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的发展体现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包括人类在不断变迁的历史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社会关系等;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以社会现有的发展状态为基础,在对现有的生存环境的不断改造、创新中实现新的发展。不难而知,人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状态为基础。社会同自然共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物质资源及精神质料。
人的发展的社会根源
人的生命发展中最基本的发展需要是生存的需要。生存取决于必须获得维持生命的物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生存资料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可以获得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重要的是人可以通过实践劳动增加认知和实践的经验。
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皆源于人的实践。劳动实践增多了、发展了,人的身心将得到锻炼,人的各种能力、关系还有个性也会随之而形成,在实践中改造自身,磨练出新品质,产生新想法、新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等。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
人的发展在人类群体共同合作劳动中实现,在这一发展基础上促进了人类整体生产实践能力,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使得人们的生存资料日益丰富,并在此前提下追求享受和发展。人的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极大满足、在人类共同的社会实践合作和交往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推及的。
人的社会性发展本质
人的发展反映的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体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性就是人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过程,这个过程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发展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其社会关系中的历史性的发展。
人的自然属性指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形态、本能,比如自我保存的本能。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形态、关系。比如语言、思维、创造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体性、道德性、交往性等。区分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活动、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提升表现出来。
在人的社会关系中,最能反映人的发展的是物质关系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人的发展中是最基本的方面。人的发展的丰富性、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
人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递进,由不充分发展向充分发展、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相对于只依赖于个体的、血缘的、分工的、地域的、民族的社会关系,广泛地参与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各个层次的、融入世界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的发展才更充分、更全面。
除了社会关系,另一个与人的发展相关的方面是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发展的本质规定和重要源泉。人的社会实践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日益丰富,表现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生产实践与管理实践、物质产出与精神产出的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自由的时间,隐伏于人身上的各种潜能也在社会实践中被激发出来。在文明和复杂的环境中,人的发展的程度是以往不可比拟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益复杂归根结底是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
人的需要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和多样性。按照恩格斯的划分原则,即根据社会成员对所创造的社会产品的消费,把人的需要按层次划分为生存、享受、发展创造的需要。人的需要呈现出多样性,有自然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在此基础上又可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个体需要等等。
无论那种需要,都反映了人在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中对外部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一种摄取状态,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伴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地积累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经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精神成果,人的素质也得以提升。
人的素质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具体指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等方面在内的社会素质的发展及包括智能素质、体能素质、职能素质在内的能力素质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教育支持
人在不断发展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中,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且愈来愈强烈,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鼓励了专门的为人的身心发展而服务的事业和社会机构的出现。
从个体发展的需求的角度来说,教育的出现是顺应潮流的。从社会历史自身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经济规模化、技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从政治的民主化和长治久安来看,教育足可以为社会这些方面提供强大的人力后备支持和推进民主、加强公共意识的条件。
从一切非常契合的状况来看,教育是历史的产物。人的生命追求天然地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一起,从另一方面说社会选择了教育这种社会实践形式,人便也自然地与教育活动相联系。
主体发展意识的上升
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或与社会或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常常出现对社会适应的反差,或者对与他人之间处境不对等的对比,这些条件作用常常会唤醒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反思,分析现状,为未来的打算做出规划,是人自我发展的动因之一。
当人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时,人便可以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影响自我发展。当人具有了这种主体意识时,就会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觉实践的对象。这种实践既指向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指向自我未来形象和境况的改观。
自我意识主体具有强烈的摆脱现状、改变自我的意愿,在未来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一方面从周围环境中积极寻求和创造出实现发展目标的条件,同时规划通往未来发展目标的策略和途径。
可以说,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有各不相同的生成环境,生成的时间、条件也各不相同,甚至每个人选择的发展目标可能对社会和自己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或者给社会、给自己带来反面的作用,这些都是未可知的,如果有一种力量来引导,可能会产生积极、合理的结果。
但我们必须承认,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人生体验的不断丰富,人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人的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的来说是重要的内在驱动力,是重要的内塑能力,是人发展到生理心理成熟水平后的产物。
具有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的人,会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策划自我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现实中去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过去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意向同时参与到现在的发展,构成了连续的、不断上升的人的发展过程,人时时处在自我发展中。
人的自我发展的现实力量
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人先天具有的生命发展水平和后天获得的各种素质能力,构成其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人的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知识经验的结构水平、个体的心理倾向性等都构成了自我发展的条件。
条件本身的利用和转化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强烈程度、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也受到主体与外界交互活动在倾向性上的适切程度,如果外界的影响是积极有效、非负面性的,人的发展则相对顺畅。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这种外来的影响是不可预料的,随机的,碎片化的。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有一种合乎人的发展实际的、整体性的、有序的且能增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外部活动来唤醒人的内在动力,帮助人们实现真正的发展。教育承担着这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