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科室很有意思,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每治疗一个患者,就像读了一个故事。”咸阳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的住院医师唐书钰说。唐医生从医6年来,一直保持自己对精神心理科的热爱,致力于帮助每一个患者能够正常的回归社会,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6年来保持对精神心理学的热爱,她用心与患者和家属沟通
9月22日下午1点半,华商报记者在咸阳市精神心理科门诊见到了正在接待患者的唐书钰医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大部分时间会待在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的精神心理科住院部,因为要想帮助患者,还是要和他们面对面多接触,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够走入患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病痛。
“我是1992年的,这是我在精神心理科的第6年,其实当时有很多科室可以选,但是我自己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现在这个科室。通过这几年和患者们的接触,我发现精神心理科其实很有意思,因为科室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聆听和挖掘每一个患者背后的故事,才能找到他们的致病因素。而我们的病例要求是要写的像一本书一样,你即便没有见过这人,但是看了她的病例,你就能知道这个人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正在经历什么,像一个故事一样。”唐医生说。
不同于普通的内外科,通过仪器与医生的检查就能确定病因,精神心理科往往需要医生的深入沟通与层层评估,才能够进行诊治。而他们最常被患者问到的问题就是“医生你怎么证明我有病?”面对患者这样的提问,唐医生说首先不能回避,一定要用专业但是易懂的知识正面回答患者,只有他相信你,信任你,才更利于后面的治疗顺利开展。
我们平时不仅需要和患者沟通,还需要与家属沟通,因为大部分的精神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因素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寻找致病因素的重要一环,在后期治疗过程中,家属的配合也很重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看到康复的希望,让他们更够放心的把自己交给我们。唐医生告诉记者。
在精神心理科,只有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常常会被患者问到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所以唐医生业余还在学习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医生的知识充实了,在面对患者的各种问题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当患者说“医生你是在剥夺我当傻瓜的权利”这样的问题,她表示真的是又好笑又无奈。
她走入患者内心,帮助他们回归家庭与社会
正因为她常常走入患者的内心,所以对于患者的痛苦更能感同身受。在三年前,唐医生接诊了一个正在读大二的女生,女孩突然发现自己的关节有问题,不能行走,但是父母带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一切正常,最后确诊是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肢体认知障碍。同样是二十几岁最美好的年纪,唐医生看见女孩这样的情况,就和她经常聊天,像好朋友一样,鼓励女孩遵照医嘱,坚持治疗。虽然中间停学过,但是随着疾病的逐渐康复,这个女孩现在已经考上了硕士,能够正常生活。
帮助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是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也会面临一些危险。患者们的心理疾病会让他们在情绪、肢体上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是焦虑、暴躁类型的,就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伤害到身边的其他人,而医生就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唐医生说:“去年我还被一个男患者踹过,吐过口水,所以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会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仔细的评估,保障医护的安全,后背是不能留给患者的。”
不管是患者治愈后的开心还是他们可能会带来的伤害,唐医生说其实都是医生的学习过程,并且现在精神心理科的医生很紧缺,因为环境以及压力等等,患者却在逐年递增,这也让她感到身上的重任。对她来说,这6年的从医经历,也是自修的过程,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从患者的故事中汲取生活经验。
后期规划:继续钻研专业,同时向其他方面拓展
目前唐医生研究生即将毕业,并且已通过主治医师的考试,对于以后的规划,她表示:“希望我能够继续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突破,往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拓展,办一些讲座,科普活动等,让大家提高对于精神心理方面的重视。“
咸阳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兼精神科一病区主任安邦在9月25日记者的采访中表示:“唐医生从进入我们科室以来就特别有灵性,做事很认真,有冲劲,经常参加各种专业相关的竞赛,锻炼提升自己,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我希望唐医生在后面的工作,第一希望她能坚持自我,第二记住患者无小事的理念,第三在工作进步的同时也能兼顾好家庭。“
华商报记者 贾凡 编辑 朱国敏 武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