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为稳定外汇市场,央行月内第二次出手。

9月26日,央行表示,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稳外汇的工具之一。央行通过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准备金,增加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资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或个人远期购买外汇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和个人对远期外汇的需求。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记者表示,央行使用这一工具,目的在于通过增加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资金成本和企业远期购买美元的成本,减少远期购汇需求中的套利需求等非真实需求,约束远期外汇市场中的不理性行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和单边变化预期,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或升值,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双向波动。

维稳汇率

今年以来,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央行此次调整,释放出来维稳汇率的信号和象征意义,离岸市场快速拉升了约200点,此后又有回调。”有股份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26日上午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CNH)短线反弹,拉升逾200个基点,由跌转涨,后续有所回落。截至发稿,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632,日内跌248个基点;在岸人民币(CHY)兑美元报7.1588,日内跌484个基点。

“外汇新政策今天公布,两天后实施。最晚两天后就可以看到效果了。”有宏观分析师表示。

这是本月内央行第二次出手稳汇率。9月5日,央行宣布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9月26日,央行决定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而且,两次政策宣布时间到实施时间的间隔,从10天缩短到了2天。

庞溟认为,短期来看,有关部门明确释放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信号,表明维持汇率稳定政策目标的决心,给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降温”,有望减缓人民币过快贬值的压力,促进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平衡,使人民币汇率走势重新回归合理均衡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非理性超调以及可能出现的“羊群效应”。

远期结售汇指的是,客户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

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帮助企业锁定远期汇率,固定成本,有效规避市场汇率波动的风险。例如,某出口企业签订了一笔100万美元的合同,预计3个月后收到买方付的货款。为做好汇率风险管理,该企业与银行签订3个月远期结汇合约,远期结汇价格为6.8。3个月后,企业按照6.8的汇率在银行结汇,得到680万元人民币。如果企业未签订远期合约,则3个月后按照市场价格结汇:如人民币升值到6.5,则企业得到650万元人民币,与签订远期合约相比收入减少30万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贬值到7.0,则企业得到700万人民币。

而央行此次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这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减轻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为何选择这项工具

央行稳汇率的工具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启动逆周期因子;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对于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这项工具,信达证券宏观策略总监解运亮解释称,它是2015年“811汇改”之后,央行专门为了打击贬值预期而创设出来的新工具。“811汇改”之前,央行对远期售汇业务是不收准备金的,汇改后贬值太强,银行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大幅增长是一个重要推手,于是央行就创设了这个工具。当时的说法是把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后来人民币汇率企稳后,2017年9月央行又把之前提高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降回到零。

2018年8月中美贸易纷争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期间,央行曾再次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至20%,2020年10月降回到零。

“这次上调,和前两次如出一辙,彰显了央行打击贬值维稳汇率的决心。不与央行为敌,就是不要押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解运亮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下一步若出现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异常波动,央行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还可采取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性管理等措施。除以上具体政策措施以外,监管层还可进一步强化市场沟通,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发“羊群效应”。

未来走势如何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更多的是在美元指数近期强势抬升背景下相对美元被动性贬值。

对于人民币短期走势,市场普遍认为,受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以及地缘因素带动避险需求等影响,美元还将强势运行一段时间。例如,庞溟表示,美元曲线仍有向右端上升的动力,而美联储如果继续采取鹰派立场激进加息,中美息差有可能继续加大,叠加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衰退风险和通胀压力高企、能源危机阴霾笼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提升美元资产的“避风港”属性,美元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强势地位,人民币汇率仍有可能承压。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近日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美元未来还会继续有升值的空间,随着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和收紧货币政策,美元会进一步走强。

“年底前人民币兑美元仍有被动贬值势头,不排除年底前进一步贬值至7.2至7.3区间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处于实质性弱势,或汇率风险升温,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将保持基本稳定。”王青表示。

王青判断,若美联储在2023年一季度末停止加息,地缘政治局势也未朝着失控方向发展,届时美元有可能趋势性下行,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也将随之缓解。

举报/反馈

经济观察报

903万获赞 95.1万粉丝
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资讯
经济观察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