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京畿首驿,古今共融,肩负着北京文明进步的历史重任;副中心,一核两翼,北京新城,承载着首都发展的时代使命。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历史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生态相融,流淌出千年的历史文化根脉。

强化顶层设计 筑牢景区高质量发展基石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力抓手,是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市通州区自2018年启动5A创建工作以来,陆续开展确立创建机制、深化设计方案、实施提升改造等各项工作,先后制定《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提升改造方案》《景区提升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加强顶层规划,明确目标任务。

大光楼

以人为本 亮点工程齐并进

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创建为了人民、创建服务人民、创建依靠人民,把提升群众文化和旅游获得感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亮点工程建设。

(一)“一环线、五片区”。

景区依托大运河历史资源与现代元素,强化空间风貌协调和文化显性表达,以“一环线、五片区”为亮点提升工程,打造古今交融、具有新时代风采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1.“一环线”指沿北运河河道滨水两岸全长25公里的环线。

2.“五片区”是指大光楼片区、1号码头片区、2号码头片区、漕运码头片区、柳荫码头片区。

大光楼片区

大光楼片区突出验粮文化主题,新建游船码头,推动七孔桥向公众开放,运用现代手法呈现“千帆过闸”的漕运盛景,还原昔日水工文化及验粮文化景观,演绎运河流淌千年的水上文明。

1号码头片区

1号码头片区拥有现代艺术雕塑《东方》,又增加生态花境景观,打造风格现代、时尚雅致的滨水休闲区。

2号码头片区

2号码头片区建设桅杆顺风旗元素滨水驿站,形成集运动、休闲、文创于一体的活力片区。

漕运码头片区

以提升建筑风貌为主,引入新业态活化商业街区,打造漕运码头夜景氛围,点亮运河“夜经济”,聚起运河“烟火气”。

柳荫码头片区

以古韵新景、生态休闲为定位,复现通州八景之一的“柳荫龙舟”,结合现代元素塑造生态水岸。

(二)推进建设三座分别位于北、中、南片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共同承担景区管理、疏导集散、游客导览、旅游咨询等服务功能,完善景区统一管理与游客服务体系。

(三)按照“一短、一长、一夜航”模式,开通三条游览线路。

(四)推进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千荷泻露桥正式通行,推动七孔桥和大光楼面向市民开放,打造运河亮丽风景线。

(五)推出长约12公里的大运河灯光秀,运河上8座桥梁被点亮,北运河大桥设置多媒体水幕秀,呈现“通州八景”等景观,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滨河景观。

三庙一塔

古今同辉 再现“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千年盛景

景区北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由儒教的文庙、佛教的佑胜教寺、道教的紫清宫及燃灯佛舍利塔共同形成“三庙一塔”古建筑群,是体现运河历史文化传承、凸显通州人文地标符号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创建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高质量完成景区北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整体提升改造工作,全面修缮文物古迹,实现园林整体设计美化。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实施夜间景观提升工程,千年古塔与周边运河商务区交相呼应,构成古今同辉的壮美格局,呈现出一幅历史文化与国际时尚交融的千年盛景。

强化景区功能 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

三大功能区定义新标签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包括4个区域,分别是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片区、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北至源头岛,南至甘棠大桥,面积7.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河道长12.1公里,景区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良好,是副中心文化旅游功能的重要载体。根据旅游空间划分、旅游资源要素和统一管理运营的需求,将景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三部分。

北区以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葫芦湖、大光楼为核心,成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重要承载地。中区让当代运河文化与古朴运河底蕴在此交融,是古今余韵衔接地带。南区为森林生态体验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这个区域的灵魂所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两条大环线串联全景区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立足生态文化,打造大运河水陆观光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通过“1条水上大环线+1条陆上大环线”,采用“游船+步行+电瓶车+自行车”多种交通方式,串联多个旅游景点,几大旅游片区水路皆通。

推动科技赋能 打造现代化高标准景区

充分发挥通州区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加强新技术、新手段在5A创建中的应用,不断丰富大运河文化旅游配套供给,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化、科学化高品质景区,助力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提质升级。

2022年实现景区内5G信号覆盖,充分利用5G技术搭建景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及管理平台,满足人脸识别、流量监控、危险预警、文物保护等需求。

智慧化基础设施推动创新融合发展。游客可通过景区内导览系统的讲解功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个性化推荐及规划,置身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尽享宾至如归的智慧服务。

景区积极开展智慧化创建工作,梳理大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生态环境等文化脉络,借用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遗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厅,实现一部手机“游”运河的独特体验。千年大运河化身为智慧运河,科技与生态发展共融也将成为智慧景区新亮点。

孵化运河IP 擦亮副中心文化底色

logo全新升级,优化标准字体,放大燃灯塔地标图案,增加品牌识别度,完善各种引导图案,向游客传递视觉信息。 文创衍生焕发活力

运河IP的重塑与升级

把文创开发作为景区提升工作的有力抓手,依据通州八景、军粮经纪密符扇、文庙、燃灯塔、《潞河督运图》、动植物系列等核心元素,孵化整合60余套特色文创衍生品,精心设计绘制景区VI文化基因图谱1000余个,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丰富多样的游园体验,擦亮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色。

推动同频共振 多点发力提升景区美誉度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响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通过举办一系列运河文化主题活动,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宣传推广,为创建工作注入不竭动力。

自2020年,北京市通过举办“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遗址保护工作,聚合北京段沿岸文旅资源。经过连续3年的培育,运河文化节已成为讲好大运河故事的窗口,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良好风尚,助推创建工作高质量实施。

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

通州区举办文旅融合新品牌“遇见·运河”城市探访系列活动,通过多业态融合共振、多平台一体化联动,引导公众以多种方式遇见运河、探访通州。其中,幸“运”一“夏”城市露营在大运河畔搭建新消费场景;运河“船”说小少年运河游船研学营,带领营员在实践中体会运河文化内涵;《山河月明·经典流传》国风音乐会中,通州区首次尝试在古建筑群场景内开拓演艺新空间;国潮文化市集推出“吃购行乐娱”一站式体验,彰显千年水韵魅力;运河“骑”遇记活动让骑行爱好者饱览河畔好风光。五大主题活动的陆续开展,助力运河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城市露营

研学营

国风音乐会

国潮文化市集

“国潮—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通过聚焦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创新,将国风之美与潮流时尚有机结合,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古今同辉的文化品格,让更多年轻受众感知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让千年文脉在赓续中焕发生机。

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

2022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赛艇大师赛与首届北京桨板公开赛充分发挥北京段水域优势,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助力体育强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户外潮流运动和“运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运河赛艇大师赛

首届北京桨板公开赛

未来,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个备受世界关注的文化名片,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副中心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热烈欢迎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责编:勾晓庆
举报/反馈

文旅中国

58.2万获赞 27.7万粉丝
传递权威文旅声音,带您体验诗和远方!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