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超过1.7万人参加会议,约130个国家由部长以上高级官员率团参加了会议。189个国家一致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达成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如今已被视为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性全球政策文件。
本报记者拍摄的世妇会上中外妇女相聚北京的新闻图片。
迄今为止,第四届世妇会仍是参加人数最多的联合国会议,也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短短10天的大会,时至今日,依然持续影响着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
从1992年确定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妇会,直至1995年大会开幕,历时3年时间,《北京日报》一方面用一篇篇报道记录下热火朝天的筹备过程,展现出东道主首都人民对世界宾客的殷切期盼;一方面通过对世风世俗的报道,折射出新时代首都女性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
1994年起,《北京日报》开设了一个栏目叫“当好东道主,迎接世妇会”,反映热火朝天的世妇会筹办工作。
“在150天中,要拆除破旧建筑物804处,共20万平方米;清除垃圾和渣土数百万吨;新建工程40万平方米,仅部分外宾所需的8个住宅小区共63栋楼房中新建筑就达27万平方米,所需的大小会议室要新建40余个。”1995年8月1日,记者任稚犀以《难忘的150天》一文,记录下怀柔人民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用150天建设完成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场地。记者采访发现,这150天的工作量按常规计算,怀柔人民需要10年才能完成。但上上下下齐心努力,怀柔人民最终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1994年3月7日的《首批女巡警诞京城》,讲述北京第一支女巡警队伍成立,66名女巡警即将参与世妇会保安、巡逻、服务乃至翻译工作;5月29日的《北京日报》报道,六百位首都小画家,当场举行绘画表演,表达对在北京召开世界妇女大会的热切期盼;1995年3月10日的《北京日报》报道,首都58万妇女投身绿色工程,义务植树550万株……
世妇会期间,《北京日报》持续报道会议进程。时光辗转二十余载,今天的读者依然能够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当年的热烈气氛。
1995年8月31日的《北京日报》报道,在怀柔龙山宾馆的展厅里,外宾了解到“1993年中国已有女科技工作者809.7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女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时,称赞道:“中国的妇女太幸福了……”
“贝多芬的《欢乐颂》像一把火,点得大会堂里热气腾腾。”9月4日,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为世妇会与会人员召开盛大欢迎仪式。记者丁人人详细记叙在大会堂里上演的大型文艺演出的筹备故事——在46天的时间里,艺术工作者们调动全国100多个艺术团体、1500名演员,创下多个“第一”,为的是在一台演出里向全世界与会者展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
9月4日,记者郑京湘和邱洪波记录下一场研讨会的盛况。“联合国为我们这个专题安排的会场太小了!”参加NGO论坛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告诉记者。50多人的会场挤进了上百人,人们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大会临近尾声,9月8日的《北京日报》报道了在怀柔举行的95NGO论坛闭幕式的情况,“离闭幕式尚有一个多小时,上千把花伞下,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谈论着共同的话题——感谢怀柔,难忘北京。”
借着世妇会的东风,女性话题成为社会新焦点,报纸上有关妇女的议题层出不穷。早在世妇会举行前,《北京日报》副刊就开办了“注视东方女性——女性文化五人谈”栏目,邀请“莱曼女性文化书系”几位作者、顾问,对女性文化问题,进行交流;2001年《北京日报》文艺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自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至今,女性文化研究在中国呈现上升劲头。到2000年底,有关妇女研究的专著已达几十本之多……”
大会早已落幕,影响持续至今。2020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25年来,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不断催生积极变化。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已成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妇女面临更大挑战。在抗击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复苏进程中,尤其要关注妇女特殊需要,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本报记者拍摄的工作人员为代表们准备饭菜的新闻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