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自小一直被母亲否定的小孩,长大后会有什么后果?其中一个高赞回应:做任何事情都有种无助感,半途而废的事儿不计其数。
中国的父母,尤其喜欢否认,严厉打击小孩,然后把此项专业技能应用得得心应手,否认孩子的感受:有什么可哭得,能否懂些事?否认小孩的水平:你洗不干净的,放着我来,否认小孩整个身体:我咋生下这个不争气的!
戈培尔说:谎话说过一千遍便成为真知,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否认小孩的勤奋,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反复:你不行,不了解,不能,你怎么这么笨时,这种就会成为了小孩的人生箴言,这就是心理学里的煤气灯效应,它就像一剂慢性中毒,渐渐地腐蚀而不自知,小孩渐渐变得缺乏自信,比较敏感,不自信,一切不敢尝试,过多在意他人脸色。
煤气灯效应来源于影片《煤气灯下》:主角宝拉继承阿姨的财产,老公安东通过各种方式想占据财产,他藏起宝拉的胸花,当宝拉找不着时,便说宝拉记忆能力变得更加差,又调暗煤油灯,等宝拉发现煤油灯发暗时,他却说煤油灯没什么问题,是宝拉在敏感多疑,就是这样不断地严厉打击宝拉,慢慢地,宝拉感觉自己进行一天不如一天,什么事都做不好,一度被逼疯。
你努力改变现状,却一直无法获得肯定,或许并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无意识的被控制了,爸妈的否认,就是孩子一生的伤,欧文亚隆14岁了,爸爸心脏病突发,在房子里痛得满地打滚,妈妈咬牙切齿地告诉他:就是你,就是你杀死他,在妈妈眼中,只需有急事产生,亚隆就是这个犯错误的人,那时候亚隆吓得瘫坐在地上,承认妈妈的斥责: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是本人让爸爸生下大病,还好医师及时赶来,告知亚隆爸爸会好起来的,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温馨,现如今60多岁的他变成国际性精神病学高手,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性。
但一个介绍大会上,亚隆直言:尽管现在我有很多的观众和荣耀,可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的背后没有依靠,乃至有一点残废,无论我多取得成功,我的书多么热销,我还是会有躁动不安,这一躁动不安来自依然没有获得过母亲的肯定,在妈妈去世10年之后,他仍旧会在梦中把握住母亲的袖子问:母亲,我表现得如何?
记得《人世间》中的周秉昆吗?就算由小到大是家中最乖巧,最孝顺的孩子,直到成年之后,也无法得到爸爸的肯定,可是那句: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让我爸我妈妈满意我,道出了千万孩子的心声。
弗洛伊德说:人的一生总是会在填补儿时的不足,每一个将被否认的小男孩,终其一生一直在努力寻找认同,爸妈的毫无疑问,就是孩子一生得意的资产。
伽俐略小时候因为常常问一些与教材不相干的难题,老师便觉得这个人是弱智儿,让母亲将他领回家,老师说你笨,我分毫都不认可,之后由我来亲身教大家,我立誓你一定会变成全世界一等一的名人!妈妈这一句认同的话,激励着伽俐略,变成了新世纪奇才。
《哈尔的移动城堡》说:爱,并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反而是试着用极致的视角赏析那一个不完美的人。
影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先天残疾,智力发育不良,因此他打小就戴着脚箍走动,因为怕孩子自卑,所以妈妈对他说,这也是一双宝鞋,会有他走到哪里,在妈妈眼中,阿甘与别的孩子一样,并没什么不同,当校长告知阿甘妈妈:你孩子智商仅有75,可以去特殊教育学校,她却说:我们的孩子尽管迟缓了一点,但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有平等的教学待遇,之后,最终在妈妈的多方面努力下,阿甘来到正常学校学习,她总对阿甘说,你需要搞清楚,你与你身边的人一样,你与她们并没什么不同,阿甘也一直记住妈妈的嘱咐,和其他人一样念书,一样坐校车,一样飞奔,一样参军入伍,他的一生也不断提升,幼年时期的飞毛腿,青年时期优异的橄榄球运动员,成年人阶段的战争英雄和成功商业界巨亨,如同珍妮·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子总是会坚信父母说的相关自己的话,并把它变成自已的意识。
父母是孩子比较好的催眠师,不论是假是真,小孩一定会真的,而父母的肯定,是一束光,点亮小孩以后的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修养,是宽容不完整的爸爸妈妈,实际上,也有另一种修养,那就是接受不完整的小孩,三毛在《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遗憾并不是没有挣得全球,反而是请你欣赏我。
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期待能成为父母的骄傲,而我们千万不要成为他们的差评师,让孩子终其一生活在煤气灯下,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