己是故意让着对方的,好歹让对方赢一回,找回点面子,这狗娘养的。


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明明是自己打不过,却非要说是让着对方。不敢面对自己,自我欺骗就是最大的人生谎言。


只要有比较,就会有自卑存在。而且,与他人比较没有尽头。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


复旦女神陈果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自风情万种,我很好,万种风情,婀娜多姿,我与理想的自己共舞;


与世无争,我很好,你们也很好,我不需要通过与你们比较,来凸显自己的优越。


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这一切,与他人无关。


3

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刻意的纵向意识,本身也是自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不会产生自卑情节。


在沟通中,批评和表扬就是一种纵向关系的表达;而鼓励和援助,则是横向沟通的表达。


常见的横向沟通词汇,如“谢谢”“幸好有你”“帮我了大忙了”…


常见的纵向沟通词汇,如“这你都不明白”“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吧”“要不是我养着你”…


多用横向,少用纵向。


多提一点,在沟通过程中,讲述者应该要占沟通中70%的沟通责任,多问问自己讲清楚了没有,而不是老问对方理解了没有。


尊重和平等,是一个消除自卑意识的课题。


没有尊重的地方,就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不平等的地方,就会有反抗。


4

看清你真正的目的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你可以自己选择,过去的原因论只是借口。


比如,你会说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没有一个富一代的爸爸、从小双亲离异等,所以自己只能这样,我也没办法。


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没办法吗?


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我选择我负责;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都是因为他人。


你假装隐藏的目的是什么?一切从结果来判断,行为都是演绎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生气,你就会捏造一系列可以让自己生气的诱因,最终让自己生气;如果你需要不幸,把不幸当作求关注的手段,那你就会一直需要不幸。


你假装隐藏的目的,需要你做这些事情来支撑。因为这些事对你而言,是一种善,或者说有隐藏的好处。


大部分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主要是这两种情况,“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遭到的不幸,抑或是深恶痛觉地控诉责难自己的他人或者讲自己卷入其中的社会。


在这个演绎中,都是他人的问题,自己是受害者。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你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真实的目的,到底是事实,还是演绎;到底谁更应该为选择,负责。


这个理念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提到,其中自我负责,就是讲的是这个意思。


成熟的自我,应该是自我负责的自我,不因任何借口而逃避结果。


5

每刻都是完结态

有两种人生状态,一种是潜在性的人生,一种是现实性的人生。


潜在性的人生强调,只要达到了目标,过程才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还没到达人生巅峰的人生,都是无效人生。


现实性的人生强调,当下的每时每刻都是完结的。不需要刻意强调目标在哪,只要在路上,尽力不辜负,即使下一刻不在了,也不会有遗憾。


阿德勒就推崇后者,现实性的人生。


如果把人生比作黑板上的一条线,表现上看来这是一条连续的线条,放大来看,实则是一个接一个的点。


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刹那相续相。组成我们人生轨迹的,就是这些瞬间的刹那,和刹那的走向。


什么叫活在当下?


让自己每一个刹那都不留遗憾,每一个刹那都尽力而为,每一个刹那当作最后一个刹那,每一个刹那都是完结的。


这就是活在当下,是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6

关于幸福的追问


阿德勒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行为目标,一个是心理目标。


行为目标要做到,1)自立,2)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目标要做到,1)我有能力,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自立和我有能力,是自我接纳的部分,是个体空间的课题;


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是他人信赖、他人贡献的部分,是个体与他人关联的课题。


阿德勒断言,“一切的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也隐含着,“一切的快乐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快乐”。


获得人际关系的快乐,就会获得幸福感。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即这件事由谁最终负责,这就是谁的课题,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比如,孩子学习这件事,这是孩子的事情,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但不可干涉孩子最终的决定。要不要学习,要怎么样学习,考什么大学,交什么朋友,这都是孩子的课题。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获得幸福感的源头,只有感受到我对共同体有用时,才会感受到有价值,感到有价值才会获得勇气。


怎么获得共同体感觉?


答案是“爱”“付出”“利他”···等一切的他人贡献。从他人贡献中获得价值感,从价值感中获得共同体感觉。


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解放出来,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幸福的第一步,也即“爱”的选择。


最后的话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内心世界的学科,虽然咨询师可以从认知层面帮助患者理解问题,建立起认知防御。


但真正的自救者从来都是自己,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自己的刹那相续相。


就像豆豆笔下写的《遥远的救世主》,救主的不是上帝,不是皇恩浩荡,救主的是自己。


当下的选择,就是救主的第一步,这一步最需要的就是勇气。


拎起觉知,放下我执,提高自我洞察,勇于选择,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完。


《被讨厌的勇气》早几天就看完了,一直磨磨蹭蹭写读后感。

起初,读的过程中,在纸上写了一遍,后来又在电脑上复述和理解了一遍,最后才融汇整理成文,这个过程花了一周时间。

用阿德勒的话说,我这是为了不想写,为了不麻烦,而故意为之的拖延。什么想写得更好,想整理清晰再输出,都是借口。

学以致用了!

当然了,这些理念我很喜欢,也是查漏补缺,是很多人自我调节的心法,输出过程也是温故知新。

心理学这个领域,要深挖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拿出来讲的。

国庆第一天,一鼓作气写完,不知不觉倒腾了4000多字。也祝各位读者,国庆节快乐。

喜欢的话,收藏、点赞、分享,笔芯。欢迎关注公众号《才兄说》,第一时间阅读好文。
举报/反馈

才兄说

139获赞 31粉丝
关注同名公号,每周分享商业随笔。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