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哈萨克斯坦议会上下两院召开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此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除了将总统任期调整为7年且不得连任等重要内容之外,还有一个条款特别引发哈萨克斯坦社会关注,这就是首都的名字将由“努尔苏丹”改回旧称“阿斯塔纳”。
托卡耶夫顺应民意改回首都旧称
阿斯塔纳可谓是一座与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个人息息相关的城市。为了体现纳扎尔巴耶夫对首都发展的功勋,人们将纳扎尔巴耶夫的生日7月6日确定为首都日,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庆典。2019年3月,纳扎尔巴耶夫主动提前辞职,将政权交给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为表彰首任总统对首都和国家发展的丰功伟绩,托卡耶夫立即发布总统令,宣布首都更名为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努尔苏丹。
然而,随着石油等国际能源原料价格的下跌,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开始遇困。2020年,新冠疫情对哈社会经济再次构成重大打击。在纳扎尔巴耶夫多年执政中,官僚体系中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贪腐现象,哈萨克斯坦也形成了一些经济寡头势力,这导致哈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明显。随着工作和生活的日益艰难,民众对纳扎尔巴耶夫个人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对首都更名为努尔苏丹存在较大的反对意见。
2022年初,哈萨克斯坦爆发了严重的社会暴乱,一些地方的抗议人群甚至推倒了纳扎尔巴耶夫的塑像。此后社会民众要求首都改回阿斯塔纳旧称的呼吁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现总统托卡耶夫只能顺应民意,于日前在修宪提案中加入首都再次更名的提议。哈萨克斯坦议会很快一致通过了总统的修宪提案,首都的名字再次恢复为阿斯塔纳。承载着时代和社会变迁的首都更名历史,终于暂告一段落。
世界第二冷都原意“白色坟墓之地”
哈萨克斯坦首都坐落于哈萨克斯坦北部的伊希姆河畔,是世界上第二寒冷的首都(最寒冷的首都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历史上曾几度更名,这背后折射出这块土地的历史变迁。
1832年,沙俄帝国的哥萨克在伊希姆河畔的荒芜之地上建立起一座堡垒。这里气候和自然条件恶劣,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冬天严寒和暴风雪肆虐,夏天沼泽蚊虫盛行。此地因此得名为阿克莫林斯克——“阿克莫林(拉)”在哈萨克语中是“白色坟墓”之意,“斯克”在俄语中是“……之地”的意思。在沙俄和苏联早期,这里曾因恶劣的生存环境成为罪犯的流放之地。1961年,在赫鲁晓夫积极推动苏联农业改革的热潮中,阿克莫林斯克这块荒芜之地得到开垦,并随之更名为采利诺格勒,在俄语中“处女地之城”。
纳扎尔巴耶夫坚持迁都改善哈北部地区发展
1991年底,哈萨克斯坦成为独立国家。为体现主权独立,1992年哈萨克斯坦将采利诺格勒更名为历史旧称阿克莫拉。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由于原首都阿拉木图发展空间受限,且北部地区严重俄罗斯化等原因,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决心将首都迁至北部的阿克莫拉。1994年7月6日,纳扎尔巴耶夫借生日之机,利用个人威望,“哄骗”国会议员们通过将首都搬迁至阿克莫拉的决定。当时哈萨克斯坦尚未走出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境,没有人相信纳扎尔巴耶夫真的会把首都从温暖繁华的阿拉木图搬迁到阿克莫拉这个堪称苦寒之地的小城,只是把这当成总统一时的异想天开。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随后纳扎尔巴耶夫竟然真的不断飞赴阿克莫拉,开始亲自考察、设计起这座新都来。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发布总统令,宣布阿克莫拉为首都,并正式拉开首都的搬迁工作;1998年,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萨克语为“首都”之意)。此后,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也日益繁荣。在纳扎尔巴耶夫的坚定意志下,新都阿斯塔纳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荒凉的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趋势。
如果有机会考察阿斯塔纳就会发现,如今的阿斯塔纳一座座带有奇思妙想形态各异的新式建筑林立,一座座横跨伊希姆河的大桥美轮美奂,一个个新建居民小区整洁舒适,一个个绿树成荫的公园遍布便民休闲设施。如今的阿斯塔纳已发展成为哈萨克斯坦仅有的人口超百万的三座主要城市之一,成为哈萨克斯坦真正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亚乃至独联体地区罕见的充满活力的新城。
作者:宫艳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 8519 6822。
举报/反馈

海报新闻

1.6亿获赞 171.5万粉丝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互联网传媒集团运作
大众报业集团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