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有方方面面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新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在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两年内就有十几个学生因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人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是由最基本的对人对物以及对事的具体内在心理与感受基础上所形成的。
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导向的人的思想意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的碰撞,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存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就高校学生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产生而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市场经济导致的趋利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经济制度。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引入了能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模式,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它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下,这种经济理性人的理念与思想意识必然在无形中深入到我国高校的学生当中。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充分汲取国外在经济发展中优秀的做法,市场经济初步在中国显现,并在中国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讲究效率。讲究效率的同时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差距。
人们在充分享受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改革与革新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差距,这种差距对于人们来说如何去适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上的贫困是我们的一个现有国情,虽然市场经济形成导致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增长,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却也是一个现实,经济差距的形成促使人们产生了对财富一种更为强烈的向往与追求,而且正在产生一种惯性和扩大的效应。
人们对于财富追求的趋利性越来越强,但财富的获得并不是以主观愿望而实现的,怎样看待财富的持有与获得的方式,如何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这个问题与思想意识把握不好就很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
体制改革引致的观念不协调
众所周知,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自建国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模式也是遵循计划经济所要求的模式,并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给我们党和人民带来了物质利益上直接而强烈的刺激,这种变革的形成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适时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可惜的是我国政治意识理论水平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同时在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巨大物质诱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进一步弱化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担负起这个责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水平不足以创造出能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对理论与实践的不协调产生了固有的困惑而不能释然,所以简单地照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与引导学生。
一是本身受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诱惑,自己顾着进行物质资本的积累,没有用心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与研究,甚至将在改革开放中所产生的一些对于我们主流意识不利的因素不假思索与加工地施加于高校思想政治意识不是很成熟的学生身上,更有一部分德育教师将自己工作中的不满发泄到学生身上。
一方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意识形态,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高校大学生正是处于一种固有观念形成的时期,同时他们对于社会的关注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这样一种本身的思想政治观没有形成,教师所灌输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太多不一样让我们的大学生无所适从,陷入各种矛盾的斗争中,感到焦虑与不安。
自主择业导致的就业压力
当前学生就业实行由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自主就业形式。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客观实际。当前学生就业压力的产生是多方面的。首先,就业难在我国是现实,同时也是各国的一个难题。
首届高校扩招生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减缓了高校的就业压力,但随着99年第一次扩招生的毕业,以后的毕业生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矛盾并没有解决,并且日益增强,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还无法解决。
其次是学生的要求高。学生在市场经济价值杠杆的衡量下,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移。大部分学生以薪水的高低来衡量与选择单位,非高薪工作不去,非白领工作不去,一句话要高薪不要辛苦。这样就更加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因而在前两年的就业思想工作中,一直强调与引导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也是根据这种情况而制定。
再者学生能力弱、适应性差也是导致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学体系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学生在校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实际的要求。也就是说掌握的适应社会的知识不多。另外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一部分学生掌握了良好的书本知识却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差,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最后一点是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增加了学生的就业与心理压力。当前就业市场混乱,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统一的保护规范。说是双向选择,其实大学生还是处于弱势的地位,由于大学生供大于求,所以大学生基本都是顺着单位的意向与要求。
即使是在校其间近乎无偿的实习,也会为了有可能留下来工作而冒着学校纪律处罚与导师给较低成绩的风险而很无奈地工作着,但很多时候,单位根本就不需要进人。这给他们的打击是很大的。
贫困引发的自卑与自闭
1998年中国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免费上大学成为了历史,中国本来就存在的贫富不均与教育成本过高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快而明显地体现出来。紧接着1999年大学的扩大规模招生让大学生困难生的人数增加了,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现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特别是在“马加爵事件”发生以后,由经济贫困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被日益提到台面上来讨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况得到社会的关注。
这些被人视为天之骄子的贫困大学生们,由于贫困,承担了比一般孩子多得多的压力:学习上,贫困大学生往往有很高的目标和期望(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经的辉煌,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过高的目标和期望会使自己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由于力所不及而屡屡碰壁,自信心受到打击,很容易转变为自我否定,心理上越来越不健康。
同时,由于贫困,贫困大学生在交际方面常常为自己平凡的出身和不富裕的家庭感到自卑,甚至会因为没有钱参与班级一些正常的活动而自觉低人一等,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受伤害,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沟通和交流。使自己独立于集体之外,得不到他人的关爱,满足不了基本的心理需求,从而导致抑郁、焦虑和孤僻。
据统计,每年全国因心理疾病退学的大学生占退学总人数的54.4%,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学习、交际、情感等心理问题堪忧。所以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