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亲人抑郁了,对家庭成员会有影响吗?
A:
情绪具有传染性,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我们,很难避免被他人情绪影响。
朋友恋爱不顺,需要找你吐槽两句;领导受到上级批评,转头原封不动将批评传递给你;就连父母关系不睦,也要向你说说对方的不是...
长期接受他人的负面情绪,我们自己也难免变得抑郁、焦虑,出现一些情绪困扰。以上经历,在抑郁症患者家属身上更为常见。
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承担起照顾患者的责任,还要分担患者的负面情绪。时间一久,生活多少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
家庭分工变化
和谐的家庭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它的运转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分工,每个人都有需要各自或共同承担的责任。
亲人罹患抑郁症,意味着TA可能无力承担原有的家庭责任。
那么相应地,家属需要肩负起更多责任,可能需要分担家庭创收、孩子教养、家庭劳务等。
负面情绪照顾
抑郁患者的情绪有较大起伏,发作期常被低气压笼罩,低落沮丧或暴躁易怒。
家属为抚慰患者情绪,避免激化更大问题,有时需要做出让步。
适当让步虽然能规避问题,但无法遵循自己的意愿,也会让家属感到委屈。长此以往家属容易心理失衡,变得悲观、忧郁或愤怒。
社交生活减少
抑郁患者的护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小到监督吃药、陪同运动,大到复诊咨询、倾听情绪,家属都应尽量参与其中。
这也意味着,家属需要平衡时间、做出取舍。不少家属就选择放弃私人的社交娱乐时间,改为给予患者更多陪伴。
于是社交圈子不断收窄,变成围绕患者活动,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家属自身与社会的联结。
身体素质影响
护理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对家属的精神和身体有着很高要求,家属可能要在工作之余,兼顾烹饪洗衣洒扫等家务,难免会疏忽对自身的照料。
于是身体素质可能有所下降,不仅出现情绪变化,还可能引发躯体问题。
所以家属在照顾患者之余,要重视自我关怀,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避免抑郁症的负面影响由个人扩展至家庭。
家属们需要做到以下4点:
就像开车需要保持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我们也要保留独属于自己的边界和空间。
对患者家属而言也是如此。虽然患者需要陪伴和支持,但我们也应该给自己预留独处的时间,允许自己短暂卸下陪护的责任,享受生活。
可以是约三五好友的社交活动,可以是独自运动看书的休闲活动,也可以是好好睡一觉、美美吃一顿的自我奖励,做些能让自己获取力量的事情。
独处,并不意味着疏离,相反是给自己和对方休息的空间。只有患者和家属都能量充足,疗愈才能自然而然地发生,抑郁也才能真正好起来。
家庭护理干预,对治疗抑郁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医生往往会倡导家属做好陪护。但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
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身上,也不能希望自己可以拯救对方。
在陪护过程中,肯定会有结果不如预期的时候。比如希望TA运动,但低动力让TA对你爱答不理;督促TA吃药,情绪起伏让TA对你乱发脾气。
这些时刻,产生低落和难过情绪是正常的,我们不需要自我谴责,也不需要有负罪感,因为你已经努力做得很好了。
我们应该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再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
补充心理能量后,再根据合理期望目标再次进行尝试。要记住不管何时,都要先照顾好自己,这样才有足够精力照顾生病的TA。
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扶持,所以我们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患者而言,家属就是他们的社会支持。
相应地,家属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自己渡过难关。
感到难过的时候,可以寻找愿意倾听的朋友、亲属、或病友家属,向他们倾诉。或许他们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但聆听已经是最好的帮助。
也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能更好地帮助疏通负面情绪。
另外,也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了解更多,家属才能更加切身地明白患者的感受,更明白患者的切实需要,提供更加实际的帮助。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反复无常,康复过程也可能会耗时漫长。
有时患者会因为疾病症状,出现“懒”和“丧”的表现;有时患者的病情明明已经好转,却又突然恶化。
这时不要急着批评和谴责患者,要明白有人力不能改变的外界因素。
批评和谴责只会适得其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刺激。所以家属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始终保持乐观心态,用耐心对待一切变化。
每天早晨可以面对镜子多笑笑,每天晚上可以给自己拥抱和夸奖。有效的自我关怀能让我们保持愉悦心情,逐渐累积能够培养出积极的思考方式。
抑郁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健康,还会影响到照顾患者的家属。
希望所有家属在照顾患者的同时,也能体恤自己的不容易,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