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物理学中最稳固的形态。三足鼎立在权力划分中也是一种稳固的格局。而在心理学中,也有如定海神针一般的三大流派,分别割据一方。今天就让我们先走近人本主义流派。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起步最晚,甚至基础理论都无法科学量化的庞然大物。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而人性本善论就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第一块基石。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坚信,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至少也是中立的。没有人一出生就是来自地狱的使徒。而现实生活中,恶徒却又真实存在。那么,这些恶是从何而来的呢?
人本主义推崇每个人身上的一切邪恶,都是从外界的负面刺激中产生的。或者是由于自身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导致的。
而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则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第二块基石。只有当这些需要中的大部分得到满足,人们才会具有幸福感。
基础需求包括:一切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肚子或者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肯定幸福不起来。这对每个人都适用。
当这些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就来到了高级需求层次。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这些高级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认为没能得到满足造成的。比如爱与归属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一般来说,从人本主义角度解决心理问题,最好的两条出路就是,察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以及想办法从阻力最小的途径得到自己缺少的东西。
先来说说如何察觉自身已有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一个改变认知的过程。老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虽然并不受听,但也确实反映了许多人的真实状态。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总是想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觉得自己还应该继续前进。但是在前进的同时,既觉得压力巨大,又说不清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这是许多人的现状。
传说高丽王朝曾有一名智者,虽然家境贫寒,但每天都特别高兴,并时常向上苍表达谢意。周围人对他的行为很是不解,直到某天,有人向他询问高兴的原因,才得到一个让人匪夷所思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这名智者说,自己身体健康,家中也无病人。既没有生逢乱世,也无仇家对手。为何不高兴呢?这其实就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鼓励大家,相比于追求那些还不曾拥有的事物,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已有的一切,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安喜乐。这也是人本主义分支,积极心理学诞生的根本。
当我们为已有的生活感到欣喜,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做好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准备。
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类的最终幸福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整合好自身所有有利的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整合好自身的优势资源后,剩下来就是寻找实现目标最省力的途径。也就是将条条大路通罗马落实到生活中。
就比如树洞精曾遇到过的一位网友,沟通前,他一直对欺凌过自己的几个校园恶霸耿耿于怀。沟通后,他壮志满满的准备报考警校。立志为社会扫清罪恶。这就是通过改变实现目标的途径,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当我们了解人本主义理论后,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周边的其他人获得幸福。
正如,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既是一种心理咨询的理念,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智慧。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否有心理问题,无论当下状态好坏,这个人在当下的生活中,必然已竭尽全力。
如果我们因为ta的缺点,总是加以批评、指责,即使本意是想让对方更好,其效果往往也是适得其反。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瓶子,瓶子的容积是固定的。想要让瓶子中不好的东西减少,既可以通过剔除不好的东西达到目的,也可以通过增加好的东西达到目的。人本主义采用的方法就是后者。
我们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可以帮助对方察觉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并且由于我们的接纳与包容,可以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并非那么糟糕。不至于自暴自弃。可以在一种更加放松的环境,与自身的潜能进行对话。如果找对了方法与切入点,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个人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