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宜居、宜业、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是什么样的?“15分钟生活圈”如何连接居民生活日常?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全新建造的百禧公园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从铁路支线到农贸市场,如今又变身“空中花园”,附近居民们再一次见证了一条退役铁轨的重生。
历史的纹理如何通过城市更新变成富有活力的一笔,就跟随普陀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的步伐一起去看一看。
俯瞰百禧公园
铁路到市场到公园
线形空间再度蜕变
走进现在的百禧公园,可以发现处处充满明亮的颜色和多变的结构。2021年,它完成了又一次蜕变,成了“颜值”与“实力”并存的“15分钟生活圈”示范项目。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高线公园,市集、展览、运动场、咖啡厅、装置艺术、公共活动舞台等多种功能在短短的1公里空间内汇集,周围居民们也开启了更加丰富的社区生活体验。
对这段路的变化,曹杨地区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在不同的时期,它曾担负着不同的使命。1943年,上海西南部建成一条铁路支线,最初叫“西长支线”,是沪宁、沪杭铁路的联络线,自上海西站(原真如站)至长宁站(原上海西站),长4公里。新中国成立后,“西长支线”更名为“真西支线”(真如站-上海西站),其中的一段便是如今百禧公园所在的地方。
1932年真如车站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正式诞生。经过不断建设,曹杨地区逐渐形成九个新村的规模,货运火车的隆隆声也伴随了曹杨建设发展的历程。随着人口增长和市区版图拓展,这段铁路支线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段接近8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线形空间。
1999年11月,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和上海铁路轨道交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的部分铁路支线路段,建设起曹杨铁路综合市场和铁路农贸市场。市场以兰溪路为界,北段为农贸市集,南段为综合市集,几乎包含了百姓日常所需的各类商铺,为当时的曹杨居民提供了切实的方便。
曹杨市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脏乱差和违法搭建等问题开始困扰周边居民和城市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的功能和环境,也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高品质要求。2019年,曹杨铁路综合市场和铁路农贸市场先后关停。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曹杨新村街道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最终确定了将这里打造成为百禧公园。
“3K”展廊,串联社区历史与活力
和其他公园相比,百禧公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一共分为了上、中、下三层。
“这里有一个‘3K’展廊的概念,因为百禧公园整个长度将近1公里,‘K’取自1公里1KM。”百禧公园总设计师刘宇扬介绍,“K1是一个半地下的艺术展廊,它承载着艺术展陈的功能,各类艺术活动都可以在此举办。K2是最开放的休闲活动廊,布置了大量绿化和公共艺术装置。而最高一层的K3云上廊,能够让人更好地展望社区建设,包括整个曹杨新村。”
百禧公园内景
这样的立体设计实则是根据地形量身打造的。该地区是一个狭长的线形空间,长度近1公里,而最窄的地方只有10米,通过立体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增加活动空间和体验感。
1000平方米半地下空间设置了很多天井,以便市民们在半地下空间,也能感受到光线、自然通风跟绿植带来的愉悦感。
百禧公园内景
与此同时,设计中还尽可能地照顾到居民们对于真如货运铁路支线与曹杨铁路市场的集体记忆,不仅保留了曾经农贸市场的标识牌,对农贸市场的一段旧墙体进行加固与再创作,在顶层步道的遮阳棚造型设计上也融入了巧思。
“遮阳棚我们做了单拱、双拱、三拱这样一个不同的组合,希望在形态上能够勾起来访者对于老车站的回忆,能够让他们想起火车缓缓入站,看到站台上的顶棚的情景。”刘宇扬表示。
百禧公园内景
“之前看到纽约、首尔有‘高线公园’,现在上海也有了,真的是相当好。”刘爷爷是周围的居民,更是这里的“常客”,聊到百禧公园,他满满的自豪。“站在高线步道上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很新鲜。”穿了一件漂亮衣服来拍照的吴小姐表示。“逛个公园,顺便把菜也买好了!”在百禧公园开园后,居民薛阿姨调整了自己的买菜路线,每日从百禧公园经过,她表示百禧公园的多功能设计让社区居民的晨起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这也正是“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理念。
百禧公园内景
火车的汽笛声、商贩的叫卖声已逐渐远去,如今的百禧公园是一个可以供市民运动、休闲、举办文化活动的场地。从“城市伤疤”到“空中花园”,附近居民们再一次见证了一条退役铁轨的重生,历史的纹理通过城市更新变成富有活力的一笔。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偶遇”历史,还能“捕捉”艺术,开启“对话”,让日常生活变得更有滋味,更有活力。
熊迎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4134万获赞 195.7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