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一个人没有自我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以下想法:这个人没有主见,喜欢讨好别人,人云亦云,缺少个人立场;不懂得爱惜自己,缺乏自尊,也没有进取心,容易依赖别人,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让人操心。
总之,没有自我是一件令人痛惜的事情,它反映了一个人性格上的部分问题。
然而,这里面我们也得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没有自我”实际上是人的主观看法。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你没有自我”的时候,实际上也包含了个体对他人的偏见。
比如孩子在家里面玩游戏,从来不做作业,家长看了以后很生气,一把夺下孩子玩游戏的手柄,对孩子说:”你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你看人家班长,回到家以后就会开始做作业,成绩也考得不错,你的话只是不及格,一点自我也没有,也不懂得什么是羞耻。”
你会发现,家长对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有挖苦的想法在里面,拿自己的孩子同班长进行比较。实际上孩子真的缺少自我吗?倒也不见得。也许他已经完成作业了,只是想放松一下,玩点游戏。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地就对孩子指责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至少你得了解情况以后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里,也得多耐心地倾听和尊重别人感受,不要过于地把“没有自我”挂在嘴边,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别人的不满。
排除偏见,一个人没有自我,会存在哪些性格上的问题呢?
1、容易自卑。没有自我的人,比较容易在意他人的评价,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别人的眼光,会决定个体的想法和行为。比如父母对你说,25岁该结婚了。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会倾向于遵循父母的看法而采取行动,等到结了婚以后才发现后悔莫及,早知道不结婚就不会有这么多烦心事了。
2、人际关系出现困扰。没有自我的时候,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好,容易跟他人起矛盾。因为缺乏自我,往往会给人一种逆来顺受的状态,造成不平等的体验。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中,是需要互相理解和支持的,缺少正向体验,再好的关系迟早有一天也会出现矛盾,继而引发心理上的不适。
3、较为懦弱。没有自我的时候,很难拥有自信。缺乏自信状态,就会时刻贬低自己的行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我是不好的,没用的人,大家都看不起我”的想法。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工作、生活方面遭遇挫折。
除了这三点以外,没有自我还会导致人际相处缺乏边界感的问题。由于太不了解自己了,会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很重要,别人对自己很好,就会对其喜欢、倾慕;要是不好,就会非常排斥,内心存在敌意,会陷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状态中,忽视了人的可变化性。要么过于讨好,祈求别人不要抛弃自己;要么把对方贬低到十恶不赦的地步,一旦做错什么事,都会认为对方是大坏蛋。
没有自我的人,在生活许多方面都会过得不开心,看似表面上能跟大家乐呵呵地聚在一起,但是内心是很孤独的,类似“空心”的过程。
那我们要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
其实拥有自我是一件非常宏大的事情,每个人的一生也在寻求着生活的意义。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想拥有自我,首先得“接纳自己,找寻属于自己的时光”。所谓接纳,就是要不忘初心,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哪怕旁人有任何非议,也要不为所动,能扛得住周围人的压力。
这句话看似简单,真正要去实现非常困难。你会发现自己去做的时候,太难不受他人影响了,你的父母、朋友还有同事,都会给你灌输各种看法。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受他人暗示而放弃自己的梦想。
拥有自我,一定是内心强大的,不畏惧各方看法的人,尤其是个人的人生目标上面,一旦付出了就不会退缩。
让自己变得坚决、果断,是人拥有自我的基础。
其次,自我不代表着“自负”,自我的目标应该是自信、独立面对事物的过程,它不违背人的感受,只要你认同的,符合客观规律以及良好感受的决定,都可以坚持下去。人的话还是得有主见,不能别人说什么,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得有辩证的思维逻辑。
比如别人跟你说投资房子好赚钱,你听了以后,完全没必要把这件事当做“圣旨”。可以评估一下市场环境、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的购买力如何,了解情况以后再做决定。对与不对,好不好我心里有数,相信自己有这个判断力去做出最好的决策。
换句话说,别人认为的事情,你都没必要把这件事看得“过于绝对”。你可以内心保留意见,做出最符合你利益和观点的行为。
如果人能做到这两点,慢慢改善自信的问题,自我接纳,拥有自我也会随之而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