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八区的先生们》中四位主角。图/《东八区的先生们》官方微博
近日,电视剧《东八区的先生们》开播后因为观众差评太多上了热搜。四个主角,四种不同的职业,这本该是个都市生活感满满的故事,可这四位男主说的话和做的事却处处透露出“油腻”。
“看完需要洗眼睛那种”“油腻男的自我狂欢”,评论区的观众直言不讳,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这部剧集的厌恶,清一色的差评在国产剧中也实属罕见。整部剧涉及四个男主们和其他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动,台词和剧情透露出创作者的陈腐价值观。
比如,跟外国女性在一起叫为国争光;事业有成的女性被叫做女魔头;继承家业的女性名字叫胜男;女企业家买包被认为不是花自己的钱……“为国争光”“女魔头”“胜男”,这些明显带有贬义倾向的台词,是剧中四位男主对女性的恶意揣度,处处散发出对女性的偏见与无礼。
而这些台词的背后潜藏的则是创作者的价值观——颠倒是非曲直,“自嗨式想象”,唯独对女性缺少“尊重”二字,也难怪被观众评价为油腻。更糟糕的是,这样的观念不仅涉及一两句台词,而是充斥在整部剧里,四位男主都是这样的价值观,在一举一动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价值观早已被反复批判过多次,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观众们,面对这样的台词和剧情自然是难以“下咽”的。要知道,影视剧的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秀的作品大都包含了创作者对现实的体察、对人性的洞察。当然,创作者的价值观倾向也会透过台词和剧情传递给观众。
▲四位主角的学生时代。图/《东八区的先生们》官方微博
对于一部职场都市剧来说,最大看点是在“当代性”和“接地气”上。当代性少不了“当代生活”和“当代意识”。但这部剧里充斥着的四位男主毫不掩饰的、物化女性的目光,早已与“当代性”背道而驰,以至于“当代性”只剩下时髦的人物设定和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这类空壳。
更重要的是,观众看剧,看的不只是剧中主角的故事,看的还有当下的生活。而展现生活除了尊重真实的生活之外,还要能够看到观众“观念上的生活”,这种生活能让人产生代入感,能更加与之共鸣。
比如《梦华录》的故事背景虽然在宋代,但对于女性友谊的书写,以及对男女爱情观的呈现是对时下热点的一种回应;在《二十不惑2》这部女性群像戏里,对于四位女主日常生活以及职场的展现,真实而又接地气,是对时下女性都市生活的一种真实映像。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八区的先生们》仿佛只是打着男性群像戏的大旗,一味地靠嘲讽、消费女性来撑起剧作的。对真实的生活过于脱节,恰恰是《东八区的先生们》的创作者的问题所在。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编辑/迟道华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