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感悟:人生在世,总希望得到他人的了解,为人所知、所用,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不为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立心正”。“立心正”存心用意要公正无私。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这是一个人修养的关键。

《大学》讲到修身的步骤:正心,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叫正心?曾子讲,心里有所好恶分别,就是不正;有愤怒恐惧,就失去了端正;有得失忧患,就失去端正。心不正,身就不正,也就无法教导别人端正身心。所以司马光曾说:“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

不知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不知”而“无知”从而导致心生异端。心不正,容易带有一己之私。看事物,考虑问题难免偏颇,甚至陷入极端的心理状态中。故而易产生恼怒、愤懑、郁闷等等负面情绪。于人于己有害无益。

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但他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孔子是怎样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我们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论语》所说,许多是孔子自身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对这一类内容,不能停留在文字和道理上的理解,必须结合读者自己的经验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懂得。所以读懂《论语》要从心开始读起。

举报/反馈

伊阅君聊文化

50.2万获赞 1万粉丝
有趣的文章,好看的视频,专业的创作。
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