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剧名,很难想象,《直播开国大典》是这么一部有当代感和可看性的戏剧作品,它关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部委约创作的主旋律作品,但却有着极为当代而科技的舞台面貌,以及快节奏多线索的叙事节奏,扣人心弦,也激荡人心。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国家大剧院首次以委约创作的方式合作的作品,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集中了整个国家话剧院的强大阵容,由田沁鑫编剧导演、编剧刘金妮、姜文良和戏剧构作罗兵共同完成剧本创作。该剧去年国庆期间在国家大剧院正式首演。三组演员阵容,集结了张桐、吴樾、陶虹、吴彼、刘威、苏青、韩青等老中青几代演员。
10月14-16日,《直播开国大典》将来到上海,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三场。本月,记者先睹了刚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的该剧,这也是这部剧问世之后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演出。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全剧聚焦于1949年那个特别的历史时点。一个“天字号”的任务,背后是一个隐秘的故事,一群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以卢海宇、高大梅为代表的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赵英杰和梁晓瑜为代表的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技术人员,曾经隶属于两个阵营。在一个月内,他们要如何克服彼此间的冲突和不信任,如何攻克种种技术条件难题,最终完成实况转播的任务?全剧故事由此开始……和剧名带来的感观多少有些不同,全剧除了讲述历史上那个真实的任务,展现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历史人物群像,作品里更有悬疑、谍战和爱情等多种元素,人物间的冲突和真实历史质感交织在一起,在舞台上呈现了一个激荡人心的故事。
导演田沁鑫在这部作品里依然延续了她在“舞台技术”上一如既往的探索。自上戏版《狂飙》开始,在《伟大征程》中延续,以“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舞台影像技术,加之纵深的舞台设计,快速的舞台时空转换,让整部剧呈现出一种极为当代、科技、新颖的质感。剧中演员众多,个体和群戏交织,但表演和台词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和精致打磨,更让观剧体验变得丰富而耐人寻味。
“我当时选择做这个戏,是被这段历史打动,也是觉得这个题材比较适合让主旋律好看起来。”在上海演出前,田沁鑫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中国国家话剧院肩负着文艺为人民的职责,也有着引领国家舞台艺术形象的使命,“我们怎么样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完成让主旋律好看起来这样一种文化责任,我觉得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艺术家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即将上演的《直播开国大典》,还是正在创作排练中的《抗战中的文艺》,无论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还是戏剧导演,田沁鑫始终都在持续着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对话】澎湃新闻:怎么会想到选择“直播开国大典”这样一个题材来创作的?
田沁鑫:这个题材是我们这个戏的戏剧构作罗兵老师偶然谈话讲起的。罗老师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在他们70周年台庆的时候,他和我讲起,当年正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丁一岚,曾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齐越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直播了开国大典。
1949年,我们的技术设备还是很落后的。其实即使现在,我做过国庆的大型活动也还是知道,在天安门广场收声依然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是当年,从西柏坡来到北平的这一批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队伍,就是在没有经验、设备也不够好的条件下,接到了实况转播开国大典的“天字号任务”,而且当时具体时间和细节都是保密的。最后,他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成功实况转播了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
当时我听了这个简短的讲述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兴趣,然后就查了一些资料,我发现这个是可以构成一个戏剧的。因为这个故事里,有悬疑,也有冲突。
我们知道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是从延安走来的。当时有大批的来自上海、来自重庆国统区的一些文艺青年,来到他们心中的圣地延安,是一个理想国一样的地方。而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是原新华社的社长廖承志在延安和周总理和朱老总一起用了苏联的一套设备,在延安做了这样的一个电台,也是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出延安的声音。然后这个队伍从延安来到西柏坡,又从西柏坡来到了北京,他们也是最早来到北京的队伍,当时,作为一个红色的电台,他们的队伍编制已经非常健全。可以说,新华广播电台也是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最早的一个红色起点。另外,廖承志社长也是我们中国国家话剧院前身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首任院长,可以说有非常深的渊源。
而在直播开国大典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当时在北京还有原来北平广播电台的一批人,他们都是国民党留下的,是很早的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学习留下的一批技术人员,他们中有很多都是留洋的,这之间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相互之间的不信任。而历史上这个任务确实还有面临着被敌人破坏的危险,因此也有抓特务这样的历史真实,因此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戏剧性的冲突和元素。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澎湃新闻:所以剧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有历史原型?但舞台剧表现真实历史是不是很难?田沁鑫:是的,但几位主角也是合并了一些历史原型。我们这个剧主要从卢海宇和赵英杰这对同学必须携手完成任务展开的,他们一开始分属不同阵营,所以一条线是关于我们解放军组织;一条线是关于国民党技术员,这中间穿插了爱情;还有一条线是防特务的谍战情节,三条线一起走,所以还是非常有趣。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挺好看的,有悬疑、有难关、有冲突,但如果只是传统叙事模式的话可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的整个剧本结构和舞台结构上都有探索,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一个事件性故事的基础上,用了一个比较舞台化的结构来构建。
另外在视觉上,我们也在追求一种新的视角的转换。我这次用了一个空的舞台空间,台上只有桌子椅子,然后通过我们的灯光的分割来表现,不停切换空间和视角,场景比较多变。我比较喜欢的是从前门大街走向广场的纵深的舞台结构。观众的视角是随着我们转换的。视觉上我们一直都没有松劲,比较简洁,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状态。
剧中也用了即时摄影,这是我从上海做《狂飙》开始的尝试,表演随时会变为被拍摄对象,一切行动穿梭在装置、道具、影像与时空中。但这一次我在这上面还是比较克制,比较美术化,把即时摄影投在冰屏上,更多是回忆历史时空时出现。
澎湃新闻:很多人如果只看剧名,可能没想到这个戏会是这样的,会这么好看。
田沁鑫:我们国家话剧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文艺院团,怎么样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主旋律好看起来是我们的文化责任。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探索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一直喜爱的文学艺术和创作探索,我始终还是很尊重的。
而且这部剧,也是国家大剧院第一部和我们剧院合作的委约作品,我们要完成得出色一些。尤其我们是在离天安门很近的国家大剧院首演,大家在天安门这个地方来看戏,所以观众会有一个环境感,所以大家还是愿意把这个戏做得更好一些。
排练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路过天安门,我有时候就会停车在那,一个人安静地呆一会。想一想这个戏。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澎湃新闻:想的是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吗?田沁鑫:我想的都是技术问题。
这次我们在技术上很注意,每一个演员怎么说话,每一个点怎么播报天气,怎么讲今天的新闻,都是我们要关注的技术问题。而且新华广播电台和北平广播电台的人,他们播音和讲话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这次让演员都去学习了播音的知识,还请了专门的播音顾问和播音指导。
另外我们这个剧演员都要背很多技术数据,也挺难为演员的。而且戏里面都是货真价实的技术数据,我们有专门的无线电专家、广播史专家来指导,所以讲起来确实有难度,但我们还是希望在舞台上强调这种广播的技术台词,在台词上也要非常有专业性,毕竟我们这是一个讲广播电台的作品。
这个题材里还有一些没有办法表现的场面,比如说我们的焊接工作,还有我们的播音工作,最后我们还是要用声音来表现这些。
我觉得,这个剧是一个行业剧,有一些谍战悬疑的元素。而我们国家话剧院是有创作演出行业剧的传统和能力的。比如之前我们实验话剧院排演的《生逢其时》,我当时看了4遍,当时演的是一个大工厂里的工人们,我记得是赵有亮老师他们演的,真的是好。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澎湃新闻:这个剧用了好几组演员,我们在苏州看到的张桐、吴彼这些年轻的演员,能不能谈一谈对演员们的评价?田沁鑫:这个剧组有国家话剧院几代演员。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戏剧演员。包括张桐吴彼这一组,非常棒,他们都可以演出人物的复杂性,然后剧组整体的演员水平都非常齐整,我觉得这个戏可以代表着国话青年演员的整体专业水平。
澎湃新闻:你最近在创作《抗战中的文艺》也引发了很大的关注,从《狂飙》开始你似乎就对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和艺术青年很感兴趣。
田沁鑫:是的,一直很感兴趣。这个剧是献给所有那个年代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中国文艺家们。这个剧和之前在上海创作的《红色的起点》有些渊源,当时的编剧小组都是挺有学问的人,他们对那段历史、那些文艺家的故事都挺了解和熟悉的。所以我就想请他们一起做一部文献剧,在这个剧里,每一个名家说的话,都是有历史依据和历史文献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做文献剧。
这个戏里面有鲁迅、巴金、茅盾、夏衍、田汉等等,所有当年上海活跃的这些文艺家们,我们也会从东北作家群开始写起,这些作家群后来都来到上海,比如萧军、萧红到上海投奔鲁迅,包括提出的一些抗战的宣言。一开始,我们只是想舞台上就简简单单以叙述体的方式、歌队的方式就把这个戏演了。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文艺名家真的是太有分量了,如果仅仅只是说出这些词来,还是不太像,所以后来我们剧院著名的演员们都请来了。而且这一次我们在形式上也是有突破的,会有影像录制,整个作品有视频和现场的一种互相关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抗战中的文艺》并不是归属于主旋律的范畴,它是一部文献剧,是对历史的一种回望,无论在戏剧结构和舞台形式上,都是有全新突破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3.3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