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竞争压力增加的同时,对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而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开始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的多样性。

在这个时候,传统教学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与哲学、教育等方面广泛交织的心理学——而卡尔·罗杰斯贡献出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开始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01

什么是人本主义教育观

卡尔·罗杰斯是近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性是积极的、健康而稳定的,且具有创造性、建设性、发展性,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从自身出发,靠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他将自己总结出来的临床心理治疗观——“以人为中心”运用到教育当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内部存在的积极人性和自我实现的动机,通过间接、非指导性和提供良好环境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

目前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该理论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部分,否定应试教育中“直接性、命令性、指导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态度,而强调教学过程的“间接性、非命令性、非指导性”特征。
其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情感、兴趣和动机的发展。更重视教学的过程与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变化式的学习,而非被动接受与塑造。
但“非指导性”并非完全放手不管,而是通过使用启发、诱导等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 自由学习

卡尔·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其“自由”是由于人的内心因素所促成,而非外界的帮助、改变所定义;是自主的决定、自我的承担、自我的选择并能自我负责。
自由学习不是机械灌输或者被动接受,也不是枯燥无味、盲目记忆地无效学习,而是自我主动地去学习、适应、变化和完善,从自己的主动选择和行为中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对自我生命的丰富。
  • 师生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观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不是传统认知中传道授业的教师。
因而教学活动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与个人价值,重视其主观能动性与独立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提供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
  • 教育目标

基于对人性的信任,罗杰斯认为教育是挖掘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完人”,即具有独立判断、独特个性、无限发展的人。

02

为什么人本主义教育观受到青睐

其实这个问题,细心思考一下我们曾经的教育历程就能得到解答: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家庭、学校这些更靠近学生的人际环境,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都传递着认知至上、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

不可否认知识的确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静态的、指导性的认知过程并不足以让我们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并且过分偏向智育训练而忽视德育、体能等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形成健康、稳定和积极的人格。

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关键在于——适应变化。

比如在施洁琼提出的导致大学生异常心理原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点是:人际交往困难。

她提出由于在高中时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学习环境和较小的人际关系脉络中,突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从未体验过的独立生活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在遇到一些人际冲突情况时,也会因为欠缺相应的处理应对方式,陷入沮丧迷茫等。

这其实也很能说明,在当代智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实际的需要和需求很可能得不到好的发展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罗杰斯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怎样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探索知识和过程才是可靠的人、真正有教养的人。”

而主动性的、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帮助我们看到被动学习之外更广阔的天地。

03

如何将人本主义教育观融入学习中

陈冠宇等在《卡尔·罗杰斯人本理论对现代教育观的启示》中提到以下几点启示:

  •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化

诸多成功的教育事例都向我们证明,在如今新时代的条件下,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而缺乏沟通和尊重的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欠妥的言辞举动伤害到受教育者,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教育者摆脱既往“指导性”地位的观念,而是以受教育者的自我实现为中心,主动和受教育者建立彼此间的信任,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引导、促进和关怀。看到他的愿望,使用鼓励而非直接告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 将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贯彻到实践教学中

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如何实现教学活动的“意义”,更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思维来安排和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能动性和逻辑思维等。
比如现阶段存在的“分组学习”“同伴教学”等教学模式,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起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去体会意义所在,发自内心接受学习。
  • “悬而不答

教育者只做启发而不做总结性发言,所有讨论的结果都是悬而未决、没有定论的。
这可以有效地将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都保留下来,诱其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逻辑的合理性——因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以及所进行讨论的人本身就存在变化,而这样未知定论的答案反而给了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去探索。
举报/反馈

慈本老师

989获赞 519粉丝
创造有价值的心理学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