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带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治学态度,9月12日上午,淄博柳泉中学2022级5班的同学们开启了蒲松龄故居研学之旅。
入梦里戏里,探蒲松龄故里。身临其境,才有真知!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作为淄博本土著名的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是本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星。
淄博柳泉中学的校名即取自蒲松龄先生的别号“柳泉居士”。作为初一新生,柳泉学子探“柳泉”,此次研学活动便有了别样的意义。
古村落里寻故居,“聊斋”院内觅真知
登上研学大巴,研学导师即开始给同学们介绍本次研学目的地。
蒲松龄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于1980年建立的。蒲家庄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保存完整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乡土村落,是国家传统古村落,它因一部《聊斋志异》享誉海内外而名声大振。
“一会儿我们要去参观的纪念馆内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研学导师提醒同学们,带好笔和本子,做好记录,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从淄博柳泉中学南门出发大约50分钟,大巴车就开进了蒲家庄。透过车窗,同学们望见了小巷中的一排排老宅,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进到村内停车场,便看到了蒲家庄的东门仙乡门。穿过仙乡门,沿着石头铺就的道路,同学们行走在古朴的村落小巷,很快来到了一处宁静灵透的院子,这里就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建设的蒲松龄纪念馆。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北方农家建筑风格,既保持了历史风貌,又独具地方特色。在这里,同学们将漫步聊斋古院,观赏国家一级文物,走近蒲松龄的一生,感受历史余温、文化遗存。
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走进小院,蒲松龄雕像闲坐门前,洒脱中带着安详,仿佛在为来客讲述那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进入各展馆开始研学。
蒲松龄著述展,展出的主要版本有《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等共三十余种近百册;聊斋故事彩塑展,精选了《聊斋志异》中十个典型的故事,用中国传统的民间泥塑的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地、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以便直接、形象地了解《聊斋志异》的思想精髓和艺术魅力;馆藏名人展,主要展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现当代文化名人创作的一大批题咏蒲松龄字画作品,如郭沫若、老舍、叶圣陶、昆仑等共六百余件。据介绍,该展览采取周期轮流展出的方式,定期更换;蒲松龄生平展,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如出生、童年、完婚、初应童子试、结“郢中诗社”等,同时展出了不少实物,如从蒲松龄墓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蒲松龄一生中有三十多年在西铺毕家设帐授徒,在教书的同时,坚持读书、著书,《聊斋志异》大部创作于此;蒲松龄故居,一方小屋,传奇“聊斋”,百年传世佳作……
感受创作促成长,研习历史以明智
听着研学导师的讲解,认真做着记录,同学们通过一件件古老的实物、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不同版本各种语言的相关著作,了解了蒲松龄老先生清贫寡淡却高洁的一生,也知道了《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
“蒲处草野,柴米油盐酱醋茶”,正是老先生默默忍受着艰难,在乡野市井中寻找灵感,专心创作,才有了这流传于世的故事。同学们不仅在参观中受到启发与鞭策,也产生了对《聊斋志异》这部著作的阅读兴趣。
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蒲松龄不仅写鬼狐志怪,也同样关注身边的民风民情,为乡土生活纪实,只是在故事里增添了文学渲染罢了。《聊斋志异》中还塑造了许多不惧困难、勇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少年英雄形象,如解救父亲的汪士秀,设计杀狐救母的贾儿,舍生为父报仇的商三官等。
其实,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柳泉学子探“柳泉”,传承文化提能力
通过蒲松龄,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聊斋志异》,还了解了清朝晚清的那些事件和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内容,研学导师提醒同学们,要不忘历史,不忘本土史,才能把齐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伴着研学导师用淄川方言教唱的俚曲,本次研学活动在满满收获中结束。
了解蒲松龄生平及创作《聊斋志异》的艰辛历程,学唱聊斋俚曲,感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蒲松龄故居相关历史及文化知识,亲自体验了蒲松龄的创作环境,更激发了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研学大巴上,每名同学的简短演讲还锻炼了表达能力,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的更是综合能力。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蒲松龄先生与他的《聊斋志异》是淄博人引以为傲的一张文化名片。淄博柳泉中学2022级5班班主任刘增敏老师介绍,在国家传统古村落蒲家庄村里走一走,到“聊斋先生”故居所在的蒲松龄纪念馆里看一看,是柳泉学子的必修课。“通过研学的方式,也将一份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交付孩子。”
(通讯员 敏学)
举报/反馈

大众网

1466万获赞 26.1万粉丝
山东重点新闻网站、山东新闻第一网
大众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