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尚

金尚,本名李红艳,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副教授,已出版多部心理学著作

一、罗森塔尔效应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参观考察一所小学时,从学生名册中随机抽取了几十个人的名单。然后告诉这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这几十个人是他从各种测试中,筛选出来的将来会是这个学校最有成就的人,你们要好好培养他们。之后,罗森塔尔先生就离开了。几十年之后,跟踪调查,发现了这几十个学生果真成了这个学校最有成就的人。

罗森塔尔先生并没有真正地做测试,只是随机地抽取出来的名单。那么这几十个学生为什么会成为这个学校最有成就的学生呢?

这是由于罗森塔尔的著名心理学家的权威身份,由他告知了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深信不疑。而校长和教师在对待这几十个学生的时候,自然与别人不同,是一种欣赏、期待、鼓励的目光,学生在这种期待、欣赏、鼓励的教育下,当然也就会有了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也就会比别人多了三倍的努力。

而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是著名心理学家钦定的将来最有成就的人之一,也会是非常自豪,对自己的孩子也就会多了更多的肯定、欣赏、宽容。

孩子在学校、家庭双方肯定、欣赏、鼓励的作用下,也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同时激发出了300%倍的努力。

于是,罗森塔尔效应就发生了。

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随便套用罗森塔尔效应,弄得孩子苦不堪言,甚至适得其反。

第一种误区:把自我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年轻时候渴望成为从事某种职业,渴望到大城市,渴望到国外,渴望成为有钱人.........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就把对自我的期待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去为自己实现,让孩子一生痛苦。

十几年前,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了,一开始舆论一边倒地认为是海事大学不人道,让孤苦无依的杨母没地方住。可是当了解事情始末之后,人们才知道杨元元母亲不老、不病、不残,还领着退休金。之所以死活要跟着女儿,是因为年轻时候就有个梦想,要去大上海,现在终于可以跟着女儿去大上海实现梦想了。

其实在之前,杨元元就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考上县城里的公务员,杨母不让女儿去,说小县城有什么好呆的,哪怕在武汉扫大街也比在县城当公务员强,于是杨元元放弃了;另一次是杨元元考上了西北地区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杨元母又不让去,说离家太远。

于是,杨元元就只有四处打零工,过着穷困又辛劳的生活。直到杨元元考上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杨母不老不病不残,却非要跟着女儿去上研究生,其实为的是实现自己去大上海的梦想。

杨元元之死,并不是海事大学不人道,而是杨元元看透了今生今世无法摆脱母亲的纠缠。无论到哪里,母亲如影随形,像个鬼魅一样。杨元元无法拥有自己社交、友谊、情感、事业、生活,感受到生命中时时刻刻存在的窒息感。

最后杨元元自杀了,以半蹲的姿势,用一块毛巾把自己勒死,这最后的决绝,像极了她的一生,窒息而委屈。但愿天堂里没有痛苦。

杨元元的例子不是特例,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父母,只不过没达到杨母这么极端的程度。

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是多么自私的行为。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使命。让孩子为你而活,那孩子的人生怎么办?

难怪学霸张一得在考上美国长青滕名校的第一年就自杀了,张一得在遗书中写道,“有你为我活着,我也就不用活了”。其间,我们可以看出张一得对父亲的控诉:

你让我的生命无处绽放,我恨你;但是你为了做了那么多,我恨你是不道德的,于是我无法恨你。

你从来没爱过我,你爱的是你自己的形象。

你爱“你爱孩子的形象,培养孩子的形象,成功父亲的形象”,你爱的是众人眼中你的形象。至于我的内心,真实的我,我的痛苦,我的欢乐,你从来看不见。

现在,你成功了,在世人眼中,你是一个成功的父亲,而我,也没有了活着的必要。

第二种误区:控制型父母扼杀孩子的生命意志

罗森塔尔效应如果被当成教条随便使用,将会成为孩子的一场灾难。君不见无数控制型父母用所谓的”期待“,一遍一遍地虐杀孩子的生命意志。

一个父亲陪在孩子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你一定不能粗心,一定要细心。

一个父亲守在孩子身边,紧盯着孩子的握笔姿势,一定要握成标准的样子。

一个父亲告诉孩子,一定要先完成数学作业,再做语文作业,千万不能把顺序整混了。

一个父亲警告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只能查字典,查教材,绝对不能用小猿搜题。

你看着会觉得惊讶: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偏执的人?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孩子的进取心、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就这样一步步地被这个高控制父亲虐杀了。

这是一个有些偏执,有些强迫的父亲,所以这是很容易就看得出来的控制。

但还有一些是隐形控制,藏在“全是为你好,教的都是正确的“的掩饰下。

孩子要去上学了,母亲一遍又一遍地说,你要专心听讲。

孩子要去和朋友出去玩,母亲又要一遍一遍地说,你要注意安全。

孩子出门了,母亲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注意不要感冒。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本来专心听讲是孩子的主动意志,忽然被母亲一遍遍地强调要专心听讲,那么孩子就会把不专心听讲理解为自己的意志。

如果我专心听讲,我的自由意志就被杀死了,我就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为了表达我的个人意志,表达我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那我就只有不专心听讲了。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所谓”叛逆“,就是这么来的。家长越是要跟孩子较劲,要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越容易出问题。

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的自毁自虐也是这么来的,这些后遗症甚至会延续到成年后。

有些人在参加工作后,无论领导说什么都要反着来,总是喜欢跟领导唱反调,其实是跟父母亲的过度控制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三种误区: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要发挥作用:

第一,父母不能侵犯到孩子的自我边界。

第二,要把父母的期待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期待。

第三,自我期待的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处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

所谓”跳一跳,够得着“,直白点就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孩子自我期待的时候,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


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举报/反馈

S李金尚

1.6万获赞 2万粉丝
灵性导师
关注
所属专栏
觉醒式育儿:让孩子绽放生命的创造力

作者:S李金尚

专栏简介:儿童是比成人更具灵性、更具潜能、更具智慧的灵魂,很多无知的成人却用多种条条框框,多种限制性思维限制了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展开

10元 立即购买本专栏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